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類零件外徑教學設計研究
時間:2022-07-07 09:46:32
導語:軸類零件外徑教學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對技工院校《常用量具應用訓練》課程中的軸類零件外徑的精密測量教學任務進行研究。通過分析這一教學任務來源與技工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并且設計詳細的教學實施過程及教學評價方式。
關鍵詞:軸類零件外徑;精密測量;教學設計
1來源分析
《常用量具應用訓練》是技工院校機電類專業中比較基礎的一門一體化課程。軸類零件外徑的精密測量是一個重要知識點,在本門課程后續的學習中,以及其他一體化課程如《車工綜合技能訓練》、《數控車綜合技能訓練》的學習中也將應用到該知識點。技工院校學生具有動手實踐能力強,且偏愛于所學知識與將來工作有聯系。所以,可以將本教學任務設置成某企業質檢部門的真實具體任務,有利于學生獲得具體的工作實踐經驗。
2制定教學目標
2.1學情分析。本教學任務的教學對象是技工院校機電類專業的二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學習了機械通用類技能課程,能識讀簡單的零件圖、也能分析制定軸類零件的加工工藝并利用普車進行軸類零件車加工。所以,學生具備了學習本教學任務的基礎知識與能力。2.2教學目標內容。為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將教學目標細分為課前目標、課中目標以及課后目標。課前目標:(1)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5-6人),提前分發軸類零件及其圖紙,讓同學們自己識讀該軸類零件需要測量的尺寸內容。(2)根據車加工實訓經驗,初步選定合適的量具(游標卡尺、外徑千分尺)。通過查閱書籍或上網搜索,初步學習相關量具的基本知識。課中目標:(1)檢驗學生的識讀零件圖的能力,要求學生能正確回答各個尺寸的合格范圍、公差等級。(2)根據各個尺寸的公差等級,引導學生正確選擇相應量具。(3)通過教師講解、示范操作以及觀看相關視頻,學生能對外徑千分尺進行準確的讀數,能動手利用外徑千分尺對軸類零件外徑進行準確測量。(4)通過給出量具操作規程文件范本,及學生自己查閱資料,要求各個小組能完成外徑千分尺操作規程的編制。(5)根據軸類零件及其圖紙,要求各個小組能完成軸類零件的測量,并能準確規范填寫檢測報告。課后目標:根據檢測記錄表,要求學生能正確繪制軸類零件圖繪制,并在圖中進行尺寸標注。
3制定教學內容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將本教學任務設置成學生將來企業工作中的典型任務。例如某公司質檢部門接到一批軸類零件的測量任務。根據任務描述,可以明確出更為細致的任務內容:(1)零件圖識讀、尺寸合格范圍的計算、尺寸公差等級的確定。(2)量具的選用。(3)量具操作規程的編制(外徑千分尺):工作原理、讀數原理、使用注意事項、操作步驟、維護保養。(4)軸類零件外徑的測量。(5)檢測報告的填寫。(6)繪制軸類零件圖。
4教學實施過程
根據設置的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教學目標,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也可以按照課前、課中、課后三部分來設計。課前:學生活動:(1)根據分組要求,完成分組。(2)通過互聯網搜索、歸納。(3)有疑難問題通過QQ平臺在線與教師交流。教師活動:(1)利用QQ平臺分組通知、零件圖紙、零件識讀要求。(2)在線回答學生提問。課中:課后:學生活動:根據零件檢測報告,完成零件圖繪制。教師活動:在線回答學生提問。
5教學評價
通過教學,需要檢驗學生們對技能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檢驗學生們的綜合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所以,本教學任務的教學評價主要從以下6個方面進行展開。(1)學生能否準確識讀軸類零件外徑尺寸要求、公差等級。(2)學生能否快速準確地對外徑千分尺進行讀數。(3)學生能否編制量具操作規范文件。(4)學生能否正確使用外徑千分尺進行軸類零件外徑的測量并準確填寫檢測報告。(5)學生能否正確繪制軸類零件圖并進行標注。(6)學生小組中各個成員間的相互協作能力。
6結語
在本教學任務的教學設計中,通過任務導入的形式,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主動性。在識讀圖紙尺寸、外徑千分尺讀數、外徑千分尺測量環節中,以學生自主學習、動手為主,教師在旁輔助指導,引導及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及操作技能,鼓勵學生間相互協作分析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式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李義會.基于軸類零件的數控加工實踐教學創新探討[J].時代農機,2017(09).
[2]仲建軍,王俊卿.高職高專數控加工與編程課程的教學探索[J].南方農機,2018(12).
作者:謝光偉 單位: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機電工程系
- 上一篇:原創自媒體微課資源在物理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音樂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