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地區網絡教育的影響研究

時間:2022-04-08 03:15:43

導語:偏遠地區網絡教育的影響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偏遠地區網絡教育的影響研究

一、為何要開展網絡教育,網絡教育的特點

網絡教育(E-Learning)是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是以促進學習者的學習為目的,依據“學與教”的規律,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網絡教育的過程和資源。網路教育突破了傳統學校教學方式的時空束縛,尤其是在偏遠地區的城鎮一級的學校更能發揮其優勢作用。網絡教育的特點是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嶄新的、廣闊的學習世界,為任何愿意獲取知識的人提供了學習的權利和機會,一個人只要有一臺計算機和接入網路的設備,隨時都可以進行學習和培訓,使教學進一步大眾化。在網絡教育中人們可以實現不同地域的不同師生的交互達到促進教學相長。網絡教育具備傳統教育模式不具備的開放性,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表現出極大的開放的現實性。網絡教育可以是實時的或非實時的,可以是在線的或非在線的。網絡教育使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受學習。并且網絡教育是開放的,不會因為地域、性別、種族等因素被拒之門外。網絡教育還具備共享性,可以為網絡所有的用戶提供資源,達到資源的共享。網絡教育是基于個性的教育,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喜好來自主地選擇、自主地探索,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視角來理解知識,從而發展個性、開發創新性思維。

二、網絡教育與現實教育的差別及我身邊的現代教育應用

網絡教育不是傳統教材的電子版,也不只是教學載體技術問題,而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對傳統教學大綱、內容體系結構、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革的基礎上制作的公用教學資源。作為教師的我們,在網絡教育的思想觀念上,應突出社會需求,尤其是本身所在地域的需求,以學習者為中心,組織、設計、制作、處理教學信息,注重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分析,設計教學活動時注意情景創設,強調清靜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自主學習設計。教師在基于網絡的現代教育中要充當組織者、控制者、協調者和指導者等多種角色。這也就從另一方面要求教師要具備較高的現代教育技術水平。拿我們學校的現狀來說,學校具備兩名信息技術教師,如果要在學校里實現網路教育這是遠遠不夠的,并且現在偏遠地區的學校還普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教師的計算機水平普遍不高,有的教師可以說只會拿現成的幻燈片進行簡單的播放,如,幻燈片中圖片的路徑改變則無從下手,有的教師為了用多媒體技術上課,整節課都圍著電腦轉,總是在操作電腦,沒有成為信息技術的“主人”,反而成了“奴隸”,而學生則成了“觀眾”,一味地觀看演示,卻并不主動思考。而現在的教育教學需要教師從計算機、美術、音樂、心理學等各個專業的全方位結合才進行,也許發達城市可以達到這樣的標準,但在我們這樣的偏遠地區還遠遠不能達到此要求。以往我們的教學方式大多是教師在固定的場所,利用簡單的工具對學生進行單向或簡單的雙向灌輸式教學,我們與學生的交流,受到了場所、時間及心理因素的限制。雖然我們學校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開展現代教育手段,比如,投影儀,幻燈片,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傳統教學形式,但仍沒有關鍵性的突破,我們的資源還是非常有限,展示給學生的多媒體課件只是機械性地把黑板轉換成了圖片。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和任何人學習,并且能實現與各地教師進行交流,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心理,大大地激發了其學習熱情,這是對學校從上到下的一種學習輔助。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學習本學科最新的教學理念及學科知識,學生也可以聽到其他城市優秀教師的精彩授課,達到與發達地區的教師、學生共同進步。雖然我們目前的網絡教育還有各種各樣的不足和缺陷,但是,網絡教育對我們現代教育的影響是廣泛的、深刻的、長遠的。因為教育的核心和本質不會變。這需要我們要全面認識網絡教育對現代教育的作用和影響,深入開展對網絡教育的科學研究,探索網絡教育的方法和規律。認真研究網絡教育帶來的教育實踐的新發展、新問題,這樣才能促進網絡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加快推進我們教育信息化的進程,讓我們這樣的并不發達的地區跟上時代的步伐,以求達到與其他地區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夯實基礎。

作者:周一松工作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三道嶺潞新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