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學課程教學調查及教學體會
時間:2022-11-25 05:17:50
導語:土力學課程教學調查及教學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土力學課程內容廣泛,理論性、實踐性及綜合性均較強,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必修主干課程。文章通過對土木工程2016級198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此課程的重視程度、課前預習情況、課堂中學生注意力、對教師的授課方式、作業完成情況、課后與教師交流情況、土力學實驗及喜歡的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認識、看法及建議。在此基礎上,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改進措施,希望對土力學授課教師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土力學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必修主干課程。它涉及工程地質學、工程力學、基礎工程以及結構設計和施工等多學科領域,內容廣泛,理論性、實踐性及綜合性均較強。主要講述土的物理性質與工程分類、土的滲透性與滲流、土體中應力、土的壓縮性和地基沉降、土的抗剪強度、土壓力、土坡穩定性及地基承載力及相關土工試驗等。在新形勢下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一個值得深思和進一步探索的課題[1]。為了解土力學的教學現狀,進一步提高土力學理論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設計了土力學問卷調查,以期為教師改進土力學教學方法,改善土力學理論教學現狀提供有效的參考價值。
1調查問卷
1.1目的。為充分了解學生在土力學課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幫助教師收集有效的、足夠的和真實的信息,目的是改進土力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土力學教學效果。1.2對象。對土木工程16級全體學生共198人進行問卷調查,全部收回問卷。1.3題目及調查結果。針對土力學教學做了一項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及調查結果見表1、圖1。
2調查結果的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在課前預習、課中聽講情況及課后完成作業及與教師的交流等方面的表現基本達到教師的要求。但是,從調查結果中,也反映出諸多問題,如對土力學課程重要性的認識程度不高的占45.96%,換言之,近一半的學生認為土力學課程定位不夠準確,因此,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特別是第一次授課時強調該課程的地位及后續深造中研究的進展,使學生對土力學課程的認識上升一定的高度。此外,從上課的注意力上可以看出,不集中精力聽課的占56.06%,數據讓人觸目驚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一是對土力學課程的重視度不夠;二是教學方式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與教師交流方面不理想,43.43%的學生課后幾乎與教師不交流或者是交流很少。可以看出,師生之間的和諧相融有待進一步加強。
3教學改進
3.1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模式方面,大膽改革,打破傳統模式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特別是抽象理論公式的推導(如一維固結理論、庫侖土壓力理論等)過程,使學生學習興趣大打折扣,多結合工程案例,把抽象問題進行簡單化處理,多讓學生自己思考,或以課外作業的形式學生自己總結。對土力學試驗方面,不僅限于室內的液塑限試驗、直剪試驗、固結試驗,可以擴展到課外實習實訓,在工地現場進行講解,如土坡壓力、基坑降水等,讓學生對土力學有一種更直觀的認識和體會。3.2設置示例、啟發教學。對土力學中的工程實例進行搜集整理并進行分類,講解各章節時,介紹工程案例時先埋下伏筆,引導學生對本章節產生興趣。如講解沉降時,舉出均勻沉降實例———上海錦江飯店由于地基沉降,一層房間變成了半個地下室,但未發現墻體開裂事故;不均勻沉降的實例———比薩斜塔。講解土的強度時,舉出加拿大特朗斯康谷倉工程實例。講解滲流破壞問題時,可以引入我國九江大堤決口實例進行分析。學生通過工程實例中的視頻、圖片及動畫資料感受到與土相關問題的重要性[3],對此產生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要不斷提出生活中常見且需要用土力學理論解決的問題,不斷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4-5],逐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向正確的思維方向探索,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如講解土的有效應力時,可以從下雨天,人為什么會容易滑倒引入,到孔隙水壓力的提出,最后提出有效應力原理;再如講解朗肯土壓力理論時,可以從基坑工程因為支護不到位導致垮塌事故引入,先提出問題,分析垮塌原因,最后給出解釋。是因為基坑周圍土體產生的主動土壓力大于支抗產生的被動土壓力所致。問題解釋清楚,學生記憶深刻,起到一定的教學效果。3.3和諧相融、活躍氣氛。和諧相融,包括教學環節及課后答疑,是心與心、情感與情感、知識與思想的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如果沒有情感交流,只有知識教授,很難喚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活動很難持續進行。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只有教師和學生相互尊重、民主融洽,教師才會更深入地了解學生,拉近教師和學生的心理距離,此時的教學效果會更佳。
4結語
通過土木工程專業198名學生對土力學課程學習的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得到:①近一半的學生認為土力學課程定位不夠準確,因此,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特別是第一次授課時強調土力學的地位及后續深造中研究的進展,使學生對土力學課程的認識上升一定的高度;②從上課的注意力上可以看出,不集中精力聽課的占多半,可以看出學生對土力學課程的重視度不夠,另外,教學方式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③課后與教師交流方面不理想,少部分學生課后幾乎與教師不交流或者是交流很少。因此,師生之間的和諧相融有待進一步加強。
參考文獻
[1]楊期君,陳秋南,賀建清,等.應用型本科院校土力學課程教學實踐反思與改革探索[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10(4):44-47.
[2]侯天順,楊秀娟,張寬地.土力學課堂教學若干問題的反思[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9):32-34.
[3]陳正發.淺談《土力學》課程的教與學[J].高教學刊(博士論壇),2018,(22):74-77.
[4]阮波.土木工程專業土力學課程教學實踐與體會[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4):145-146.
[5]閆春嶺,趙軍,史永濤.算例式教學法在土力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冶金教育,2018,(4):24-28.
作者:閆春嶺 趙軍 史永濤 單位:1.安陽工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 2.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 上一篇:《羊生產學》創新與實踐教學探索
- 下一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原則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