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培養
時間:2022-02-12 10:04:40
導語:體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結果分析
1體育教育專業田徑專項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現狀調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休閑娛樂體育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學生對專業必修課程的學習熱衷不高,練習勁頭不足。而田徑課作為體育專業最基礎的課程已面臨著巨大挑戰,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對田徑課的消極觀念,提高學生的專項教學能力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對近年來相關文獻查閱,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田徑專修課的實地看課、走訪田徑教師以及對調查問卷的總結分析,目前田徑專修課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有待進一步完善。問卷調研結果。2體育教育專業田徑專項學生教學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2.1教學指導思想不明確從中“對田徑的了解程度”及“學生綜合教學實踐”的情況可知:傳統的觀念使人們很自然地將田徑教學與競技田徑競賽混為一體,而忽視了高校田徑課與競技性田徑運動的區別。使大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失去對田徑課的興趣。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特別是田徑教學應圍繞“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進行,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從而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2.2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田徑具有較強的競技性,具有挑戰極限能力的運動項目。在田徑教學過程中,很多高校把教學目標主要集中在技能提高和身體素質的發展上,而忽視了體育專業田徑教學應該以培養中小學生體育教師、終身體育意識的課程目標。學生普遍認為田徑項目累、枯燥乏味,因此學習積極性不高,出現消極對待心態。這種情況從調查表中“戶外教學效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田徑運動產生消極情緒也使得練習效果不佳。2.3教學內容不新,實用性不強,無助于增進健康在“老師對教學能力的重視”一項中,非常好的只占到了28.8%,這對學生教學興趣及教學能力的培養是有很大局限性的。目前部分高校的田徑教學內容還是按著傳統的教學大綱進行授課,教學內容大多以競技項目的技術學習和身體素質提高為主,這些內容沒有突破傳統的競技運動的教學體系,而且很多內容都是中小學學習過的內容,實用性不強,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式方法缺少創新,多以老套的“傳授式”教學為主,教學模式程序化,不能很好開發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也忽視大學生的情感體驗,大學生合作、探究的機會少,體驗不到學習樂趣。2.4教學組織形式單一,評價體系陳舊田徑項目由于技術性強、運動強度大,因此多數教師教學中注重講解和示范,而忽視大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練習的時間強度減少,另外,傳統的體育教學程序一直固定不變,上課的開始部分總是整隊集合,缺少創新。這點可以從“分組形式教學”中看出此弊端。目前在田徑教學評價體系依然只注重考試評價,而忽視過程評價。課的考評辦法與健康第一的教學指導思想不相符,側試與技術評定方面仍是成績的主要部分,忽視大學生體質體能上的個體差異和大學生階段性的進步幅度,評定方式僅以教師評定為主,不注重大學生自評與互評,使得成績體現不出個體的真實性。3體育教育專業田徑專項學生教學能力培養具體實施能力是體現個體的本領,是知識、技能和智力的綜合效應。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的必備素養,是教師在教學中所具有的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綜合能力,它不僅表現在傳授知識、技術、技能的過程中,也體現在對教材的理解運用能力、組織教學能力等方面。根據田徑教學的特點及參考教育學、教學論的觀點,走訪相關專家,本研究認為,田徑專項教學能力主要分為實踐能力、理論能力、考評能力三個方面,具體包括教案編寫能力、講解示范能力、教學組織糾錯能力、裁判能力,同時還包括理論教學水平、科研能力等。3.1培養編寫教案能力教師編寫教案能力是教師的基本教學技能。教案也是教師按照既定的任務、目標設計的方案,教師在設計過程中應以課時來設計教學的方案,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內容的整合、教學策略的設計等都要體現在教案中。如何編寫教案才能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首先要清楚教案的基本內容、教案無固定模式,但基本內容不能缺少;其次要明確教案的編寫原則:科學性、實用性、針對性、創造性及總結。3.2培養講解示范能力講解能力既為語言上講述表達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培養學生的講述表達能力,一方面在課堂上向學生多提問讓學生回答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給予學生糾錯的機會,目的也是給學生創造口頭表達的機會,以此培養學生講述表達的能力。示范能力是教師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教學中要著重提高學生運動水平,實際上就是在培養學生的示范能力,使學生做到會做會說的要求。教學中教師要專門向學生講解示范的目的、時機以及示范的位置和方向,此外,示范與講解的相互融合,有利于直觀發揮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知效應,以其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3.3培養教學組織能力及糾錯能力教學中培養學生組織能力是教學的重要的環節,合理、正確的組織教學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先決條件。在課的準備部分中有意識的讓學生集合整隊、跑步、準備操、游戲等活動環節,不但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姿態,掌握準備活動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也是培養他們組織能力最佳的方式。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錯誤及糾正錯誤的能力是教學中重要的環節,如運用正、誤示范的比較來啟發學生的思性,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其既學又教,既培養了學生發現錯誤的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技術的理解。3.4培養秩序冊編排及裁判能力田徑運動競賽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組成部分,田徑運動會秩序冊的編排,是成功舉辦運動會的關鍵??茖W合理的比賽秩序,有利于參賽隊員成績的發揮,是保證參賽隊員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場地器材的布置及大會裁判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運動會的規模、特點,組織學生對田徑運動會的編排工作反復進行操作,使其熟悉田徑運動會編排程序。田徑裁判能力的培養是田徑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田徑競賽規則復雜,單靠田徑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確實難以奏效。為此,田徑教學中以結合理論知識外,學校應組織學生承擔市級、校級等小型田徑運動會的裁判工作,通過理論的教學很好的聯系實踐來達到提高學生的裁判能力。3.5培養理論教學及科研能力理論教學是提高學生田徑教學水平的基礎,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在體育實踐中的問題,因此,理論教學的提升尤為重要,提高田徑專修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包括:鼓勵學生進行文獻閱讀與收集、豐富學生觀察事務的角度、積極參加科研學術活動、注重實地調研考察、加強實驗等。
二、結論與建議
(1)由于田徑項目技術復雜、難度大,學生普遍認為田徑課累、枯燥乏味,學習積極性不高,出現消極對待心態。建議通過多種途徑加大對田徑專項學生學習田徑課的重要性,使缺乏田徑專修課意識的學生認識田徑教學的重要性。并通過田徑競賽及觀看田徑比賽等多種形式,來提高他們對田徑課的愛好、興趣,樹立他們這種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2)目前地方高校田徑專項課教學內容不新、實用性不強。教師進行田徑教學時主要根據教學大綱上的內容進行授課。建議通過游戲、球類、器械等多種輔助手段來豐富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并根據社會的需求及時更新教學大綱內容。(3)地方高校田徑課的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手段滯后,缺乏創新。體育教育專業田徑專項應豐富和完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完善教學方法,采用專題講座、討論、課外作業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自學能力、教學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在平時的教學中始終貫徹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教學能力有關方面的指導,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4)學校應加強體育教育專業的師資培養和學科建設,加強和完善田徑教材建設,改革課程考試制度,科學評價學生能力,改善各項教學條件以適應學生自身的學習。
作者:梁海雄楊志華單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體育科學系
- 上一篇:土地流轉中心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2篇
- 下一篇:鄉鎮社區矯正工作匯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