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12-03 03:43:43

導語:德育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德育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的應用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有效實施,教學目標也隨之出現變化,為了能夠對時展的需要加以滿足,需要教師在課程教學時能夠對學生的愛國精神和集體觀念等加以培養,促使學生更好地傳承和發展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德育滲透的目的是使得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對這一教學要求有效滿足的時候,也需要明確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相關原則,促使學生綜合素養得以提升。

【關鍵詞】德育教育;初中生物教學;開展應用;原則

德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生是祖國的未來,初中階段是培養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關鍵時期,如何在中學教育中滲透生態道德教育成了當前教育者關注的熱點。教學改革實施的基礎上,初中課程教學的形式也出現比較大的變化,教學不再僅僅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培養也成為課程教學的主要關注點。德育滲透指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所進行的思想教育,使得知識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綜合在一起,讓學生將自身學習的知識內容應用到生活和學習等過程中的問題解決中,并且在課程教學的時候構建較為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培養更多的應用型技能人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初中生物教學與德育教育有效整合的基本原則

在德育教育實施的時候,其主要的途徑是在生物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師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充分挖掘出來,使得德育教育能夠貫穿于課程教學的整體,促使初中生物教學能夠和德育教育之間更好的綜合在一起,其整合的原則主要包含著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一)滲透性原則。德育以知識為載體具有巨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能夠給學生帶來深刻的影響。因此,生物教師應尋找教材內容與德育工作相滲透的最佳結合點,盡力做到德育與生物知識點教育的融合。生物學科的德育教育是和生物知識教學及技能訓練之間緊密結合在一起且相互滲透所得到的,這一過程屬于長期積累和潛移默化的過程,其系統性的特點較為突出,教師就需要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實現科學性和思想性的統一,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多為學生實施情感陶冶和意志培養及道德規范等方面教育。(二)針對性原則。在生物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時候,需要有效遵守針對性的原則,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所具有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和學生實際認知水平有效結合在一起,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生動典型的素材,讓學生在聯系生活實際的課堂氛圍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教育。有效的教育應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教師應進行有效引導,淡化德育痕跡,使學生在接受學科知識的同時受到感染和熏陶,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對學生實施情感和價值觀念的滲透教育。(三)適度性原則。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所滲透的德育知識內容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知識點的滲透量也需要深淺適當,在教學方法方面需要將科學性和思想性相互融合在一起,使得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在情感上和教師之間引起共鳴。

二、德育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開展應用

(一)初中生物通過教學資源的運用進行德育滲透。德育教育在課程教學中有效開展的時候,其并不是對學生進行道德知識內容的簡單灌輸,主要是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和學生實際情況綜合在一起進行德育教育實踐。在和學科知識內容結合在一起實施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說服力會更高。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時,需要以學生作為主體,要想實現學科教學和德育教學相融合,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提高,推動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學習生物課程知識內容,而這也屬于課程教學的重要基礎。教師在實施有效的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能夠和學生的思想觀念結合在一起,對教學導入的類型加以確定之后,獲取更多具有針對性特點的教學資源。教學并不局限于課本知識,生物學科屬于和實際生活聯系程度較高的學科,對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都具有較深的影響,教師需要促使教學資源和學生生活及課程知識內容充分綜合在一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設計生物教學課堂時,將教材內容和德育內容滲透結合在一起有效改變學生的思維形式。(二)初中生物通過學生個性化研究進行德育滲透。德育教學的開展方式較為多樣,這些教學方式需要在學生個性化特點基礎上有效實施,促使學生成為課程教學的主體。同樣,德育滲透也需要充分滿足課程教學的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確定的過程中,也需要明確學生自身的思維特點,使得其能夠和學生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設計教學問題,不能直接對學生灌輸德育知識內容,需要在針對性德育教育方案的基礎上加以完成。因此,教師在德育教育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在對生物知識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有效構建優秀的思想觀念。(三)初中生物開展實踐性教學進行德育滲透。開展生物課程實踐教學時,需要在對學生德育素養有效提升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所具有的重要影響,從而進行實踐教學。實踐性教學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走出課堂,使得學生能夠到實際生活和自然中掌握生物的特點,而這也是學生思想品德有效培養的重要保障。開展初中生物教學時,與德育教育綜合在一起,可以推動學生在知識內容學習的時候更好地體驗生活,在課程教學中開展課外教學活動能夠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升,促使學生的德育教學效果有效提升。德育教學在具體實踐的時候,其教學的目的是使得學生充分做到自學自育,促使專業知識在生活中得以較為科學合理的應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仿生技術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一些仿生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范圍也逐漸擴大,教師在生物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也能夠在掌握生物相關知識內容的基礎上,使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

總之,在具體開展生物教學時,也需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中心思想,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課程學習加以引導,和學生的生物知識掌握水平綜合在一起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并確定和實施,明確課程教學的內容和資源內容,完善生物課程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的學習水平從根本上提升。德育滲透是在生物教學中有效實現的,課程教學的引導者始終是教師,需要加強學生德育教育的質量,有效掌握德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充分做好教學準備,推動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也有效提升生物課程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都嶺.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益嘗試[J].中學時代,2012,(18):171.

[2]李家瑜.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時代教育,2010,(11):170.

[3]徐雪.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實踐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4.

[4]趙麗華.淺論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6年3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16.

[5]張麗.STSE理念下初中生物課堂德育素材的挖掘和實施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05):25.

[6]馬銀生.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學生物教學,2016,(12):47.

作者:張玉香 單位:青島西海岸新區濱海街道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