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教學革新的思考
時間:2022-07-02 10:08:20
導語:平面設計教學革新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相對于上述的學生基礎較差的問題,如何讓學生在三年的職業學校的學習中能夠達到平面設計師的要求呢,這一點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學校資源問題平面設計不是個閉門造車、死記硬背的學科,它需要設計者有廣泛的見識、寬闊的視野,需要教師和學校給予更廣闊的空間,包括圖書、教程、素材、案例、網絡和軟件外掛等。目前多數中職學校學生只是在機房里面靠任課老師自己搜集的案例和素材進行創意制作,沒有充分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的視野局限于很小的一個圈子里,無法接觸國內外優秀的設計方法和技巧。
學校的教師引進要轉變思路
目前,學校的教師都是師范類科班畢業,教師基本功沒有問題,但是對于平面設計這個專業目前還沒有對口的師資培養,導致都是別的專業的教師轉行做了平面設計方面的教師。平面設計絕不是會幾個平面設計的軟件就能夠設計出好作品的,它與與藝術、繪畫、攝影、文學、消費心理學、營銷學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并且它需要有大量的實踐作品的制作才能基本達到一個設計師的標準,因此,轉行過來的教師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設計的真諦。那么針對這個問題學校就應該轉變思路,教師或引進或外聘廣告公司真正的設計師,帶領學生以一個設計師的角度思考問題、學習軟件、進行創作。
課程設置要符合專業特點
課程設置更要符合專業特點,而不是在普通文化課的基礎上開設幾個設計軟件就能夠培養出設計師的。第一,在學生學習初期把文化課和計算機軟件基礎課互相搭配開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且可以把文化課和專業課結合來上,例如語文課和廣告文案課結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欣賞一些優秀的廣告文案,既能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又能提高學習興趣,使文化課為專業課服務。第二,課程設置要多元化。目前中職學校平面設計開設的課程沿用傳統的文化課如語數外,專業基礎課如素描、色彩、三大構成,計算機設計類軟件課。沒有更多的開設藝術鑒賞、攝影、廣告和消費心理學、營銷學等相關課程,這樣就使得學生的作品沒有根基,沒有說服力。平面設計不僅要傳達信息,更要傳遞文化和思想,學科間的交叉知識有利于平面設計,有利于其全面發展。第三,軟件操作類課程設置要有交叉性。可以把平面設計一門課拆分為海報設計、包裝設計、字體設計、標志設計、排版設計、書籍裝幀等,這樣,每門課都專供一個方向,學生會學得更具體、更專業,并且每門課用的軟件是有交叉的,這樣大大提高了軟件的應用度,使學生的軟件操作更熟練。
在教學方式上
第一,平面設計需要小班化教學。設計是個對教師和學生比要求比較高的一個專業。它沒有一個對每個學生都一致的標準答案,每個學生的設計思路、文化底蘊不同作品會有很大不同,教師很多時候要參與到學生的設計中與之討論、分析、指導。平面設計不僅僅是技術層面,更多的是調動學生的想象力,開拓學生的設計思路,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因此需要教師更多地與學生交流互動。
第二,需要學校和教師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資源。平面設計需要把多方面的知識融會貫通,學生在創作之前應該翻閱大量的圖書、資料、網上查閱信息。學校應和對口企業校企合作,把企業案例引入課堂,把真正的設計師請進課堂,讓學生感受企業氛圍,接觸實際案例。建立學校的設計工作室讓學生在業余時間自己承接各種校內設計,比如招生簡章設計等,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第三,臨摹與創新相結合。平面設計是服務于大眾的設計,優秀的設計作品既要符合大眾的審美,讓大眾能看懂,又要提升大眾的審美。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設計是優秀作品必不可少的。教師要引領學生的設計向多元化和個性化方面發展,不能禁錮一種設計風格,也不能沒有自己的個性。但是,一位設計師說過“設計99%的工作是整理,另外的1%是創意“。中職的學生受多方面的影響創意能力相對較弱,那么作為教師更多地時候是讓他們學會整理,把文字、圖片等整理成符合審美的合適的大小和顏色。學生在沒有建立自己的設計思想之前更多應該是臨摹,臨摹不是抄襲,在學生最初做練習的時候頭腦中對版式、對創意沒有很好的理解,這時候提升水平就快的就是臨摹,臨摹能夠把別人作品中的精華應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來,通過理解別人的設計思想來提升自己。在做了大量的量的積累之后才有可能有質的飛躍。這個時候再去做1%的創意。提升作品的創意和個性。對于中職學生我們不能要求每個畢業生將來都能成為優秀設計師,但是,只要學會了“整理“,每個學生都能找到一份工作,在工作中慢慢的歷練自己、提升自己,直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設計人員。
第四,布置豐富多樣而又受歡迎的課余作業。好的作品不單單是要看軟件的掌握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設計思想、有漂亮的吸引人的版面,這就要求學生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和拓展多方面的眼界,因此,教師要在課下多給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設計作品、設計網站、優秀書籍、優秀影片來看,這些既是作業又是他們喜歡和感興趣的東西,因此他們很愿意去做,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審美和綜合素養,使學生在做作品時有依據、有根基。
綜上所述,要想為社會輸送更多合格設計人才,需要學校、教師不斷探索改革平面教學思路,構建有特色的教學體系,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優秀的設計人才。
作者:李穎單位:大連計算機學校
- 上一篇:工作模型在空間設計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設計教學控制系統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