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體育教學理念培養的思考

時間:2022-04-12 10:19:46

導語:學生體育教學理念培養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體育教學理念培養的思考

我國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現狀

作為當今知識背景下所提倡的一種全新的體育觀念,終身體育被看做是新世紀的體育觀念,是當代科學和教育發展的產物。隨著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當前,終身體育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充分重視,也在體育教學上逐漸向終身體育靠攏,從而使體育教學的課程結構、教材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上有了較大的發展。然而,對于當前的學校體育整體而言,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并未完全建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學校體育的教學改革仍顯得有些滯后,傳統體育教學觀念仍然是大部分學校的主導思想。學校在體育教學的目的確定、教材選擇、教法運用、組織實施、管理評價方面,仍主要看重的是學校近期的效益。體育教學仍然局限于“三基”傳授與“達標”人數,對學生個人體育興趣、鍛煉能力和終身體育觀念的培養仍然較為缺乏。同時,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聯系較少,使得一些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態度僅僅是無可奈何,對體育的了解和認識也較為淺薄,終身體育觀念非常淡薄。

體育教學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觀念方面的作用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指導學生進行體育學習或參與與本科相關的專題研究,使學生在已有的體育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索,從而獲取新的體育知識和經驗,解決體育運動中所產生的問題。在思考和探索體育知識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加強對已有體育知識的掌握,還能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情感、態度等非理性文化,從而也就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這些體育素養的形成,對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是又十分有益的。傳統的體育教學中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體育知識和技能,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隨著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這種傳統教學方法逐漸被摒棄,一些新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得到運用,在這些教學模式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已知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水平中不斷發展,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科學的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從而促進了學生對終身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體育的知識與技能,發揮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從態度上使得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與觀念,慢慢的,學生會漸漸地把體育鍛煉作為一種生活習慣延續下去。即使出社會后,這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會促使其積極的投身于體育鍛煉的行列中,也就在潛意識里形成了終身體育觀念。

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觀念培養的具體思路

在體育教學中,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的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育素質,為其進行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由于體育教學實踐性的特點,體育知識的傳授通常以相對集中和分散兩種形式進行。在以相對集中的方式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時,應要注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同時要注意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以分散的方式傳授體育知識時,應注意啟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和興趣,講解方式應深入淺出,生動形象并富有感染力,以便能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還應注意在某個環節的學習結束后,做好小結,以便加深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掌握。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教師素質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與否。因此,教師只有緊跟時代,及時補充新的體育知識,運用新的、科學的教學方式啟發和培養學生,才能為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做出貢獻。在現實中,體育教師應從加強自我綜合素質做起,提高自己的體育知識層次水平,改變傳統觀念中體育教師“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形象。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是要增強自己的職業道德素質,忠誠體育教師這一職業;二是要具備廣博的專業知識,在教學中能夠以精煉的語言講解體育技術,提高體育教學效果;三是要勇于破除傳統的教學法師,積極探索和運用新的、科學的教學方法。能力的培養體育教學不僅應注重學生體育知識、技能的傳授,更應注意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通常情況下,學校體育教學應注意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體育創造能力和應變能力的培養。

本文作者:李華梅工作單位: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體育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