任務型驅動教學法在高中化學的運用

時間:2022-10-18 09:27:37

導語:任務型驅動教學法在高中化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務型驅動教學法在高中化學的運用

【摘要】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化學教師在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將現(xiàn)代多元化教學手段融入在高中化學學科教學中,而其中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任務的驅動下,學生深入探究和學習化學知識。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高中化學;教學運用

當前我國眾多高中化學教師響應教育改革政策,對教學模式展開創(chuàng)新和改革,提出任務驅動教學法運用在高中化學學科實際教學過程中,任務驅動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所不同,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提倡將學生作為教學重點核心,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從中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驅動學生積極探索和研究學習中發(fā)現(xiàn)和不懂的化學問題,進而達到提升高中化學整體教學質量的目的。

1.明確學習任務

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中主要是以制定的教學目標為切入點,然后通過布置任務驅動學生深入探究和學習課堂上所要講解的知識內容。具備制定教學目標和布置驅動學生學習任務的能力是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要具備的教學技能和專業(yè)素養(yǎng),高中化學教師想要完全發(fā)揮出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最大價值和作用,從而達到驅動學生學習和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效果,就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同時要將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貫徹在高中化學學科實際教學過程中。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該提前觀看預素養(yǎng)相關文件資料,充分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去制定高中化學學科教學任務,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基礎前提,參考高中化學學科教學標準,依照高中化學學科教材和期末考試大綱中知識內容制定簡單易懂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任務。如高中化學教學課程教學開始前先向學生布置一個教學任務,然后再根據(jù)任務內容劃分學生所要負責的模塊,從而不僅達到培養(yǎng)學生形成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能夠實現(xiàn)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對于“資源綜合利用”相關內容的教授,以資源利用和保護為主,教師應該給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即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實地調查活動,了解我國資源儲藏與利用現(xiàn)狀,掌握環(huán)境污染問題與環(huán)境污染的影響因素,最后擬定環(huán)境保護建議書,由此確定學習任務,學生針對性地促進學習活動,啟迪學生思維,加強高中學生化學學習的有效性。

2.提前做好備課工作

我國一位教育學家曾經提出一個教育理念就是,教師所要承擔的職責就是教學生學,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方法來制定實際教學中所運用的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共同進步和成長。由此可見,組織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是應該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其中進行活動。教師在教學課堂上應該扮演引導者的角色,組織和引導學生參與到化學自主實踐活動中,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提前備課時要格外注意教學與學習應該是雙向活動,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去探索研究和動手操作,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個自主學習和探索知識的學習氛圍,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化學學科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得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

3.創(chuàng)設特定教學情境

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課程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主要是達到激發(fā)學生對于參與化學任務活動興趣的目的。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該注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意義,并且在教學情境中循序漸進地引出制定的教學任務。高中數(shù)學教師應該根據(jù)當前學生實際學習情境、個性特點以及明確的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以及組織學生開展化學活動任務。高中化學教師在向學生講解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節(jié)《化學反應中的熱量》這一課程中知識內容時,在化學教材中通過對比吸熱和放熱現(xiàn)象之間的不同,引出分辨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正確方法,將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和理解吸熱現(xiàn)象和放熱現(xiàn)象作為教學的基礎。讓學生按照小組形式共同實踐完成鎂條和氯化銨、鹽酸以及氫氧化鋇晶體的化學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認真觀察在觸摸燒杯外壁時溫度計發(fā)生的變化,然后引出化學反應中吸熱現(xiàn)象與放熱現(xiàn)象之間的區(qū)別。在課堂上充分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個與課程內容相符的教學情境,但是問題依舊是必不可少的。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之后,教師應該把握住教學機會,引出提前設計的教學任務。學生在完成高中化學教師布置的任務時對于化學課程理論知識可以有基本的了解和認知,通過在恰當?shù)臅r機提出任務,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的參與到學習高中化學知識過程中,在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時掌握到課堂上所講解的重點知識內容。

4.落實教學任務

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將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運用到化學實驗活動中,在活動中高中化學教師應該調整自身教學理念,不再只是向學生發(fā)號施令,但是不參與活動中的形象。應該是高中化學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到化學實驗活動中,融入學生,與其一起進行任務、完成任務,在這一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到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和發(fā)展需求,并且可以在學生實際操作化學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的行為時,及時進行針對性指導和教學,從而使得學生更有信心可以順利完成高中化學教師布置的實驗任務。除此之外,高中化學教師和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積極進行交流溝通可以解決所遇問題的方法,在班級中學習成績和思維邏輯相對較差學生,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探究和操作,其一,讓這部分學生用積極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完成任務,其二引導班級中其他學生用平等的態(tài)度去看待班級中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理解能力之間存在的差異。比如“氯”相關知識的教授中,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教師組織學生加入合作學習活動,結合學生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對學生進行均勻分組,提出下列問題:自然界中存在游離的氯元素嗎?如果存在氯元素,應該怎樣提取呢?立足于氯元素的原子結構,氯氣是活潑氣體嗎?存在氧化性特征還是還原性特征?你們可以書寫氯氣與金屬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嗎?對應的還原劑與氧化劑分別是什么?氯氣與鐵的反應會生成幾價的鐵離子?氯氣是否可以和非金屬物質產生化學反應?在相關問題驅使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參與合作學習活動,進一步推動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活動進展。

5.展示評價與鞏固知識

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上將班級中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按照小組形式共同探究完成高中化學教師布置的任務,為每一個小組提供可以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和空間,小組在完成高中化學教師布置的任務后,向班級中其他學生展示得出的結果,在展示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其它小組對其提出質疑,從而幫助學生加深鞏固所學化學知識的記憶以及探究出化學難題的正確答案。在小組之間互相提出質疑之后,高中化學教師可以根據(jù)小組在向班級中其他學生展示時的行為表現(xiàn)展開評價,然后組織學生進行針對性鞏固訓練。教師關注對學生進行評價并且布置課堂鞏固練習。在小組之間互相展示任務完成成果之后,接下來再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歸納整合,高中化學教師再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任務完成情況和小組質疑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對不同小組展開評價。在“乙醇實驗”學習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總結與評價,借助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含義給學生介紹研究任務,即酒的燃燒過程主要是乙醇,你們可以看到怎樣的現(xiàn)象?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怎樣的特點?學生互相交流和探索,進一步挖掘化學知識點內涵,找到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針對性指導與糾正,這樣學生查缺補漏,構建完整的化學知識體系,更多的培養(yǎng)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

6.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科知識內容比初中階段難度更高,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要求向學生傳授化學理論知識內容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實驗動手操作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將任務驅動教學法運用在高中化學學科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用積極正面的學習態(tài)度應對學習中所遇問題。通過運用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加深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記憶以及拓寬學生思維認知,從而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玉高,申峻,邱麗,王俊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化工生產實習中的應用———以太原理工大學化工卓越工程師班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30):59-61.

[2]白萬富,郝海梅,趙冬冬,鄭東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藥物化學》實驗課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20,36(04):102-104.

[3]段永華,郭亞菲,蘆雷鳴,孔俊人.項目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工程實訓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與實踐[J].科教導刊(下旬),2020(03):127-128.

作者:宋文明 單位:莊浪縣紫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