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開發相關課程項目式教學分析

時間:2022-02-25 05:11:00

導語:軟件開發相關課程項目式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軟件開發相關課程項目式教學分析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我們的腳步邁進了信息化的社會,高等院校在教學方面不斷的進行發展與創新,不停的探索優化如何在進行信息學科的專業教學時,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的教學方法,而與軟件開發相關的教學里,人們逐漸把目光放到項目式教學方式之上。項目式教學方法是把實踐教學作為基礎的一種培訓教學方式。筆者依據著最近兩年的軟件開發課堂教學的研究實踐,提議了創新的教學方式,完成一個把學生作為中心,將一個完全的“項目”作為根基的項目式的方式,另外,下文將具體的的講述項目式教學中詳細的實踐過程。

關鍵詞:項目式教學;軟件開發相關課程;實踐式教學

對現在而言,開發實踐式的教學方法對于計算機軟件開發相關專業來說最根本的過程是課堂的設計過程和畢業設計的過程。但是,目前來說,對某一門課程知識的靈活運用是一般課堂設計過程需要重點顯示出來的。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討在學生完成專業課程的學習之后,有能夠開發完整簡單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軟件的根基的能力,如何帶領學生進行一次完整性的軟件開發。應當綜合性的靈活的使用多種專業課程的理論知識項目式課程的設計來替換以前的教學環節里僅僅只對某一課程的課程設計。

1課程的教學流程

1.1選題。老師應當引領著學生挑選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簡單的,與能力相匹配的課題來進行開發。所以在挑選課題時,老師對學生指出了幾個選擇的原則:1.1.1挑選符合自身能力的運用領域從一般的運用領域進行挑選,例如管理性或者是商業性的區域。盡量的不要去系統軟件非常復雜的或是實時軟件質量的要求非常高等區域進行挑選,也對工業控制、嵌入式等專業的軟件領域也不要太友好。1.1.2挑選比較容易理解的流程。我們的目的是去實踐體會如何進行開發軟件,并非去進行企業的管理,所以在挑選的時候就需要挑選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邏輯流程。1.1.3挑選學生已經理解并能靈活的運用的知識或者是進行開發工具比較適合的項目。1.1.4挑選規模比較小的項目。在第一次開發軟件的時候,如果選擇一些規模比較大的項目有很大的幾率會致使學生不能完成,打擊學生的自信心,產生挫敗的消極情緒。并且在于學生進行第一次的軟件開發過程中,老師不需要把關注重點放到分工合作之上,更應該強調每一個孩子都要獨立的完成一整個軟件開發的過程,收獲完整的實踐體驗。1.1.5所有的學生應該選擇做一樣的項目。學生都選擇做一樣的項目對教學方面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對比方面有更好的幫助。在給學生說明了需要遵循的規章后,指導的老師應該同學生共同進行探討做怎樣的項目的交流。依據上面所說的該遵循的規章第二條,學生最好是應該選擇通俗易懂、簡單易做的宿舍管理、成績管理、學籍管理、家政管理、等等一些不帶有特殊服務性質的系統中一部分當做第一次進行軟件開發的項目。依據學生學習過的專業知識,一般可能會運用到一些圖形化的軟件開發的工具和一些數據庫聯系來進行創作開發的編碼(學生常常會采用會C+SQLSERV-ER。)。挑選好合適的課題后,指導的老師需要傳授給學生與軟件開發的模型方面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對學習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可以構建知識框架,帶領學生溫習一遍所學過的知識)。另外,需要選擇使用一些技術熟練、過程清楚的結構化的生命周期的辦法,來進行第一次的軟件開發實踐。同事這也就是我們對業務邏輯的需求,簡明清晰的業務邏輯與自頂向下方式相聯系。軟件的生命周期分成了系統的分析、系統的設計、編碼和測試等許多個小階段。即使項目課題的規模不大業務邏輯簡明扼要,系統剖析分解的工作量也比較小,不過思慮到學生第一次進行軟件開發,不知道該怎么開頭,老師就可以在挑選好合適的課題之后,余下的一到兩個小時內給學生說明書項目編寫系統,主要是對系統進行剖析的一部分,和學生一同進行編寫,一起探討,一起編寫系統剖析的初稿,簡明扼要的對課題的目標、功能的分類與領域來描述和概括。最好能把一個本課題的功能模塊圖畫出來。在完成課題后,給學生一周左右時間,依據著剖析的系統框架結構的初稿來進行思考,并對系統剖析的文檔進行完善。(指導教師所給予的一周的時間是讓學生利用正常上課的時間而非課余時間,下面的時間的概念也是如此)。可以提議學生在完成這項工作的時候,可以去翻閱參考瀏覽一些案例書籍來幫助自己解決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等到了指定的時間,對于學生的系統剖析的文檔老師應該認真仔細的來閱讀,并仔細的評價不同層次的作品,此外,還可以能讓被評價的作品的學生就這個環節來談一談自己所得的體會,就從參考的數據、工作的方式、遇到的挫折和學到的知識等方面來講。依據著評價的結果來進行最后的定稿,對學生做出要求,再給予學生兩到三天的時間,讓他們完成三到五頁的文件。這個過程的要求大部分的同學都能夠完成。這是建設在小規模的、簡明扼要的業務邏輯上。使學生對軟件設計初期的畏懼大大減少,避免學生產生沮喪的情緒。1.2系統設計。即使整個課題相比較而言非常簡單,不需要再分成概要的設計與詳細的設計,但是軟件設計的工作量大,這也是整個軟件開發的教學環節里的一個重難點的題。通過對實際進行考察,發現了對第一次進行軟件開發的同學來說,單單只是給予學生參考資料或者是案例之后就讓他們獨自的開始做系統開發,這樣學生做出來的作業是不太好的。很多的學生只會亦步亦趨,不能夠進行舉一反三,無法依據系統剖析過程來確定出規劃需求,并創作設計出能夠很好的符合標準的作品。最大的一個因素便是學生不能夠完全的理解和靈活的掌握課堂中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和消化吸收參考資料中的知識,按照原來的慣性思維模式單獨的看待完整的問題并對它進行剖析。當然,在如今的教學模式中,也并沒有進行這個方面的培訓,基本上都是在課堂里進行概念性的傳授。所以,筆者建議采取在教學課堂里由老師先來進行一部分的設計,然后細心、仔細的對設計的原理進行分析,再讓學生開始模仿與設計的工作,這一個過程完成之后,安排一個相似的模板再讓學生獨自完成作業。這種模式要求老師準備好前期的工作。采取這種方式,最主要目的便是讓學生對工作有更好的認識,讓學生對設計有模仿的能力。通常的情況之下,設計過程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數據庫的設計,一個是界面功能的設計,下面具體的闡述了這兩個方面:1.2.1數據庫的設計方面。數據庫的建立設計要確定出實體關系的模型(E-R模型),數據庫的設計建設是在軟件創作設計教學的過程,學生需要突破的一大重難點,由于數據庫的設計建設它具有非常強的時間性的問題,它需要設計者具有大量的經驗,但是通常學生又在經驗這一方面又十分的欠缺,并且學生也無法短時間內獲取所需要的大量的經驗。并且從實驗的效果發現,許多的學生都不能獨立自主的完成合適的數據庫創作設計。所以筆者建議(學生初次的軟件開發)在進行數據庫的創作設計過程中,指導老師的設計作品當做主導作品,而學生需要的是在老師完成數據庫創作的文檔的根基之上進行完善和補充一些細節的工作。老師要給學生進行講授的時候結合數據庫對于主從表如何拆、什么樣的情況下拆,如何確定所需要的外鍵,如何將實際的數據進行存放與處理。之后,依據著ER圖生成數據庫具體的結構,并且將其整理完成為表格文檔。指導的教師需要仔細的把數據庫的設計進行講授(尤其是設計課堂的第一次課)。余下的一小部分交給學生在課下完成,一周之后再對學生的完成狀況進行檢查。然后發現情況依然不是很好,可以獨自的很好的完成作業的學生還是比較稀少,指導的老師在課堂之上把整個的數據庫的設計完成,并詳細的對學生在單獨的對數據庫結構進行設計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剖析。整個數據庫的創作時間通常為一周左右,學生雖然并沒的完成作業,但是通過對老師的分析、指導和演示進行學習,學生也可以夠獲取到一些重要的經驗,為進行下一次的軟件開發的時候打下基礎,能夠很好的剖析參考的案例或者是資料庫里面的設計。1.2.2模塊界面的設計和功能的設計方面。模板界面的設計環節內容相比較而言還是比較直接的,學生完成任務的數量或者是質量方面,相對于數據庫的設計環節來說要好很多。在完成數據庫設計工作之后,指導的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面來給學生講解和示范模塊的設計,模塊設計過程要依照系統的分析功能。依照不同的分析功能來進行分類,把相應模塊界面畫下來并排列布置好相貼合的控件,并要具體的對每一個控件的功能進行闡,另外,還要對相應的數據進行處理闡明,還要對其進行頁面的跳轉闡明。需要重點關注的是,這一環節通常需要采用到后續編碼環節所要采用的可視化的編程工具,對其進行模塊界面的設計,便于編碼環節的重用,但是要注意的是要對界面規范一界面的大小、使用什么樣的字體合適、不同界面的風格又如何等要進行強調。優秀的學生相對來說都可以完成并能夠達到設計的初級要求,不能完成的學生的最主要的時間就是在這個工作中并沒有投入相對應的工作所需要的時間。指導老師可以開展一次主題班會,可以把學生組織起來,對學生取得階段性成果的來作品進行探討和評價。需要注意在整個模塊界面及功能的創作過程中會遇到挫折和問題,許多的沒有進行全方面思慮的細節問題也會在后續的編碼過程或者是在測試階段暴露出來,所以,設計出來的文檔也要根據實際的設計開發狀況進行不斷的調整。并且這一過程也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嚴密的思維。1.3編碼和測試。編碼的階段問題最可能表現在下面的幾個方面中:1.3.1進行編碼過程要有規范性。雖然編碼的規范性這點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被提到,但是很大一部分的學生仍然是不能夠編寫有規范性的程序,很大一部分編寫出條理不清、是非凌亂的程序。這時候就需要有老師的指導、提醒,或者是給學生進行示范使學生能夠及時的將編寫的程序修改正確。在編碼后期,有的學生已經可以獨立的依照標準來進行程序的編寫。在這個階段老師就能夠把這些個學生作品來當做例子,給別的學生做參考,還可以讓這些優秀的同學來幫助其他學生進行設計。1.3.2調試程序的錯誤。這個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是自己不能夠獨自的解決的問題,尤為突出,學生常常手足無措。指導的老師可以把學生的設計作品里出現的相對而言比較典型的問題當成例子,然后與調試的程序理論原理相緊密相連,多次向學生示范講授如何對程序來進行調試。想要處理好這個問題就要求學生不斷的進行練習,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來使自己編寫的程序不斷的進行完善,不能只靠老師的付出。要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自己交換調試程序的知識與經驗。另外,對那些學生經過探討還是不能夠處理解決的問題,指導老師就需要為學生提供所需要的幫助。1.3.3學生不穩定的情緒。如果遇到困難長時間不能夠解決,學生就會感到挫折感,產生畏懼的情緒之后就很有放棄的可能性。這個時候,老師就要組織學生進行探討,并且要積極的鼓勵那些取得成功的學生,讓別的學生來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相互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感染要比老師給學生進行直接的鼓勵的效果要好的多。編碼和測試的過共需要四到六周的時間,許多的學生在進行編碼與測試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并解決處理這些障礙后獲得了成功,通過這樣的經歷大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設計完成作品以后,老師還可以組織舉辦演講或其他形式的活動,讓學生門來向別人展覽出自己設計的作品,并談一談軟件設計的過程中自己所得的經驗知識。讓老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比較評價,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樣以后,就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軟件的開發的能力。

2結語

項目式作為教學改革的過程,旨在使學生能夠擁有一定的軟件開發能力,成為將來社會和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可以在往后的工作里盡快進入自己的角色。

參考文獻:

[1]曾明.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正確引導[J].職業,2011(20).

[2]李偉良,盛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14)

作者:楊克戎 單位:遵義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