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方法價值研究

時間:2022-10-23 10:28:45

導語: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方法價值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方法價值研究

【摘要】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地培養已經成為當前廣大高中生物教師的重要工作內容。而啟發式教學法主要是以啟發學生思維能力為核心,同時也將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以及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將會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法教學策略

生物學科的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掌握生物基礎知識和實踐方法,提升自身的生物學習能力以及實驗操作水準。然而在實際的生物學科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往往還不能達到這一要求,通常只是憑借自身的教學經驗運用自己覺得合理的教學模式進行備課和講課,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規劃,進而導致目前的生物教學效率并不是很高。對此,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積極運用啟發式教學法,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進而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效率。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的重要價值

生物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不但要注重生物理論基礎知識的講解,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讓學生能掌握正確探索問題的辦法。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可以充分激發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在生物學習中遇到問題時能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展開科學的探索,在理解生物中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更好的掌握科學的探索生物問題的辦法。啟發式教學方法是當代的教學方式中更符合生物學科教學特點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生物教師運用啟發式教學法不但能對生物知識有更好的掌握,同時通過對知識的不斷實踐和探究,也能有效的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分析生物問題等的綜合生物運用能力,符合新課改理念對高中生物教學的要求。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的價值體現

1.通過直觀實驗的方式啟發和引導學生。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應注重增加生物實驗的頻率,充分發揮生物實驗對學生學習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實驗現象,并對實驗現象進行思考,然后教師要循序漸進的鼓勵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索,促使學生提升自身的生物思維能力,善于對生物實驗進行總結,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探索和學習欲望。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植物的激素調節》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應該積極的組織學生參與實驗。在運用啟發式教學法時,教師要為學生準備充分的實驗設備和素材,并將實驗設備的實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簡單的介紹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根據生物教材中的實驗內容和步驟自主的進行實驗,觀察有尖端和無尖端的胚芽鞘在不同光照條件中的生長狀況,并認真記錄胚芽鞘的生長規律,最后,通過教師更詳細的講解,促使學生能對胚芽鞘生長狀況不同的原因有更好的理解。2.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將抽象內容變得形象化。高中生物中的很大一部分的內容都會涉及到微觀世界,這些知識并不能像觀察胚芽鞘生長狀況那樣的實驗方式展示在學生面前,它們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快速的理解。如在學習人教版教材中的《細胞的能量與供應》這部分內容時,關于ATP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成為新陳代謝過程中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的,植物的光合作用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過程,這些內容雖然在教材上都配備了非常詳細的文字說明,同時也用很多圖片進行了進一步的注解,但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也只能讓學生對其運作過程和原理有更好的理解,而并不能真實的去感受變化的過程。對此,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對媒體軟件將植物的光合作用過程以動態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進而在教師的啟發下,促使學生能夠將生物知識中比較抽象難懂的知識轉變為直觀形象的形式去加深理解,通過這樣的過程,能讓學生對生物的學習產生更大的積極性。3.通過趣味性的課堂形式,發揮啟發式教學的價值。高中生物教師在運用啟發式教學法進行教學時,也不能完全的丟掉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講解理論知識的過程。教師在運用啟發式教學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在備課內容中加入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趣味性比較強的操作,這樣不但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些有趣的操作,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能提升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如在學習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植物細胞質壁分離》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金屬網罩比喻成生物中的植物細胞壁,而將吹起來的氣球比做成原生質層,以此來形成一個生動的生物模型,展示給學生。教師將氣球中的空氣逐漸的放掉一部分,在此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氣球與金屬網罩之間是存在一定的間隙的,于是,學生也就能夠明白原生質層與植物細胞壁之間具有間隙。這樣下來,教師通過在課堂中引入趣味性的操作,能夠啟發學生更輕松的理解質壁分離的現象以及原理,便于學生對知識進行記憶。4.利用生動的教學語言啟發學生自主思考。生物學科由于自身的科學性,使得生物教材中的語言描述過于枯燥和復雜,學生在閱讀教材時也會難以理解。對此,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需要利用生動化的語言講授生物知識,啟發學生能對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如在學習《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這部分內容時,由于這部分知識十分的發散和復雜,需要學生記憶的內容也比較多。對此,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能對知識更快的理解,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理論內容通過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把細胞比喻成一個“制造工廠”,而細胞器則是“工廠”中的各個“車間”,其中,具有提供能量作用的線粒體可被視為“動力車間”,而參與光合作用的葉綠體可被視為“養料開發車間”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把教材中枯燥的知識語言成功的利用生活化的語言表達了出來,能更好的啟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而為學生的自主思考提供便利。5.通過層層遞進的形式啟發學生的邏輯思維。啟發式教學法是嚴格遵循教學過程中的邏輯結構而展開的,進而讓教師實現生物基礎的傳授以及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每一次生物教學的過程中,都要根據生物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對課件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在課堂上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入相應的生物知識,進而讓學生能開動自身的思維,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思考,有必要的情況下,還要組織學生參與實際的實驗操作,最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結論進行總結和指導,重點討論其中的疑難問題。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師需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和啟發性等因素,進而決定具體應該采用的教學方式。啟發式教學法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說,是提升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綜合學科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對啟發式教學法給予充分的重視。

參考文獻:

[1]羅新.淺析啟發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2018,(11):122.

[2]王冬雷.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巧用[J].文理導航,2018,(11):71.

[3]孫春紅.啟發式教學應用于高中生物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8,(32):92.

[4]買立蕓.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J].中外交流,2018,(42):83.

[5]王玉娟.將啟發式理念植入高中生物課的價值探尋[J].華夏教師,2017,(24):48.

[6]華春晶.淺談啟發式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的運用[J].魅力中國,2018,(06):67.

作者:李存富 單位: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西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