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道德與法治探究式教學分析

時間:2022-02-25 05:04:58

導語:小學道德與法治探究式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道德與法治探究式教學分析

摘要:隨著當前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體系也進一步完善,小學道德法治教育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尚未完善,缺乏足夠的社會經(jīng)驗以及生活閱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該項知識點,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如何選用探究式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旨在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道德法律意識,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道德與法治;探究式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關注學生的生活基礎,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要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效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小學階段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通過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保護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使學生能夠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更好地學習成長。所以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就是使學生正確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保護自己的技巧與方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在小學階段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真善美與假惡丑,抵御不良誘惑。所以教師要正確認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意義,應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觀念,進一步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逐步增強學生的思維探究能力。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意義

通過設置道德與法治教育,使學生能夠在安全健康的環(huán)境中成長。在小學教學過程中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效避免遭受安全沖擊。設置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主要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感受、認知生活,認知并了解社會,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通過學習該門課程,有助于學生形成特殊的思維認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探究式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走入學生內心,有針對性地開展探究式教育。小學階段學生思維發(fā)展尚未完善,處于身心發(fā)展不健全的階段,缺乏對于事物的正確判斷以及識別能力,所以學生對于安全意識也十分淡薄。鑒于此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近距離地觀察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由于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重要時期,會伴隨各式各樣的問題,學生只有掌握了防衛(wèi)突發(fā)事件以及不安全事件的技能,才能夠真正地健康茁壯成長。根據(jù)相關報道顯示,我國一些小學校園欺凌事件出現(xiàn),性質極為惡劣,過程也是觸目驚心,引起了社會各界對于青少年校園欺凌現(xiàn)象的重視。青少年階段本是健康快樂成長的時期,校園應是歡聲笑語,是學習的重要場所為何會產生欺凌事件,為什么會使青少年變得如此狂暴,在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過程中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格,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同等重要,也應當引起學校的廣泛重視。所以在新時期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有助于學生切實增強社會責任感,能夠養(yǎng)成愛護弱小,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習慣。學校應當有針對性的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氛圍,進一步構建和諧融洽的校園環(huán)境,有助于師生構建良好的關系,使學生在健康文明且和諧溫暖的校園氛圍內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在此過程中應當有效發(fā)揮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走入學生的內心,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情況,有針對性地選用探究式教育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交心談心,根據(jù)學生存在的問題提供切實有效的引導和幫助,同時有針對性地滲透法治教育,通過在班級內舉辦“案例探討”、設置“法律教育圖書角”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圖書閱讀,應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法律視頻,使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防范技巧以及知識,能夠做到遇到困難時及時找教師與大人幫忙,并不是憑借自己的暴力解決問題。校園凌霸是極為復雜的問題,所以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對于相關的校園凌霸案件進行案例探討和交流。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索:“同學們,如果你在校園內發(fā)現(xiàn)有欺凌行為,你會怎么做?如果你遇見有人向你施加暴力或者是敲詐勒索,你會怎么辦?”然后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知識探討和交流,教師通過出示案例有助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經(jīng)驗進行思考、探究,通過你一言我一語,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校園欺凌行為的嚴重性,能夠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同時學會應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使學生在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提高思維認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二)開展安全演練活動,逐步增強學生的安全探究意識。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安全防護意識以及安全防衛(wèi)意識,由于學生的性格活潑好動,自控能力較差,所以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會存在各式各樣的安全隱患。學生在嬉耍打鬧時,或者是走路不安分,或者是過馬路并沒有遵守交通規(guī)則等,這些情況都會帶來人身危險,所以小學生發(fā)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與成人比較更大。對于此類情況,學校應當有針對性地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提高危險應急以及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能力,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方式多元多樣。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播放教育片或者是進行專題探討,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討與交流,逐步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以及相關事件的處理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有效應用多媒體進行宣傳教育,逐步增強學生的危險辨別能力,在教育課程中可以應用多媒體視頻向學生播放危險事件,如“小紅在離開家后,家中的煤氣沒關……”視頻播放到此處,教師先按一下暫停,然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一情況:“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然后學生會說:“這種情況很危險!”通過此類方式使學生增強辨別能力,有助于學生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護意識。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也應當增強學生的思維認知,屬于學校對學生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義務,也是重要的社會責任。教師首先要正確認識到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能夠扭轉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效地選用探究式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探究興趣,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知識探索能力,使學生在探討交流過程中逐步增強思維認知,有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規(guī)范自身行為。所以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提供探究式題目,引導學生擺脫思維束縛,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索,使學生在道德與法治學習過程中全方位發(fā)展,進而提高綜合能力,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效建設。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觀念,給予學生較多學習空間,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索與交流,從多角度分析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掌握學習技巧,結合具體的知識問題進行探索交流,豐富學生的相關技能,切實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三)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知識探索熱情。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只是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知識灌輸,卻并未重視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以及生活情況,此類灌輸式教學方式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也會感覺道德與法治課程形同虛設,是一門副科不需要引起重視。在新課程標準下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栩栩如生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索,使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下不斷地進行體驗和感悟,重新建構知識結構,能夠由被動式的進行知識學習轉換為主動探索,增強對于生活經(jīng)驗的有效積累,加強生活感悟。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置身于栩栩如生的情境之中,使學生將所學習到的道德與法治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能夠將道德與法治課程轉變成小小的朋友圈,使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地交流和體驗,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在此過程中予以引導和幫助,作為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與演示者應當予以引導,使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參與其中,激發(fā)學生的生活化體驗,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品質。由于生活中的案例是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重要素材,教師應當從豐富多元的現(xiàn)實生活挖掘具有知識性與思想性的生活素材,有針對性地予以引導和幫助,結合教學內容需求,設計生活化話題,使學生導入生活情境之中。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我的好習慣》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探究:“同學們,你們認為什么是好習慣,什么又是壞習慣呢?在日常生活中你又有怎樣的習慣?”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良好習慣,以及說一下好習慣與壞習慣對自己帶來的好處與壞處,使學生認識到好習慣有助于促進自身健康成長。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學模式抵不過學生的親身體驗,所以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采用生活化的活動方式鼓勵學生進行主動探索,進一步拓寬教學活動空間,通過進行社會實踐與社會調查,使學生能夠轉變?yōu)樯鐣W習,將所學習到的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結語

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尚未完善,對于生活與道理的認知處于朦朧階段,學生的行為習慣以及情感態(tài)度可能十分幼稚,所以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教師要通過探究式教學使學生逐步了解到相關觀點,明白道理,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有效借助法律武器,進一步確保自身的安全。

參考文獻:

[1]蘇東明.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J].教師,2017(22).

[2]何金定.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幾點思考[J].速讀旬刊,2017(7).

[3]石斌.上好《道德與法制》課的思考與實踐[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4).

[4]李雅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J].教師,2018(31).

[5]俞美芳.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構建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7(89).

作者:劉莉 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qū)西北井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