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乒乓球隊員步法訓練研究
時間:2022-06-13 08:42:16
導語:少兒乒乓球隊員步法訓練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步法在乒乓球基本技術中的作用
世界乒壇發展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速度、旋轉、力量和變化緊密結合,運動員必須學會在越來越快速和激烈的對抗以及變化的條件下,熟練而準確地運用技術、戰術。“在世界大型比賽時,運動員要想取得好成績,就必須在身體、精神、心理的負擔都很重的前提下,連續進行十幾天的比賽,由于身體素質訓練水平較差,在比賽的后期,降低了球的速度和力量而輸掉比賽的例子舉不勝數。”[3]因此,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必須具有較全面的技、戰術能力以及較好的身體素質,而乒乓球運動員的步法訓練是身體訓練的重要環節,腳步移動快和慢,是乒乓球技術運用的基礎。步法訓練除了快速靈活外,更需要耐力素質來保證。
少兒時期是提高身體素質、掌握基本技術、提高訓練水平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基本技術基礎打得如何,不僅關系著該運動員今后的發展,而且,直接影響到中國乒乓球運動的未來。運動訓練是一個復雜過程,也是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的首要途徑。最佳訓練效果的獲得,不僅僅依賴于對訓練過程科學的組織,還依賴于對整個訓練過程施以有效的控制。
3抓住少兒速度靈敏敏感期夯實步法速度基礎
3.1速度的敏感期優先安排速度訓練。由于少兒特殊的生理特點,其速度和速度耐力在不受訓練因素影響的情況下有限增長。這一時期是發展速度素質的良好時期。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要抓住速度素質發展的敏感期進行安排訓練,平時多安排發展速度為主的項目訓練。3.2靈敏素質要配合速度進行強化。靈敏素質表現為控制動作的力量、時間、空間參數的能力。在乒乓球運動中表現為對球的空間變化做出精細的判斷,并盡快做出反應應對動作。5-6歲明顯增長,7-10歲增長最快。在少兒乒乓球隊員的訓練安排上,根據項目的要求,科學合理的制定靈敏素質的訓練方法,控制強度的同時,將靈敏素質和速度素質交叉練習,輔以專項的步法移動,促進少兒素質發展敏感期步法靈活性、速度得到提高。
4當代少兒乒乓球優秀隊員選材體制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行訓練體制是所謂的“一條龍”“金字塔”體制。通過運動選材,把那些優秀的運動員苗子,盡量無遺漏地吸收進“一條龍”體系中通過層層篩選,優中取優,推薦和輸送到更高的訓練層次中。將那些不適宜從事競技運動的青少年予以淘汰,及時轉項,“人盡其才”,選擇更適宜他們的事業,發揮其才能,盡量減少資金、時間、人才的浪費。“我國一般將乒乓球運動員選材層次分為基礎、初級、中級、高級選材4個層次目前中國乒乓球運動員選材雖然有了較大的成效,但選材水平仍落后于競技運動發展,仍存在“人海戰術”現象。”[4]由于運動選材涉及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難度很大,選材問題也僅僅在一些問題上有所突破,科學選材還處于研究、試驗和探索的初級階段。運動選材的理論研究、方法和手段都未形成完整的體系。由于選材體制的問題,初級訓練出現拔苗助長的現象,出現過度訓練,尤其是步法移動的速度和靈敏素質的訓練,造成過度訓練,缺乏長遠意識,后果是選拔上來的許多隊員潛力空間不大。
5少兒乒乓球隊員步法訓練的方法
5.1據兒童心理、生理特點制定訓練內容。“少兒的注意穩定性和集中性較差,容易出現注意的分配發散和注意轉移。”[5]這一時期也是少兒速度和靈敏發展的最佳時期,步法訓練和速度、靈敏素質關系密切,在熟悉乒乓球技術的同時,不可加大量的訓練,重視小強度的訓練。而對于下肢腳步移動訓練,可以采用游戲形式,將少兒的注意力轉移到游戲中,從而達到步法訓練的目的。如比賽跳繩,30米接力,投準等。5.2據乒乓球步法使用目的來制定訓練計劃。乒乓球步法是技術中的重要環節,步伐靈活、多變,使得對方判斷增加很多不可控因素,同樣的乒乓球技術,在不同的隊員中,因為步伐不同,會打出出其不意的效果。正是因為步法的重要性,對于乒乓球隊員的訓練,步法訓練必不可少。所以,訓練計劃中都有步伐訓練的內容。從乒乓球技術的一般訓練中,加強速度和靈敏素質的強化,在專項技術訓練中,將步法訓練作為重要環節強化。
6結語
少兒全身各部分肌肉、關節的生長與發育是不平衡的,其運動素質也呈現階段性和順序性,尤其是出現速度、靈敏素質發展的敏感期,而乒乓球隊員的步法訓練和速度、靈敏素質息息相關,針對少兒時期的乒乓球隊員,據其生理、心理特點進行步法訓練,在訓練計劃的制定上,突出專項和一般訓練相結合,將速度、靈敏和乒乓球技術科學的完善起來,為少兒未來的乒乓球技術發揮,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參考文獻:
[1]郭仲熙,張瑛秋.中國優秀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水平綜合評價研究[J].體育科學,2004(24)5::44
[2]何元春,蘇丕仁.國球長盛不衰的文化學審視[J].體育文化導刊,2006(1).
[3]尹 彥,曲 峰.乒乓球步法的生物力學研究現狀[J].體育科技,2010(31)3:32.
[4]]王金燦,李淑芳.中國乒乓球運動員選材現狀和展望[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9:82.
[5]人體生理學編寫組.人體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60.
作者:張智建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少兒報刊創新經營及轉型
- 下一篇:少兒體育舞蹈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