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網課教學效率探討
時間:2022-01-13 03:15:53
導語:提升高校網課教學效率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網課是發達的互聯網技術與課程建設契合的產物,網課的發展也是教育方式變革的趨勢。各類網課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課堂的缺失。但同時,網課是在短時間內迅速興起的一種教育模式,筆者對網絡教育質量、教師以及學生對網課教育的接受程度等表示擔憂。本文擬結合網課的發展歷程和發展現狀,對網課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網課的優勢進行探討。
2網課發展的歷程
200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起開放課程運動,計劃在10年內把其實體課程分批到網上,向社會免費提供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課程[1]。麻省理工這一創新之舉建立起互聯網與在線教育的聯系。這種利用網絡為媒介的遠程教育,被視為“網課”的雛形。隨后世界各國紛紛效仿,將教育資源開放共享給社會群體。2005年春,由以MIT為代表的、致力于以開放課程形式實現教育資源的各機構,組成教育資源開放共享聯盟[2]。隨后幾年,有多個成員加入。2003年,我國教育部啟動了“高等學校教學質量教學改革”,計劃在2003—2007年建設1500門國家精品課程向社會開放[3]。2011年,臺灣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首次走上復旦大學網絡公開課,受到廣泛的好評。我國網課教育發展的時間較短,還處于發展階段。目前,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網課教育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源的共享。我國網課教育資源的共享利用率低,部分公開課缺乏深度思考。盡管網課教育發展迅速,各大高校逐漸以多種形式開展網課教育,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共享,但由于網課教育與傳統的教育模式存在沖突,目前我們仍然需要時間適應、調整[4]。
3網課的優勢
網課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之一,相較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有著顯而易見的優點。在信息化大背景下,網課教育影響了整個高等教育的發展,促進了教育行業的多元化、普及化和社會化。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網課教育豐富了教育方式,它將單一的課堂教育方式和網絡信息化智慧地融入,把課堂搬到學生身邊,解除了知識傳播的地域限制,把認知主體群從課堂上解放出來,彌補了課堂教育的短板。第二,網課教育對網絡的依賴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帶動互聯網的發展。網絡教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網絡更快地走向中小城市。第三,網課教育帶動小眾教育媒介的發展,如微視頻知識傳播等的發展,活躍了教育形式,豐富了知識獲取的途徑。第四,網課教育依托于網絡交流平臺工具,引入了互聯網技術,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推動了互聯網、計算機以及各學科復合型人才的發展。第五,網課的推行及其發展,有效地推動了“共享教育”的發展進步[5]?!肮蚕斫逃蹦Y了互聯網的前端性,可以有效地改進教育資源的不均等性[6]。第六,傳統的課堂教育時間安排比較固定,網課教育可以更加靈活地安排時間。
4網課教育的潛在問題
傳統的課堂教育,是以教師、學生、課本以及課堂為中心的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經過很多次改革、完善,是目前被廣泛接受的教育方式[7]。而新型網課教育的興起,對于教育模式的變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相較于傳統教育,網課教育也凸顯出很多問題。第一,課程質量。課程質量的好壞是關系到“網課”能否取得發展的關鍵環節,網課教育是否能像線下教育一樣,通過觀察及時了解學生能否接受網課教育的形式,這是影響網課質量的重要因素[8]。第二,實時監督。線下課堂教育模式能夠有效、實時地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監督,可以根據課堂氛圍即時調整。而網課教育模式,很難全方位地對學習情況進行監督,因此網課教育可能會演變成教師的單向灌輸。首先,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其積極性、主動性很可能會被忽視。另外,網絡授課是遠程教育,會影響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其次,這種教育模式也會限制學生臨場能力的發揮。因此,在與學生的互動方面,可能更需要教師多加思考。第三,考核方式。以往的線下考試通常為閉卷考試,由一到兩個教師監考。對于線上課程,目前均采取開卷考試。有些課程的開卷考試并不利于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點。在面試考核中,各高校普遍采取通過學生自己增加前后兩個攝像頭的方式,來避免作弊現象。但這種方法需要學生和教師反復確認攝像頭擺放位置,在此過程中浪費了很多時間。因此,對于如何有效地避免考試中的作弊現象以及有效節省時間,還要進行探索。在平時成績中,如何能做到保證每堂課的學生都認真聽講、線下復習等等,應反復推敲。
5高效保質地利用網絡課堂
5.1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緊密配合。課堂教學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它有著教師發揮主導性作用、有利于發揮同伴教育等特征。因此,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陣地。傳統的課堂教育存在教學手段太過單一、課堂枯燥無味、教學信息傳達量有限、難以保證教學質量等不足。而網絡教育正好能彌補傳統課堂教育的不足,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這大大發揮了網課教學的優勢。網課教育有不受時空限制的優點,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高效地傳輸知識。因此,充分結合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的優勢,能夠大大提高教學質量。5.2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網課教育給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諸多不利因素。很多網課可以回放,學生對其產生依賴反而降低了學習效率。學生應該慎重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合理調整自主學習的時間,積極參與課堂交流互動。以目標為導向,高效利用網絡課堂,制訂詳細的學習計劃。由于對學生的網絡課程學習缺乏監管,學校應該制定嚴格的監管措施,包括讓家人輔助監管、學生互相監管、教師輔助監管等各項措施,確保學生能夠高效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5.3網絡課程質量保障。網課有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要經過系統的培訓才能適應目前網課建設的需要。網課教育的終端是教師,因此教師是網絡教學質量的保障。脫離面對面的交流,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挑戰。教師必須制訂完整的教學計劃,靈活多變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同時,教務管理部門要充分發揮積極作用,明確網課建設目的及意義,加強線上教學紀律以及考核要求,建立健全對于學生、教師的評價體系等等。教師應及時快速地掌握網課教學中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調整。除此之外,也要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5.4完善網課平臺。網課平臺是連接學生和教師的第三方平臺,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網課質量的高低。多方面完善網課平臺是一項重要的環節,例如網課平臺界面設計應簡潔美觀,操作應方便快捷,設置答疑區、下載區、互動區等多個版塊,減少網絡卡頓等,提高師生的滿意程度。而網絡的普及程度是課程長久運行的一個關鍵因素。保護師生的大數據隱私等也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
6總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形式的轉型勢在必行,各校都在探索中不斷前行。網絡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各有利弊。目前,網絡課堂迅猛發展,但并不意味著網絡教學可以取代課堂教學,它的發展存在諸多局限性,有很多問題需要得到解決。我們應該推動網絡教學向前發展,使網絡教學更加系統、完善。要借此契機,融合課堂教育優勢,推動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高效化。同時,我們應該借助這次機會,實現課程的“開放共享、全國受益”。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與社會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共享”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社會的進步帶動“共享”的發展。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隨著生活日益網絡化,網課形式的教育會更加普及,知識的傳播會更加有效,教育的全球化發展會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丁興富,王龍.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件運動評述[J].中國電化教育,2004(10):74-78.
[2]賈義敏.國際高等教育開放課程的現狀、問題與趨勢[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8(1):31-34,30.
[3]高思禮.教育部啟動精品課程建設工作[J].中國大學教學,2003(6):4.
[4]王心語.淺談國外名校網絡公開課的發展現狀及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2):147-148.
[5]李秀.教育資源共享積蓄發展力量[N].兵團日報(漢),2020-06-05.
[6]石海川,任國榮.擇校導致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原因分析與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4(44):5-8.
[7]李章軍.探索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N].江蘇教育報,2020-06-12.
[8]陳宏飛,張瑩.遠程教育模式和傳統課堂授課模式下學習者學習績效對比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50):219-220.
作者:馬榮榮 蘭兆輝 錢 冬 金 珊 解家松 周素明 單位:寧波大學海洋學院
- 上一篇:網絡編程課程混合式教學探究
- 下一篇:思想品德教科書中傳統文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