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實驗室構建探討
時間:2022-06-03 10:39:14
導語:體育教學實驗室構建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教學技能創新實驗室依托于武漢體育學院,在學科配置、師資力量、科研實力、實驗條件和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均有顯著的優勢,現擁有國家級特色建設專業2個——體育教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兩門——體操、籃球;湖北省品牌專業1個——體育教育專業;湖北省品牌建設專業2個——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湖北省精品課程9門——學校體育學、田徑、排球、足球、乒乓球、運動心理學、游泳、散打、傳統養生學;全國優秀教師1名。該實驗室師資隊伍中,現有教授29人,副教授68人,講師38人,助教10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6.9%。目前,該實驗室已獲得2012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150萬元。
1.1創辦體育教學技能創新實驗室,是提高本專業教學水平的迫切需要
武漢體育學院的體育教育專業,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設立的專業之一,已有60年的歷史,已經為國家培養了2萬多名各類學校的體育師資人才。體育教育專業以培養各級各類體育師資為辦學目標[2]。長期以來,本專業已經打造了一大批專業技能扎實,思想品德高尚的教師隊伍,為提高本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證。然而,體育教育專業又是一種以專業技能為載體的應用性操作性極強的專業,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的高低,關系到他們的社會競爭能力,也直接關系到他們能否順利地就業,還關系到他們是否真正勝任體育教師的職業要求。就總體而言,時下本專業學生的體育專業課程教學,仍然以經驗式傳習為主要教學形式,以“師徒式”教學活動為主要活動方式,教師的體育技能水平、競技能力、主觀感悟等,一句話,教師的教學經驗在教學中仍占有主導的地位。直到今天,仍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來對體育運動技能進行精細的解析,對體育運動技能的教學也缺乏科學的謀劃和有效的評估。這種“粗放式”教學體系,以及在此基礎上沉積起來的教學理念,是提高專業課教學質量的大敵,也是形成專業教師“職業倦怠”的根本原因之一[3,4]。因此,上述情形如果不能有效地扼止,如果不能以現代技術從根本上取代“師徒式”傳習方式,那么,體育就永遠不能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也永遠不可能在現代科學的呵護下與時俱進。在國外,運用計算機模擬技術,把實驗室搬到運動場,對學生的動作技能教學過程進行監控,已經十分普遍并卓有成效。建立起設備齊全、功能完善的體育教學技能創新實驗室,是提高本專業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迫切需要。
1.2創辦體育教學技能創新實驗室,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
實驗室的基本職能是為教育活動提供優質服務。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的學生,應當具有寬厚知識、全面能力、綜合素質和良好品德,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以致用。以往的專業教學工作,往往注重學生單一知識技能的培養,忽視全面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綜合素質的缺失。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既有教學理念的偏差,也有教學條件的限制,特別是后者,已經或正在成為制約人才培養質量的“瓶頸”。加強體育教學技能實驗室的建設,并與其他條件相配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視頻等現代教學方法手段科學地組織教學實踐活動,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家對高等教育的重視,我國的高等體育教育也在不斷發展,陳舊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手段已經不能適應高等體育教育需要。早在三年前,我校就以體育教育學院為主體,創建了體育教學技能創新實驗室。這是迄今為止體育院校中唯一以體育教學技能為研究對象的實驗室,具有十分良好的開拓和實踐意義。實驗室的建設和初期發展,有效地更新了人們的體育課程教學理念,并嘗試對體育教育技能進行各種形式的創新研究,開始顯現出它的強大生命力[5]。(本文來自于《武漢體育學院學報》雜志?!段錆h體育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2體育教學技能創新實驗室基本構想
體育教學技能創新實驗室作為全國第一個由政府部門資助的體育教育專業實驗室,其建設的出發點在于,它可以從根本上促進本專業教學技能訓練立足于一個新的發展平臺上,使體育課程教學真正由感性走向理性,由經驗走向科學,由自然走向自由。因此,可以設想,該實驗室擴建后效益會十分顯著。第一,通過體育教學技能模擬中心的建設,可以從根本上克服單憑經驗組織教學的弊端,科學地控制整個體育技能教學和訓練過程,最大限度地提高體育課程教學效益。第二,通過數字化體育教學技能問題診斷室的建設,可以對學生掌握各項體育運動項目的技術動作進行實地診斷,分析產生錯誤動作的原因和癥結,尋找糾正錯誤動作的手段、途徑和方法,從而促進專業技術教學的規范化、標準化。第三,通過體育技能訓練生物學解析中心的建設,可以為體育專業運動訓練進行科學化診斷,分析在運動訓練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促使運動訓練過程的科學化、可視化。第四,通過模擬教育實習基地建設,克服由于學生“一次性”教育實習所帶來的盲目性和滯后性,使校內學習與教育實踐活動交替進行,提高學習活動的針對性和互補性。第五,通過體育教學課程評估中心的建設,可以充分發揮反饋評估對教學訓練過程的積極作用,精準地分析和評價專業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教學過程中的成敗得失,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進行集中“會診”,為教學活動樹立樣板和標竿,從而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教育教學素養,提升本專業的辦學實力。第六,通過體育教學技能文獻中心的建設,打造專業資料庫。通過不斷充實現代專業信息資料源,為專業課教師提供進修平臺,為專業學生學習提供深造基地,同時為兄弟院校專業課教師進修培訓提供良好交流場所。第七,建立Sportstec表現分析教研實驗室,運用技戰術統計分析軟件系統和視頻分析軟件系統,為當代體育訓練和實時賽場比賽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數字化的技戰術統計,視頻分析和數據采集及儲存系統,收集和分析有關運動項目、團隊和運動員個人表現的各類信息,借助于深度的視頻監測和統計信息,對整個團隊和競爭對手的表現進行跟蹤分析比較。第八,建立三維立體技戰術教學平臺,運用世界領先的視頻三維實時建模技術,全方位獲取運動員技術動作和戰術信息;實時三維成像及演示(裸眼),幫助師生分析技術動作和戰術方法,提高教學訓練效果。該教學平臺將成為世界一流的新型多媒體體育教學演示與分析平臺。
3體育教學技能創新實驗室基本目標
在我國的專門體育院校中,還沒有專門從事體育教學技能創新為內容的實驗室,因此,我校設立體育教學技能實驗室具有重大的創新意義和開拓價值。本項目作為我國體育類院校第一個設立的體育教育專業實驗室,其總體目標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高等學校專業建設的要求,緊緊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深化體育教學改革,積極創新體育教學內容、手段和方法,著力優化本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大力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盡快實現建設人才強國的偉大戰略目標而努力奮斗。項目建設的具體目標是:(1)促進體育教學內容與手段的創新通過實驗室的創造性工作,促進各專業課教研室的教學內容與手段的科學化、現代化,導入非常規教學因素,拓寬學生視野,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2)推動體育教學方法與形式的變革切實改變“經驗教學”的傳統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導入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提高各專項技術教學的科技含量,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擴大教學效益。(3)促進體育教學控制過程的科學化、智能化改變原來的只重視終結性評價、“一錘定音”式的評價方法,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導入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主體性評價的思路和方法,使整個教學和訓練過程科學化、智能化。(4)推動本專業教育實習過程的優化改變過去“一次性”實習,缺少反饋和調控的弊端,把教學過程與實踐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良性互動機制,促進教育實習等實踐過程的優化。(5)促進體育學科實現從經驗向科學的蛻變從根本上走出“單憑經驗”教學的傳統教學桎梏,以科學化專業教學為中心,以重視現代科學和強化實踐活動為雙翼,更新專業教學理念,重構課程技能結構,推動體育教學技能科學化進程。(6)發揮本專業對全省和全國的幅射作用,提升我國體育專業辦學水平本實驗室作為我國體育專業中第一個設立的體育教學技能創新實驗室,其重要的目標,是促進本專業、學科、課程的科學改造和教學效益最大化,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個積極性,從而帶動本專業人才培養過程的全面優化,進一步提升體育教育專業辦學水平,從而發揮對全省和全國其他體育院校相關專業的帶動和幅射作用。
4體育教學技能創新實驗室初步成效
本實驗室建立三年來,組建了省級教育教學實習實訓基地、微格教育教學實驗室、籃球教學訓練競賽視頻分析室、乒乓球三維立體技戰術教學平臺,進行校園足球教學改革實驗,成立了專業教學指導專家組,修訂了新一輪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驗室研究人員獲批國家級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10項,廳局級課題23項;獲得湖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獲得湖北省政府發展獎三等獎一項,國家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一等獎二項、三等獎二項。
5結語
體育教學技能創新實驗室的創建和實踐運行,可以充分發揮其開放性、示范性和輻射性功能,推進專業學科、課程、教學和學習活動的良性互動發展,不斷促進我國體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作者:王兵高治工作單位:武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
- 上一篇:體育教學學科性質研究3篇
- 下一篇:大學體育教改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