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10-18 09:39:11

導語: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運用

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語言能力、語言積累的提高和豐富都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為了更好地保障閱讀教學得到有效開展,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斷嘗試著加強任務教學法的有效推動,讓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為學生后續的英語學習起到鋪墊的作用。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小學英語;高年級;閱讀教學;運用

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過程當中,英語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收獲更多的語言知識,也有助于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中的重要工具。但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處在被動接受地位,這對學生自主閱讀意識和閱讀能力的提高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當前,教師必須加強任務型教學法的有效運用,讓學生主動地閱讀,獲取有用的信息,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定義

任務型教學法指教師在教學中將某一語言形式或話題作為核心,設計帶有目的性的分層次學習任務,讓學生在任務完成中更好地實現語言的感受、理解和運用。而在任務完成的過程當中,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自主性和完整性,學生在其中習得語言,而不是單純地被動學習語言,并收獲知識和技能,是教師在當前教學當中有效運用的一種方法。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一)趣味性

在閱讀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在任務設計時首先應該秉持著趣味性的原則,應該結合小學生當前的思維及年齡特點,將學生的興趣、經驗、知識水平作為出發點,讓整個任務變得更加靈活多變。這樣就可以真正地讓學生在任務型教學法的驅動下,在閱讀中展現出積極性和主動性,帶動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和閱讀的魅力。

(二)啟發性

在備課環節,教師必須對教材內容精心地進行安排,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能夠抓住學生當前的心理特點、認知規律、事物認知特征等,讓任務在展示的過程中有著較強的啟發性,可以稍高于學生當前現有的閱讀水平和認知水平,這樣可以更好地展現出任務的啟發性,實現對學生思維的帶動,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可以積極地轉動思維,開動腦筋,在語言實踐當中獲取到更加深切的體會,有助于學生語言習慣和語言能力的良好形成。

(三)漸近性

在任務設置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情,分層次設計學習任務,確保任務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從淺入深,應該站在學生當前的學習角度對任務進行設置,保障任務在完成的過程當中是銜接自然、環環相扣的,形成完整連續的一種活動。這樣就可以在無形當中推動學生在語言技能和思維方面的發展,讓理想的課程教學效果得到真正的實現。

(四)主體性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更好地凸顯“以生為本”這一原則,充分意識到無論是在任務完成還是日常教學當中,學生都在課程教學當中始終占據主體地位。教師則要找尋自身定位,成為一個輔助者和指導者,不要只是對學生進行技能和信息的灌輸,而是輔助學生嘗試著自己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真正凸顯出“以生為本”的原則,展現出輔導、啟發、引導的作用,讓學生在實踐和體驗當中有更多的收獲。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對策

(一)明確具體任務,提高讀寫能力

在任務型教學法實際運用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應該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明確任務型教學法實際推動的作用和目標,保障后續教學在開展的過程當中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和習慣的良好養成。在此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結合高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讓目標和任務的設定變得更加科學化和合理化。例如,對于五、六年級的高段學生來說,在閱讀的過程當中主要以閱讀篇章為主,在策略指導方面,應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及寫作能力。如,可以讓學生先進行freetalk,之后通讀短文,對短文形成初步印象,并能夠根據圖片及經驗對新的短語、單詞進行突破和解決。在細讀和略讀基礎上就可以實現對文章的整體掌握,并可以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改寫、仿寫、續寫等語言輸出。借助這樣的方式實現讀寫結合,讓讀、寫、聽、說互相聯系、構建整體,帶動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落實新課改的目標,使讀寫能力的培養得到實現。

(二)設置預習任務,引導自主閱讀

預習是學生語言學習和閱讀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以往教師在課程教學當中容易忽視的。所以,在閱讀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明確地為學生設置預習任務,充分利用好預習這一環節,讓教學的完善和優化得到真正的實現。例如,在講解Howtallareyou?一課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前為學生設置任務單,有助于學生在預習的過程當中明確方向。比如,讓學生掌握單詞,如taller,smaller,older…讓學生可以互相詢問身高、鞋碼、體重,如Howtallareyou?I'm1.65metres.并嘗試著運用比較級開展對話。在任務單設置完畢之后,教師就可以提前讓學生在任務單的導向下積極地進行預習,對知識進行探索。在后續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闡述自己在預習當中遇到的問題和不足,讓學生合作探討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最終由教師進行指導和深化,這樣就能很好地帶動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得到加強。

(三)確立導入任務,鍛煉口語表達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導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在任務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該對導入任務進行確立,讓整個教學內容在導入的過程當中受到帶動,并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例如,在講解What'shelike?一課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趣味性的方式更好地進行導入,讓學生在后續閱讀的過程當中可以變得積極投入。比如,教師可以在此過程當中隨意選取班級當中的一位學生用英語的方式對其進行描述,讓其他學生進行猜測,比如,Heisverytallandoftenwearsglasses.讓其他學生進行猜測。接著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任務,學生模仿教師對班級當中的學生進行描述,讓學生投入到Guesswhohe/sheis?環節當中,鍛煉學生的口語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進入到學習當中,不由自主地參與到課堂之中,推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得到持續進步和發展。

(四)結合閱讀任務,生成閱讀思維

在閱讀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該加強任務型教學法的有效運用。通過這種教學法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快速地掌握閱讀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的閱讀效果變得更好。在此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實行任務驅動,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更加具有明確性和目的性,讓學生真正得法。例如,在講解Myfavoriteseason的過程當中,對于教材中的閱讀內容,教師就可以加強方法的指導。比如,在閱讀當中特意為學生設置任務,讓學生先進行初讀,對閱讀內容進行初步了解。在這之后進行詳細品味,對文章的重點語法、單詞進行突破。最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嘗試著結合英語文章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讓文章內容整體更好地凸顯重難點,在課堂進行展示。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明確自己在閱讀中的任務和順序,減少學生在閱讀當中的迷茫感,使學生形成英語閱讀思維。

(五)設計讀寫任務,發展閱讀能力

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和學習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該在任務型教學法的推動下大力倡導讀寫結合。讓學生加強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在講解whatdoeshedo?的過程當中,其中主要以職業內容為主,比如有factoryworker,PoliceOfficer等。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課內或者課外有關于職業描述的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完成之后就可以為學生指派任務,讓學生讀寫結合以第三人稱的方式描述父母的職業,實現讀寫結合,帶動學生的讀寫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實現對學生閱讀的優化,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六)重視課堂評價,推動綜合發展

在任務設置之后,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示下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充分地發揮和展現自己的主體性,達到理想的效果,讓學生感受到自主閱讀的價值。例如,第一,可以讓每個小組以書面形式匯報閱讀結果。第二,各個小組對于任務完成度進行結果的記錄和匯報。第三,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完成情況開展評價。第四,借助投票這一方式對任務完成的TOP組進行評選。借助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將評價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讓學生在閱讀任務完成的過程當中可以獲取到更高層次的發展和進步,也可以讓學生在此過程當中針對一些閱讀技巧和方法進行交流和匯報,為學生后續的閱讀和學習奠定基礎,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更好地成長和發展,成為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的利器,使得課程的質量和效率持續發展。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積極對任務型教學法進行推動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和能力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前提,多角度、深層次地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有效化解閱讀教學這一難點,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將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價值和作用最大化地展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劉玉紅.淺談角色扮演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05):127-128.

[2]韓杰禮.民族地區農村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21(04):91-92.

[3]沈秀華.生活·資源·數據:信息渠道整合下的小學英語語篇教學[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1(01):49-52.

作者:張蕊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