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專業院校武術課程改革分析
時間:2022-10-10 04:31:41
導語:體育專業院校武術課程改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體育專業院校的教育教學中,開展武術教學課程,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武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對于武術課程的設置,需要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對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進行建設,全方面、多角度進行實踐教學,提升體育專業院校武術課程的質量。
【關鍵詞】體育專業院校;武術課程;改革路徑
傳統的武術文化是以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為主要根據。在現代化的實踐教學中,大多數的體育專業院校,都注重對學生的技巧、動作進行強化教學,但對知識理念、歷史文化、武術內涵及學習武術的重要性沒有進行詳細地講解,使學生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實踐教學的質量造成了直接的影響。對此,需要對體育院校武術課程教學進行改革,以弘揚傳統文化為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能夠對傳統的武術技術進行學習,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實現體育專業院校武術教學改革目標。
1體育專業院校武術課程改革重要意義
1.1對學生道德品格產生積極影響。在體育專業院校的教育教學中,開展武術課程能夠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學習傳統文化,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教學流程,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使武術課程自身具有的重要價值充分發揮[1]。武術課程教學不僅能夠對學生的意志力進行鍛煉與提升,還能夠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產生積極的影響。在體育專業院校的教學中,弘揚我國傳統武術文化,對學生的思想觀念正確地引導,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武術人才。1.2提升學生體質。為了能夠使武術課程順利地開展與實施,前期的準備工作最好能夠對傳統的武術文化內涵、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綜合性地考慮,對教學理念進行優化,構建科學的教學體系,通過實踐教學,對其進行不斷地完善,能夠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2]。傳統武術不僅包括對武術動作的學習,而且在各種武術動作中,需要人體各個部位的相互配合,才能夠達高效的形態。除此之外,對于武術運動的教學,需要先把理念知識進行教學,讓學生對理論充分了解后,再進行基本動作技巧的訓練,讓學生能夠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動作靈活運用,培養學生身體動作的調動性,間接性地對學生機體力量、速度、爆發力等都進行了培養,在武術動作中,還有一些幅度比較大的動作,可以對學生的柔韌性進行訓練。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可以讓學生學會自我身體調節,特別是在武術移動訓練中,需要學生有極快的反應能力,不僅可以對武術技巧進行學習,還能夠在實戰中及時地化解武術技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1.3促進武術文化交流。對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弘揚,武術是重要的載體,可以借助武術促進文化的交流,對我國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在武術文化傳承中,構建多元化的友誼體系,以媒介、平臺為重要的基礎,提高武術文化的交流效果[3]。與此同時,在跨國性的傳播過程中,需要以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形式為背景,在體育專業院校中,加強對學生的培養教學,實施體育教學體系,促進國內外的文化交流,高校可以定期開展競技比賽,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文化交流,也使體育專業院校提升了教學水平,為弘揚中華文化的未來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也實現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意義。1.4開展競技體驗。在現代化的發展中,為了確保傳統武術的穩定運動,需要增加一些國際性的競技賽事,而競技賽事的水平,對文化傳承具有直接的影響,那就需要對其綜合的影響力進行提升,在實際訓練過程中,體現出武術教學的時效性,使構建的教學體系更完善、教學流程更清晰,實現了武術教學的價值與意義[4]。需要注意的是,武術課程教學的開展,最主要的是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了解,能夠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對傳統武術學習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以此為重要基礎,提高傳統武術的藝術性,為武術實踐教學提供良好的保障,對教學路徑改革奠定扎實的基礎。
2體育專業院校武術課程改革路徑策略
2.1對武術課程的內容進行改革。為了能夠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武術實踐教學中,就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對學生詳細了解,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教學內容的設計是學生所關注的,只有學生對內容感興趣,才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確保實踐教學的效果,使武術教學結構更加穩定。以實踐教學課程的內容為基礎,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與體能全面地提升,明確實踐教學的內容,具有針對性地開展武術教學。尤其是在武術教學的發展時期,及時對教學課程的結構進行優化,避免教學內容對整體發展造成限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體育專業院校的武術課程教學進行深度的改革,提高武術教學課程的效果。(1)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傳統的實踐教學中,教師比較重視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把理論知識內容對學生進行講解,但是對實踐教學比較忽視,使武術教學的效果未能充分發揮出來[5]。對此,需要對武術教學進行改革,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完善,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讓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充分驗證理論知識,既讓學生學習到了傳統武術理論知識,又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了武術教學的重要意義,提升教學管理水平。(2)完善教學內容。在理論知識教學中,需要借助一些歷史資料,對武術動作充分講解,讓學生對理論知識更好的理解,通過實踐教學,把理論知識與武術技巧相結合,使武術教學課程內容體系更加完善,提升實踐教學的效果[6]。與此同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升級,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又結合了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武術教學中,學生最喜愛的武術動作就是防身術,教師可以以此為基礎,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提升武術實踐的教學水平。2.2明確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以基礎知識教學為重點內容,對教學目標進行不斷改革。一方面,對傳統的教學思路進行優化,提升實踐教學水平,構建考核機制,具有嚴格的要求[7];另一方面,明確教學目標,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及時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教學中,對學生的技能訓練、身體健康、心理素質等產生積極的影響,提升武術課程改革教學的價值。(1)針對實踐教學,制定教學目標。武術教學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制定教學目標,教學體系不斷完善,拓展實踐教學的路徑與方法,讓學生在不同的階段學習武術課程,掌握武術動作技巧與精髓。(2)開展體驗化教學。體育專業院校開設的教學課程比較多,而武術教學是最能夠展現中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課程,體育專業院校要高度重視此課程的教學,在課程的實踐教學中多角度、全方面地進行考慮,不斷改革提高武術課程教學的時效性,實現體育教學的真正意義[8]。除此之外,教師要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體育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武術訓練,促進學生健康發展。2.3創新教學方式。教師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對武術實踐教學進行改良,對武術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激發學生對武術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實踐訓練水平,與教師積極溝通,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武術文化的魅力。(1)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把武術教學訓練的內容、動作技巧以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進行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能夠直觀地進行學習,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學習武術動作技巧。(2)教學活動的設計有利于武術課程實踐教學的發展,在實施過程中進行改革,夯實基礎理論知識,開展武術交流大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好地學習武術動作技巧、基礎知識。
3結語
為了更好地弘揚與傳承我國傳統武術文化,需要對體育專業院校武術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優化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整體教學水平,正確引導學生,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明確教學目標,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提升體育專業院校的武術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煥盛.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武術課程改革的思考與路徑選擇——基于復合型武術教師的專業發展[J].中華武術.研究,2019,8,(1):32-35.
[2]楊建營.體育院校武術專業技術課程改革理念探析[J].體育科學,2018,38,(12):3-10.
[3]王靜.體育專業院校武術課程改革路徑探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0):37-38.
[4]王翔.體育院校體育新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路徑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8,5,(24):92-93+96.
[5]勾慶華.體育院校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核心課程設置分析[J].武術研究,2018,3,(2):109-111.
作者:游攏
- 上一篇:小學音樂教學德育解析
- 下一篇:鋼琴彈奏技巧在中職教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