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體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體育素養

時間:2022-03-11 10:18:48

導語:高職體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體育素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體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體育素養

摘要:目前,我國十分重視素質教育的發展,學生既要學習知識和技能,也要鍛煉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十分重要,使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正確方法,同時增強學生的體育精神,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對于高職的學生來說,需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腳步,具有很強的應用能力,在掌握專業知識、職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擁有強健的體魄和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培養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進行了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學;體育素養;職業能力

體育素養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身體素質、意識品格、知識技能等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體育鍛煉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和重視,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增加體育課程。在高職院校教學的過程中,鍛煉學生健康的體魄十分重要。高職院校以培養掌握專業技能的職業人才為主,對學生的職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要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不僅要從知識、技能等方面入手,還要強化學生的體育素養,使學生有更高的競爭力,為學生未來就業或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學生來說,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精神是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所以學校一定要重視體育教學,并將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放在首位。

1、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概念關系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校開始認識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從廣義上來看,體育素養就是學生學習體育過程中需要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具備判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說,學生需要掌握體育知識、技能、活動能力等體育素養。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要掌握的關鍵素養就是學科素養,其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學生要學習不同的內容,并且達成不同的成就、鍛煉自身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素養。也就是說,體育素養包括學科素養、核心素養兩個方面,可以具體體現某個學科的教學要求和特點。根據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就是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情感、知識、智力等方面的培養。在體育素養培養的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能力會有所提升,進而具有更強的適應性,養成終身體育、快樂學習等觀念,使學生成為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優秀人才。從教育功能的角度分析,要結合體育教學的內容、教學大綱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使學生不僅掌握基礎知識,還能掌握規律技巧,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就是說,在學生體育素養強化的同時,學生的專業能力也會有所提升,可以為學生未來就業打下基礎。在體育方面,素養、能力涵蓋多項內容、體現在多個方面,不僅包括體育知識、體育技能,還包括學生學習的態度、鍛煉習慣等等。通過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學習生活,不僅體育水平會有所提升,專業能力也會隨之提升,為學生就業打下基礎。素養和能力的培養要以提升學生的主動性為基礎,學生要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舉一反三的能力,然后按照自己的意識、想法追求目標,使學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體育素養的培養,既要扎實學生的體育知識,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精神和終身體育的觀念,保持學生的身心健康,同于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為學生就業培養健康的體魄,同時也強化學生鉆研探索、堅韌不拔的精神,使學生的職業能力也隨之提升。

2、高職學生需要具備的體育素養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要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首先要明確體育素養的構成內容。教師應該將體育教育目標作為基礎,結合學科特征和教育要求,明確學生需要具備的體育素養,具體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2.1、運動技能和習慣

在高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興趣和需求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教師則根據具體的運動項目來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和習慣。對于體育教學來說,運動項目的選擇是教學的基礎,要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就要圍繞具體的項目展開。高職學生普遍具有一定的體育基礎,并且掌握1-2項運動技能,會根據自身的興趣開展課余體育活動,并且掌握一些體育知識和技能。但是,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興趣愛好不同,所以教學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教師應該根據學生之前的學習習慣、內容來制定教學計劃,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使學生不僅掌握基本技能,也可以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自主鍛煉,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能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釋放學生的壓力。

2.2、健康知識和行為

體育教學不僅僅是開展體育活動、講解體育技巧,還要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使學生掌握各類健康知識,幫助學生改善生活作息、日常習慣。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的身體機能作為基礎,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自定教學內容,在了解運動項目的同時,要講解防止損傷、緊急治療的措施。在運動的過程中,如果沒有采取正確的運動方法和安全措施,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骨骼受傷、皮膚破損等問題。所以,教師要重視健康知識的普及,使學生可以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以及合理的飲食習慣,使學生的生活更加健康,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奠定體格基礎。

2.3、體育道德和情感

體育不僅僅是身體素質的提升和鍛煉,同時也是精神品格、思想情感的塑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更要重視學生體育精神、道德、情感的培養,使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通過團隊配合、對抗競技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使學生感受體育的魅力、樂趣,并且形成積極樂觀、永不言棄的體育精神。這種體育精神不僅在體育競技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學生抗壓、抗逆的能力,使學生在面對各種職業困境時都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而且現代社會對團隊合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體育學科具有開放、互動的特點,通過提升體育教學的“社會性”,有助于提升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和集體榮譽感,使學生有更強的社會適應力,對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3、高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方式

3.1、做好教學準備,改善首學環節

在高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放在首位,通過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來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為了發揮教學的作用,必須要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尤其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正處在身心發育的重要時期,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特征、成長特點,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高職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向成熟期過渡的階段,對事物有所認知和了解,但并不成熟和全面,自律性和自覺性不高。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采取層次性、差異性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使學生的體育素養有所強化。在實際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了解本課要學習的內容,鼓勵學生課前預習,以此來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通過首學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通常分為課前首學和課中首學。具體來說,在正式開課之前,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也就是開展課前首學,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在課前首學階段中,學生可以自主探索或尋求家長、同學的幫助,完成教學前置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會了解一些體育知識,同時也會探索出一些方法和規律,感受體育學習的樂趣。不同于課前首學,課中首學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展,通常體現在學生模仿、體驗的過程中。例如,教師在熱身運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先向學生演示熱身運動的具體動作,然后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親身體驗熱身運動,這個過程就是課中首學。雖然教師已經演示了熱身運動,但并沒有詳細的講解,學生只是簡單的模仿動作,對原理、規律、內涵并不了解。通過課中首學,可以使學生對未知事物有初步的理解和接觸,為學生正式學習打下基礎。不論哪一種教學,教師都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在職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也是如此,教師要重視引導、示范的作用,將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放在首位,根據學生專業教育目標、學習水平制定培養計劃。通過體育教學,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感態度、健康水平等條件會有所改變,教師要對此詳細分析,同時結合器材、場地等客觀因素,使教學內容、方式更加合理。要堅持開放、靈活的原則,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將強化學生在互動性作為基礎目標,然后逐步深化教學,實現培養學生體育素養、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終極目標。例如,在立定跳遠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前首學來扎實學生的基礎。大部分學生都了解立定跳遠的方法,但對這項運動的起源、規則、健康知識等缺少了解,可以通過查閱圖書、網絡查詢等方式進行探索。學生也可以自主嘗試立定跳遠的練習、游戲,通過游戲的形式感受這項運動的魅力和樂趣。在課中首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防護道具、健康知識的教學,準備好道具和場地,包括標志線、體操墊等等,然后為學生展示具體的運動方式,強調正確的姿勢技巧,避免學生受傷。為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立定跳遠的游戲。學生可以根據首學內容自主設計游戲方式,包括障礙物跳遠、跨步比賽等等,通過游戲使學生感受體育的趣味性,然后講解專業的技術和方法,使學生可以更加快速的接受和理解。從職業的角度分析,學生也可以采用首學的方式,預先了解工作內容、工作任務,為順利完成工作做好準備,這樣才能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

3.2、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協作精神

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我國高職教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模式應運而生。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各種教學方式的作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各種素養品質。其中,小組合作教學法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適用于體育教學。為了展現體育教學的“社會性”,教師要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團結互助的品質和能力,這不僅能可以提升學生的體育水平,對學生的職業發展也有很大幫助。在現代社會中,任何工作崗位、行業部門都需要具有溝通能力、配合能力的人才,發揮個人優勢的同時,也要融入集體,具有集體榮譽感,這樣才能實現價值、效益的最大化。而在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相互配合完成體育運動項目,教師則發揮輔導、引導的作用,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既可以降低教師的教學負擔,也有助于學生能力素養的提升。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小組合作教學法的作用,教師一定要合理分配小組,確保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例如,體育教學的基礎就是鍛煉學生的能,在鍛煉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接力跑的方式來促進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根據男女學生的體能差異,男生接力為1000m,女生接力則為800m。在比賽開始前,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4人小組,小組中有2人體能較好、跑步較快的學生,同時分配兩名體能相對薄弱,不擅長跑步的學生,或者安排4名能力適中的學生在一組,使每個小組的綜合實力比較均衡,保障小組之間的競爭性。在分組后,教師要先帶領學生熱身準備,然后安排比賽流程,記錄每組學生的跑完全程耗費的時間,用時最短的一組獲勝。為了贏得比賽,學生要合理分配每名同學跑步距離、接力的方式、接力的順序,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配合,才能將接力的速度提升到最快。獲勝小組可以獲得一些小獎勵,以此來增加學生的成就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分配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競技精神。這些素質、能力在學生職業工作中也會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對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有很大幫助,也能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

3.3、滲透品德教育,提升品質素養

在高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身體并不是唯一的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精神品質也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師應該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作為核心,提升自身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觀念。為此,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強化學生持之以恒、頑強奮斗的品質精神,同時提升學生熱愛集體、熱愛祖國的團隊精神。通過體育品德的培養,也能促進學生職業道德的提升,對于學生的職業發展有很大幫助。為此,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對課堂紀律進行嚴格的規范和管理,做好學生的組織工作。體育教學通常在開闊的操場中或規模較大的體育館中開展,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在空間上的限制和拘束相對較少,如果沒有做好規范和約束,學生會比較散漫,會影響教學效率。所以,教師要做好課堂管理,提升學生的紀律觀念,使學生可以遵守課堂紀律和體育規則。在社會生活中,擁有良好的紀律觀念也十分重要。從業者需要遵守職業規范和崗位規范,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也要與其他部門、崗位的同事形成良好的配合關系,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只有擁有良好的紀律意識,并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合理的規范,才能確保任務順利完成,并且取得良好的成果;其次,要重視體能訓練,增加經濟活動,強化學生的競爭心理,使學生不斷學習和進步。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球類比賽,包括籃球、足球、排球等等,通過比賽激發學生的競爭心理,同時激發學生永不言棄、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觀看奧運會,感受國家健兒的體育精神,熏陶學生的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從職業的角度來說,堅韌不拔和積極競爭也是重要的職業能力,只有保持積極進取的態度,才能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和發展;最后,教師應該多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通過游戲活動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降低學生的疲勞度,使學生養成健康的運動習慣,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體育游戲具有趣味性,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勞逸結合的觀念,使學生不論在學習還是工作中,都可以合理規劃,既保障任務順利完成,也保持身心的健康。單純的體育鍛煉會消耗大量的體力,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的情緒,且高職學生的學習任務比較繁重,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還要學習專業技能。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合理的規劃,適當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活動。學校也可以組織校內運動會、球賽等活動,通過豐富的課余生活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將體育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使學生可以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4、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放在首位,通過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來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此,教師首先要明確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之間的關系,分析高職學生應該具備的體育素養。在實際教學中,要做好教學準備,積極開展首學環節。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通過品德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韓雅.高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策略探析[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4).

[2]孔靖.高職體育教學培養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及職業能力有效策略[J].神州(上旬刊),2019,000(031).

[3]崔柯.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010(010).

[4]劉東升.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分析[J].體育風尚,2020,000(004).

[5]張博.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的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13).

[6]趙鼎.基于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高職體育教學探討[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000(002).

[7]孫長新.高等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核心素養模型構建及培養路徑研究[C].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019.

[8]趙金哲.知識經濟時代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9(03).

[9]黃鴻祝,蔡金偉.基于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體育教學研究[J].休閑,2019,000(036).

作者:馬劍峰 單位:河南女子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