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學平臺和約束機制創新教學研究
時間:2022-02-18 08:22:10
導語:網絡教學平臺和約束機制創新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從學情分析、發揮教師作用和教學方案設計三個方面,闡述如何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和約束機制來創新教學模式,以保證混合式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線上教學;教學設計;翻轉課堂
相信很多教師通過MOOC資源、SPOC、智慧樹、超星等網絡教學平臺進行過混合式教學,尤其現階段各高校、省市及國家都在大力推進混合式教學。混合式教學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顛覆了傳統課堂先教后學的流程,讓學生先進行學習,然后在課堂上通過研究討論、案例分析等師生互動環節,完成知識內化,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中心、學習的主體,它結合線上學習和傳統教學兩者的優勢,彌補了線上學習和傳統教學的缺陷[1-4]。但由于學生從小接受的是被動式教育,因此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混合式成功實施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建立一定的教育情景,利用有效的約束機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形成[5-7]。同時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課堂教學模式必須創新,課堂理念必須與時俱進,課堂教學應從以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為中心,同時教師將關注點放在學生高階思維和關鍵能力的培養上[8]。那么如何做好一門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呢?下面以《Python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為例,介紹我如何全面實施混合式教學。
1精準的學情分析先行、做到有的放矢
通過在超星學習通平臺發放問卷調查,了解學生擁有的計算機設備、軟件配置、網絡環境等情況(如圖1所示),以及掌握的教學資源、喜歡何種授課方式等學習情況。從圖1可以看出約71%的學生擁有電腦,但也有29%的學生只有手機,而沒有電腦,因此我們不但為有電腦的學生提供了對應版本的Python軟件,同時也錄制視頻告訴學生如何使用手機下載PythonApp或者對于安裝不了Python軟件的學生如何利用Python123.Io平臺的在線編程功能來編寫程序,為學習Python掃清了軟件和平臺障礙。從圖2可以看出,約80%的學生喜歡混合式學習方式,因為團隊教師自主錄制的一些細致的、案例豐富的小視頻,非常實用有趣,學生在愉快的線上視頻學習中,就自然而然地消化了基礎知識,這些視頻可以反復觀看,非常適合學生進行自主和個性化學習。
2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師作用
教師作為教學資源的提供者、學習過程的指導者、教學效果的督導者,應從多角度、多環節的進行教學設計。首先團隊的老師會多次商量、溝通授課知識點,并且將課程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有機融合(例如:天天向上實例、校園貸實例、中國疫情防控詞云實例等等,如圖3所示),同時選取學生身邊最熟悉的生活案例作為實例(例如:個性化二維碼名片的制作實例,如圖4所示),讓學生明白原來Python這么實用,激發他們學習Python的熱情;然后認真修改課件,將其錄制成短小精焊、由淺入深、通俗易懂的微視頻,放在超星學習通平臺,讓學生根據需要提前學習及復習。我們在學習通平臺精心設計了大量的選擇題、填空題來進行課堂測驗和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能及時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點。由于程序設計的特殊性,主觀性的編程題不易及時評閱,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采用了北京理工大學嵩天老師團隊提供的Python123平臺,這個平臺提供了編程題的自動評閱功能,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編程的熱情。這些措施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也能同時保證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3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確保混合式教學效果
3.1明確教學目標,思政元素無縫銜接
上課前,明確每堂課的教學內容,尤其是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確定出教學內容中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我們團隊的宗旨是不僅培養學生的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尤其在當前風云變化的國際形勢下,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已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此每次課都將課程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做到無縫銜接。例如:函數的概念蘊含的分工合作的精神;原創的校園貸案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由遞歸執行過程的“遞去”、“歸來”的特點,引申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等等……在教會學生相關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的政治品格。
3.2綜合應用教學手段,確保教學實施的效果
Python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我拿出了25%的學時做線上學習,剩余的75%學時做線下教學。每次線上課學習,都布置了觀看視頻任務,并且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會發布針對這些視頻的問題清單,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視頻學習,視頻學習完后,要求學生完成我發布的自測題。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明確每次線上課的學習任務,教師也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有利于下次線下教學的開展。每次線下教學,都會先復習并結合課前線上課自學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及自測情況,進行針對性講解。然后通過情景導入,引出這次課的具體內容。比如:通過《2008奧運會》視頻引入五星紅旗和奧運五環,然后提出怎么用turtle將其畫出來。又如:通過《終結者2》視頻片斷中主人翁成功破解了密碼,提出密碼破解常用方法之一—窮舉法。情景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可以寓教于樂,進行愛國情懷熏陶。在課中,一般都會先精講一個案例,采取教師引領學生分析案例的方式,旨在形成積極思考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教師點評總結,引導學生自我反思,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接下來,再發布一個高階化的案例,由教師提出一些引申問題,讓學生以小組協作方式、討論和分析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編碼實現并提交。這種分組模式,有利于促進同學間的交流和互動協作,培養團隊意識。最后教師展示小組成果,讓學生來查錯改錯,然后對學生程序中的閃光點和有待改進的地方進行點評。這種幫別人查錯改錯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而教師點評能夠使知識點強化、脈絡清晰化,激發學生創作熱情,激勵學生自我創作。發布課后作業,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暫時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同時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來拓展他們的知識面,比如推薦國家精品慕課讓學生課后選擇性觀看,提供在線編程競賽活動信息等等。建立24小時在線的答疑群,盡可能使學生能及時解惑,這樣有利于保持學生的學習熱忱。
4總結
綜上所述,充分的課前準備,完善的教學設計,能讓我們的教學更加得心應手;24小時在線答疑,可以讓師生的交流更直接、順暢,讓學生的學習更積極主動。從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以及學生提問的深度和廣度來看,目前Python語言程序設計課程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對該課程的評價總體十分滿意。但是,混合式教學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教師須持續關注學生的反饋,及時地調整并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和方式,為今后的教學積累寶貴的經驗。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申大魁,劉峰貴.促進本科生深度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大學教育,2018(3):141-143
[2]彭東琳.“翻轉課堂+案例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研究[J].高教學刊,2017(19):76-80
[3]王廣政,徐代忠.聚焦能力培養的工科院校翻轉課堂教學探索[J].大學教育,2018(7):141-143
作者:胡義香 何嘯峰 鹿江春 單位:南華大學計算機學院
- 上一篇:編委會在科技期刊的作用
- 下一篇:互聯網計算機課程教學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