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VB程序設計教學探討
時間:2022-06-13 09:39:08
導語:計算機VB程序設計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階段,計算機技術發展極其迅速,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滿足現代化發展所提出的相關要求。因為《vb程序設計》課程當中所包含的計算機語言具有枯燥與難懂的特點,所以學生在學習時容易出現畏難情緒,進而不利于課程的順利開展以及教學效果與質量的提升。因此,如何讓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提升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是計算機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就結合筆者自身教學經驗,談談計算機VB程序設計教學的有效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VB程序設計;教學方法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開展VB程序設計教學時主要圍繞教材進行,因此教師往往只關注自己向學生講述了哪些知識,而忽略了學生學到了哪些知識,進而使得教學與實際應用之間脫離,無法對學生學習潛力予以有效的挖掘,導致學生無法有效的掌握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解的知識,這樣就無法利用學習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操作時遇到的問題。另外,由于過于的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而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性。VB程序設計這門課程存在著靈活性、理念性強以及知識點多等相關特征,同時在實際應用方面的要求也較高,為VB課程的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改善VB程序設計課程中枯燥難懂的問題,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是廣大計算機教學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1VB程序設計課程簡介
VB程序設計這門課程主要是面向對象的一種可視化編程工具,屬于事件驅動的編程機制,其是以QuickBASIC以及BASIC語言為基礎而延伸出來的一種高級程序設計語言,能夠借助系統所提供的可視化控件,結合設計要求方面的屏幕布局,在屏幕當中畫出各類自己所需要的相關圖形對象“部件”,同時設置相應的控件屬性,以及對對象事件代碼予以編寫[1]。其主要涉及步驟可以分為:其一,建立一個標準EXE項目文件;其二,結合用戶實際需求來對用戶界面予以設計;其三,編寫事件響應代碼;其四,對運行效果進行測試,存盤生產可執行文件。在這一過程中,編寫事件代碼有著點石成金的作用,尤為重要。
2提升計算機VB程序設計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2.1采用教學互動模式,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若教師一味的運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就容易讓學生出現疲勞,并極易讓學生養成遇到難題就等待教師講解的過度依賴習慣。而通過對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主動性[2]。例如在教學Com-mandButton控件對象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這樣的例子“往窗體上增添兩個按鈕,以達到窗口的最大與最小化。具體來講就是將最小化按鈕設置成缺省取消按鈕,而最大化按鈕則設置成缺省命令按鈕”。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先向學生示范一遍具體的操作,然后由學生自己進行操作,進而讓學生在思想上形成緊迫感,這樣就能夠將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掌握與理解。其次,教師在教學時,還應指導學生進行相互討論與了解,以此來讓學生對知識予以更為深入的理解,以及通過討論來遇到的難題進行探究,并解決。[3]因此,采取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轉變教師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來對實際問題予以解決,教師也不再是一味的灌輸,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探索知識所帶來的成就感,進而產生學習VB程序設計這門課程的濃厚興趣,有利于教師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4]2.2注重實驗環節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VB程序設計是一門實踐性與操作性兼具的課程,而針對此課程的教學,若學生能親身參與實踐,則勢必比單純的聽課或僅是觀看教師演示要來得更有實際意義[5]。對此,當教師完成對某一具體指示演示后,所需關注的重點便是要積極為學生創造實踐條件,以幫助學生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逐步掌握程序設計中相關的概念與理論。當然,鑒于此期間,學生必定會遭受一定的阻礙。對此,教師也因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若情況允許,則可基于個別問題對學生予以單獨輔導,如此一來,方能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逐步深化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在VB程序設計教學中應用實驗,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則需要在實驗中向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完成。例如,在對循環控制語句For......Next予以教學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這樣的實例任務,即寫一個求1至1000間全部整數和的程序,其代碼為DimSumasInteger;DimKasInteger;Sum=0;ForK=1to100Step1;Sum=Sum+K;NextK;Print“Sum=”;并以此為基礎來對原題予以改變,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其一,求1至1000內全部奇數和;其二,求1至1000內全部偶數和。這里所設計的兩道題與原題目之間的差距并不大,只需簡單的對循環控制變量K的初值或步長Step予以適當的交換。其中,要想完成第一個問題,學生要將K的初始值設置成1,而步長則設置成2;第二個問題需將K的初始值變更成2,步長設置成2。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將課堂知識與實際內容予以有機的結合,讓學生在完成教師所設計的作業時,除了要掌握本堂課的相關知識點之外,還需掌握該控件的實際運用,進而讓學生能夠深刻的體會到VB程序設計在實際生活中能夠起到的作用,有利于他們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同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需要,總結出實際生活中他們希望能夠實現的相關功能與目標,并指導學生親自動手去進行解決,以此來鍛煉學生發現與解決問題的相關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水平。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向學生教學VB程序設計屬于一項系統的工程。除了要對教學方式予以轉變之外,還需避免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限制,但無論如何變化,均不可脫離VB程序設計教學的目標與大綱。因此,計算機教學應對教學方式予以不斷的創新,以符合現代化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對于VB程序設計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廷萍,周建麗,周翔.以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為導向的VB程序設計實驗教學探討[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4):222-222.
[2]馮素琴,焦莉娟.基于計算思維的VB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設計[J].高師理科學刊,2017,37(6):80-83.
[3]李麗麗.VB教學方法改革的探討與體會[J].教育,2016,(11):00249-00249.
[4]孫毅,逯柳,張爾東.VB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探析[J].科學中國人,2016,(6):28-28
[5]于紅志.VB程序設計教學模式的思考與探討[J].信息與電腦,2016,(13):234-235.
作者:陳健 單位:1.貴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2.貴州大學
- 上一篇:中職市場營銷課程教學論文
- 下一篇:室內設計教學數字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