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學課程整體教學設計研究
時間:2022-06-04 09:28:16
導語:藥劑學課程整體教學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發展,就業成為大學院校發展教育的重點內容。作為大學學院的重要專業之一,藥學院對于藥劑人才專業性和從業技能的培養更加重視。本文將中藥藥劑學課程整體教學設計作為研究對象,進而對大學院校的中藥藥劑學課程設計展開分析,從準備、過程以及效果三方面進行研究,以期能夠為中藥藥劑專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中藥專業;藥劑學課程;教學設計
1前言
隨著教育部對現代職業教育的改革,建立以就業為核心的職業教育體系是大學院校的目標,在此基礎上,各大學院校積極修訂藥學專業培養計劃,按照專業調研結果明確中藥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對此,大學院校對中藥藥劑學的課程整體進行了教學優化設計,通過對單個課程的全局設計實現教學課程的整體優化工作,課程定位目標以及教學內容方法等都需要進行設計,以為后續的中藥藥劑學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2中藥藥劑學課程整體教學設計準備工作
2.1課程定位,中藥藥劑學是在中醫藥學理論的基礎上,利用現代技術對中藥藥劑處方、制作工藝、質量應用等方面進行研究的一門技術學科,學生通過學習了解相關知識理論,得到了從事中藥制劑行業所需的專業的知識技能,為獲得“職業藥劑師”等專業資格證書奠定基礎。
2.2課程目標,本文設計的中藥藥劑學課程整體教學目標主要分為三個:第一,能力目標,要求學生能夠熟練使用中藥制劑制備、操作技能,按照CMP標準生產中藥制劑,具備安全事故預防處理能力,分析制劑生產工藝以及質量控制能力,解決藥品流通使用中相關問題的能力等[1]。第二,知識目標,要求學生能夠了解中藥劑型特征、制備工藝以及質量等基本技能,熟練應用各種輔料,了解制劑生產儀器設備操作知識,了解新制劑等能力。第三,素質目標,要求學生具備藥品質量安全生產使用認知,具備團隊精神,培養善于發現、創新的習慣。
2.3課程內容,本課程教學設計主要是以職業崗位需求及其工作內容為基礎,將職業資格考試作為標準,將資格考試融入課程設計,使課程內容與職業資格考試能夠實現連接。在職業教育體系中,職業高校針對中藥藥劑職業領域、工作崗位以及工作任務進行教學安排設計,將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選擇、整合并安排,將其與其他基礎課程、專業課程之間進行連接,同時將其與臨床藥劑實踐及藥品生產實踐聯系起來,銜接中醫和中藥。本課程總學時為110學時,其中理論教學為60學時,實訓教學為50學時,理論與實訓課程的選取要滿足中藥藥劑專業學生從業方向,理論課程要滿足職業崗位以及職業資格考試需求,實訓課程要以常見中藥制劑生產和典型藥劑產品進行設計,例如大山楂丸、連翹片等常見藥品的制備[2]。教學內容分為七個模塊,分別為通用、重要傳統、中藥液、中藥滅菌、中藥固體、中藥半固體及其他、拓展這幾個模塊,每個模塊教學內容對應著學習任務,學生學習完成后要掌握相應的藥劑生產工藝、制備手法等理論內容,并總結出自己的中藥藥劑生產工藝。
3中藥藥劑學課程整體教學的設計工作
3.1首堂課,首堂課指的是第一堂課,其任務就是使學生對課程整體能有明顯印象,充滿興趣地對待后續課程。對此,本文在設計第一堂課的時候摒棄了傳統教學方法,根據新理念對課堂進行了精心設計,利用29分鐘左右的時間針對中藥藥劑學展開了說課,從課程定位、目標、設計以及教學方法、學時、考核等方面為學生展現了中藥藥劑學總體要求,使學生明確了解中藥藥劑學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中藥藥劑學的興趣。
3.2教學方法,中藥藥劑學作為中藥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其在綜合性、知識量以及內容等方面都比較大且繁雜。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教學主體,以講課為核心,這種教學被稱為LBL教學,教師在課堂中是主宰者,而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接受知識[3]。根據中藥藥劑學科特征,創新教學模式,將PBL與LBL兩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PBL教學是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教師是知識引導者,主要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學校可以利用LBL教學方法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利用PBL教學方法進行實訓課程的教學,該教學方法可以充分使用實際案例進行教學。案例教學法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達到教學目的,其通過將學生引入到真實的事件場景中,促使學生進行自行討論并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法,提高學生問題分析和解決的能力。教學可以選擇“魚腥草注射液事件”或是“欣弗事件”等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教學。實訓課程中的教學方法主要采用的是角色扮演、項目教學等方法,模擬與工作場景相類似的環境,學生在這種事件環境以及工作環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扮演操作人員的,有扮演復核人員的,有扮演QA人員的,不同角色的工作任務不同,學生要根據自己的角色完成相應的任務,進而完成教學任務。
3.3學生考核,對學生目標達成狀態進行檢驗就是考核,考核的設計主要針對的是學生能力。考核是由多個部分構成的,在筆試考核中,通過筆試試卷考核學生的計算、邏輯分析等能力,將涉及的題型納入筆試考卷中,同時還包括平時課堂的作業考核、課堂表現考核以及出勤考核等,這些都屬于學生考核內容。對于中藥藥劑學課程考核而言,教學課程分為考查課和考試課兩種,在考查課中,其考核標準設計為總成績=0.4*平時成績+0.6*期末筆試成績;在考試課中,其考核標準設計為總成績=0.3*平時成績+0.7*期末筆試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包括了課堂作業、出勤、操作考試等平時考核成績[4]。
4中藥藥劑學課程整體教學效果分析
通過以上中藥藥劑學課程整體教學設計,課程組在某大學院校中藥藥劑專業2015-2017級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研究,調查的內容包括職業技能、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手段等。結果:2015-2017級的學生對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手段的滿意度都超過了55%,不滿意率普遍在5%以下。從中可以得到,課程整體教學優化設計之后,大學院校的學生對于中藥藥劑學專業課程的滿意度普遍比較高,課程內容的設計也比較實用、豐富,獲得了大多數學生的認可,這種多元教學方法獲得了學生的歡迎,使學生能夠對中藥藥劑學產生興趣的同時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5結論
綜上所述,中藥藥劑學課程的整體優化設計對于大學院校職業教育系統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本文通過對中藥藥劑學課程整體教學設計的優化研究,為課程內容的深化調整提供了動力,同時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豐富學生專業知識技能、培養職業素質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莉,劉強.網絡探究在《中藥藥劑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0,21(8):2038-2039.
[2]國大亮,何永志,張艷軍,等.中藥藥劑學教學設計的要素分析[J].藥學研究,2014,6(9):544-545.
[3]陳求芳,周毅生,黃嗣航.中藥藥劑學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實踐與體會[J].中醫教育,2016,35(4):62-64.
[4]沈雪梅,何偉,周毅生,等.中藥藥劑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6,22(4):383-384.
作者:王露 權利娜 郭東艷 崔春利 單位:陜西中醫藥大學
- 上一篇:新經濟統計核算理論與方法思考
- 下一篇:信息化手段在農村經濟管理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