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9-03 10:36:59
導語:探究式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概述了探究式教學法,闡述了探究式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以及探究式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包括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挖掘自主探究潛能;適時點撥,誘導探究方向;拓展文本內容,深入實際生活。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法;大學語文教學;語文素養
探究式教學法在大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能最大限度凸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這是當代高校教學改革背景下,大學語文教育的主要方向,所以,大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引入探究式教學法,組織開展語文探究活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一、語文探究式教學法的概述
(一)探究式教學的內涵。針對探究式教學的內涵,很多學者都做過相關研究,它具體是指在教師引導和啟發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及自主學習,進行合作討論、探究分析的學習方法。探究以教材為基礎,將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作為參照物,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與同學互動,研究和討論,這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語文能力提升[1]。探究式教學法的形式多樣,包括個人探究、小組探究、集體探究等,學生將自己所學習的語文知識融入探究之中,通過質疑解惑的方式,展開組織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是“接受式教學”和“探究式教學”兩者的結合。在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運用“接受式教學”和“探究式教學”,通過融合兩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具體探究式教學開展過程中,要重視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要合理掌握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從而制定科學的探究式內容。(二)探究式教學的基本特征。1.問題情境特征。探究式教學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要重視設置問題情境,從而實現有效的探究,這樣也是保證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2.思維開放特征。大學語文探究式學習過程是發現問題的過程,所以,探究式過程要重視思維的開放性,要掌握有效教學內容,不斷激發學生思維,實現教學的開放性。3.實踐探索特征。大學語文教學重在實踐,探究式教學法是實踐過程,為保證大學生能夠有效運用語文知識,需要借助探究式教學法,實現教學的有效實踐。4.學生主體特征。語文探究式學習過程,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通過進一步探究式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結合具體有效的教學內容,能夠通過探究式教學法,更好地為培養優秀人才而努力。5.方法教育特征。大學語文探究式學習過程中。是通過有效的教育方法開展,讓學生實現對知識的探索,探究其緣由,總結其實踐經驗,從而豐富學生知識儲備量。6.能力培養特征。探究式教學法重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能夠進一步集合教學實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此過程中,探究性學習以學生為根本,旨在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化人才。
二、探究式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
(一)響應了國家教育改革的號召。我國最新的課程改革中已經明確指出“必須要將課堂還給學生,一定要發揮大學生的主體地位”,由于大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去學習和發現問題,并且在適當的時候加以指導就可以了,如果只是機械地教授學生知識,那就會讓學生喪失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會使學生懶于思考。所以,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主動獨立思考,并且能夠與同學進行相互合作。同時,該種教學方法也應該與我國課程改革的要求相互適應,力爭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上[2]。(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當教師將學習任務分發下來之后,如果學習任務過多,學生可以通過將整個學習任務分成若干個子任務來完成,這在很大限度上提升了學生的領導能力。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要不斷收集各種有用的信息,并將收集的信息重新整理為可利用的信息,歸納能力是每一位學生都應該具備的能力,歸納知識點的過程就是一個對知識進行加深記憶的過程。以上能力的培養,不僅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提升了其綜合素質。(三)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探究式教學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同時,也希望借此方法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該種教學方法主要是把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并鼓勵學生以創新思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打破以往的學習模式,以自己的眼光去發現新的事物。教師的引導和幫助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在發現問題中的探究能2018年8月力,在幫助學生改變舊的學習觀念時,加入創新的理念,進而培養一批創新型人才[3]。
三、探究式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具體的探究式教學過程中,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問題而展開的,所以,形成一個相互問答和探究的環境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有趣的問題往往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進而積極主動對該問題進行不斷探索,直到解開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所有疑惑,在此過程中,學生一直都處于一個獨立發現和探索問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充分展現了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所以,教師可以在大學語文課堂中也加入相關問題,引起學生的主動探索。比如,在講《泰山日出》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將已經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放映給學生,其中包括泰山日出的景色和與之相關的一些視頻等,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徐志摩當時的心境,站在徐志摩的角度去看待“泰山日出”這一事件。在播放課件的時候,教師可以拋出一系列的問題,可以詢問學生是否有過登頂泰山的經歷,是否見過泰山日出這樣美麗的景色,如果有,那就請學生將當時的感受與在座的同學進行分享,通過一系列的交流后,教師可以再設置一些類似于“當你觀賞泰山日出的時候,你會有怎樣的情感?”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引起學生的主動思考和探討,在進行下一步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就會帶著對問題的疑惑,對文章的主線和情感脈絡進行主動的探索。大多數情況下,大學生在大學語文課堂中的參與度是很低的,許多學生對該課程甚至表現出了厭煩的心理,所以,教師一定要激發學生對課程進行主動學習的態度,如此才能夠形成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動力[4]。(二)營造良好教學環境,挖掘自主探究潛能。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有效實施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重要基礎,所以,一定要引導學生以積極參與課堂的心理進行學習,并且要求學生把自己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上,教師也要改變自己的傳統教學觀念,積極主動將課堂還給學生,從此,教師不再是課堂的領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組織者與主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利用相關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氛圍,教師要主動削弱自己在課堂中的主導性,要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問題,并且大膽提出問題,進而引導學生集體討論。當知識被深化,那么,探究式教學法的目的也就達到了。為了能夠促成進一步的探究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習內容劃分為許多個小問題,然后再將學生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探討問題,教師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去制定問題,一定要在學生能夠理解的范圍內去制定問題。當集體討論結束時,教師要對這場討論進行一個綜合性的總結,也要積極引導學生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做出適當的總結,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在學生表達觀點時,教師要保持一個包容的態度,無論學生的觀點是對還是錯,教師都要對其進行包容,只有形成不同知識之間的碰撞,才能夠讓學生在各種的發言中有不同的感悟,同時,也能夠使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對探究式教學法進行深度分析。探究式教學法最大的特點就是要將課堂還給學生,進而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5]。(三)適時點撥,誘導探究方向。探究式教學是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就我國師生關系而言,教師和學生之間還存在較大的距離,教師與學生之間始終相互獨立,一個只教,一個只學,其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發揮指導性作用,還要發揮輔助作用,在學生進行主要問題的探討時,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點撥和指導。但是,也不要進行過多干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去探索問題。當學生在遇到一些自己無法解釋清楚的問題時,教師在此時可以進行適度的點撥,教師也可以設置相關的教學作業,作業內容主要針對提升學生探究能力這一方面。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要使學生能夠在自己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反思,在討論的過程中得出自己的結論。但是,在此過程中,學生雖然是課堂的主體,但教師不可以過度的放任學生去進行無邊無際的探討,其探討內容一定要與大學語文內容相關。(四)拓展文本內容,將探究深入實際生活中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通常要留下一個問題給學生自己探討,并且自行學習和掌握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書本上的問題往往過于死板,學生對問題的擴展也是有限的。由于語文內容十分寬泛,通常會涉及許多方面,所以,教師要在教學內容方面進行適度的擴展,在深入了解課本內容以后,設置一些與課本中問題相仿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討,進而提升大學語文的學習空間。比如,在學習《觸龍說趙太后》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觸龍說”中的交流方法,對學生提出問題,也就是有關于說話的藝術,觸龍與趙太后之間是君臣關系,也就是上下級關系。此時,教師就可以以“如何與上級進行交流,并引導上級接納你的意見”為題,讓學生進行集中的討論,進而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得出合適的結論。
四、結語
探究式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推動教學順利開展,同時,也利于教師有效講解大學語文知識點。為保證探究式教學法更好地運用到大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并總結有效的教學經驗,不斷豐富探究式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徐小群.參與式教學法在大學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6(15):182.
[2]齊瑞星.探究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管窺[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07):115-116.
[3]陳少志,楊曉東,李秀萍.新時期地方高校大學語文教學的走向與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4(11):69-72.
[4]張文通.淺析角色轉型教學法在大學語文課堂中發揮的作用[J].語文天地(理論綜合),2013(12):63-64.
[5]潘靜.探究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1(12):60-61.
作者:萬海山 單位:貴州省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 上一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實證研究
- 下一篇:籃球專業探究式教學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