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探究式教學方法研究

時間:2022-05-19 09:20:26

導語:思想品德課探究式教學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品德課探究式教學方法研究

摘要: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在心理和生理上都還不成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因此在這一階段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新時期,初中思想品德課逐漸開始應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這對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水平和質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本文主要針對當前在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對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運用進行分析和研究,對后期的有效應用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探究式教學;教學實踐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改革中,其重點目標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著重培養學生創新探究、與人合作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也是目前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與能力的要求。因此,在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加強對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激發出來,通過與學生創新思維的挖掘,加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注重對學生的積極引導,能夠更加全面、細致地分析問題,并通過自身思維的拓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真正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的提升。而且在教學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培養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實現意、行、知三者之間的有效統一。

1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概念

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又被人們稱之為“研究法”、“發現法”,主要指的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知識的傳遞并不是直接實現的,而且通過向學生提問,然后通過引導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和經驗來思考、觀察和討論,通過這種獨立探究的方式學生能夠自主的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內容的方法。雖然目前在學術界對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定義有一定的差異,但是從實質上來看的話,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也得到很好的凸顯,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合理應用,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思考、探究,最終掌握問題解決的方法,這樣所學習到的知識會更加牢固、深入。[1]在近幾年來,學術界已經逐漸深入地研究和探討了探究式教學方法,因此在其理論和方法方面都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而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用的范圍和規模也有所增加。對于初中階段的思想品德課程來說,主要是讓學生系統性的學習和了解生活常識教育、社會人文教育、馬列主義教育以及道德品質教育。[2]因此在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2探究式教學方法的特征

(1)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在探究式教學方法中,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比較強調探究性和自主性,學生通過質疑、探索和討論問題進而形成在積極的意見和看法,并可以對其進行自由的表達。與傳統的灌輸式、說教式的教學方法相比較來說,更加自主、合理和自由。(2)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互性。在設計探究式教學的時候,教師一般都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并設立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環節,而且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向教師提出問題、反饋學習狀況或者是尋求幫助。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教師與學生之間需要進行一定的交流和合作,最關鍵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也需要加強交流,共同探討相關問題,并通過總結得到結論。[3](3)注重動態的開放性。由于探究式教學方法比較注重交流與合作,這樣一來整個教學環境就會較為開放,而且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動態性,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是處于動態的環境當中,通過分析和探討才能夠交流意見,并得出結論。(4)注重創新性。創新性主要指的是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同時還需要關注創新性方法和創新性問題的關注。學生在思考、探究和分析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用全新的角度來看,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后期的學習和成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5)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探究式教學中,需要學生進行主動的操作、動腦和觀察,而且比較側重學生探究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一起討論具體的教學模式,這也有助于教學重難點的突破。[4]

3探究式教學方法在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應用

3.1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

對于在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首先最關鍵的就是教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教師才會針對實際的教學內容來設計探究式教學方法。一方面教師需要仔細地研究和分析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制定出更加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案,來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分析和研究新課程教材,這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只有了解了具體的教學內容,才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育。[5]

3.2加強對探究式學習情境的創設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前準備的時候需要加強對各項探究活動的有效運用,積極地創設出探究式的學習情境。比如在《實現我們共同理想》這一課時的時候,教師的課前導入可以設計為“同學們,你們現在已經九年級了,有什么理想嗎?長大之后想干什么呀?”然后學生就會說出自己以后的理想,之后教師從學生的理想作出進一步的引申,引出教學內容中的共同理想。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僅營造出自由的教學環境,同時學生也會對教學內容中的共同理想產生興趣,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了鋪墊,而且學生也更加容易學習和理解理論知識。

3.3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為了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首先最關鍵的就是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此教師應該更加關心學生,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情況,同時學生也會更加依賴和信任教師,這樣在教學活動中才會更加愿意主動、積極地參與,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6]在自由、和諧、輕松的氛圍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得到了空前的高漲,會主動參與到探究活動當中來。而且在這種環境下,學生的心理障礙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消除,對其自信心的增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3.4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探究問題和方法

(1)注重形式和內容相統一。在九年級的思想品德課中,探究式教學方法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教材內容,在制定探究問題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學生整體的知識水平、教學目標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而且具有一定的探究價值和可操作性,難度適當,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思維和探究欲望。[7]比如在《在承擔責任中成長》這一課時中,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承擔責任,并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成長,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舉出一個實際的案例,在什么樣的事件中承擔了什么責任,并在這一過程中學到哪些知識。通過這種形式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在正確認識自身所承擔責任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責任感。(2)注重主體與主導的統一。在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活動需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也就表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一方面需要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培養其主動參與的意識,另一方面需要強調對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既是活動探究的主體,也是受教育者。比如在《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這一課時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布置相關的調查題目:①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我國應用較為廣泛的生產工具有哪些?②在2015年,我國人均的國民生產總值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來說又如何?然后讓學生進行調查和總結。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對學生主體意識、參與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而且也有助于培養和提升其總結能力和創新能力。(3)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對于思想品德教學內容來說,是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學生通過有效的學習之后又能夠對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的指導。因此在探究式教學方法中,應該注重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相互統一,并加強與時俱進,讓學生站在理論的角度來把握和理解現實,用正確的方法、觀點和立場來解決、探究和分析實際的問題。

4結語

綜上所述,在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加強對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加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去,在實現知識內化的同時,還能夠獲得復雜的經驗,對后期的學習和成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教師首先就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然后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教材方案,充分發揮出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優勢,顯著提升教學水平和質量。

作者:詹巧燕 單位:汕頭市潮陽區華僑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陸洪德.主題模塊式教學在九年級思想品德課中的探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0:203-204.

[2]劉桂云.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教育教學論壇,2012.15:95-96.

[3]崔月紅,宋玉花.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德育生活化[J].現代教育,2012.9:69-71.

[4]王玉璽,張妲,鐘紹春,鐘永江.基于電子書包的探究式教學模式設計——以小學科學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4.2:95-100.

[5]謝麗卿.關于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目標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23:59-61.

[6]王繼紅.傳授式和活動式教學在思想品德課中的融合淺析[J].酒城教育,2016.1:101-104+108.

[7]李志勇.淺談探究式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1.7:169.基礎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