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探討
時間:2022-05-21 03:31:09
導語: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實施整體化教學,要求教師從整體和系統上把握教材,幫助學生建構整體化的知識體系。數學課堂中,教師可從不同視角引領學生整體感知、整體探究、整體感悟,幫助學生形成整體意識,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整體化教學;學習能力;提升
新課程在育人價值上提出“要樹立整體思想,把各種要素構成一個融會貫通的整體”“要從整體上分析知識之間的內在結構關系”。這樣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習得知識的情況,而且要注重引導學生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從整體上建構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那么,基于整體化的數學教學應該如何實施呢?
一、立足不同視角進行整體感知
數學知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因此,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從多角度引導學生把相關的知識串聯起來,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使學生真正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例如,教學《圖形與幾何》時,教師先通過多媒體呈現立體圖形,再把立體圖形平放或截取其中的一個面,使學生明確平面圖形就是立體圖形的一個面,形成“面是體的一部分”的認知。在認識平面圖形后,學習角和線的知識時,教師可借助平面圖形來幫助學生理解。以教學三角形為例,教師不僅可以從面入手引導學生理解,還可以從角入手讓學生認識各種三角形。這樣教學,使學生認識了不同種類的三角形,深化了學生對三角形的系統認知,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整體感知力。上述教學,教師從不同視角引領學生進行學習,幫助學生建構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使學生的學習思路更清晰,整體感知更深刻。
二、立足知識聯系進行整體探究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階段,加上學生之間客觀存在個體差異,所以思維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善于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溝通所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從整體上引領學生分析與把握,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知識,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學《年月日》時,許多教師都是照本宣科,并沒有把學生以前學過《時分秒》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不利于學生整體知識的建構。其實,從整體而言,《年月日》與《時分秒》都是關于時間范疇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它們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形成“秒→分→時→日→月→年”的整體認識。那么,怎樣才能幫助學生形成這種時間上的整體認知呢?教師出示一張標注有年、月、日、時、分、秒的照片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對時間有一個整體感知。然后教師提問:“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個小時?1小時等于多少分、多少秒?12個小時呢……”如此教學,使學生對時間的認識不斷向縱深發展,深化了學生對時間的理解。這里,教師從數學知識本身的內在聯系切入教學,由一個知識點向多個知識點延伸,促進了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整體探究,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立足相關特性進行整體感悟
數學具有整體性的特點,但各個知識點之間又有相關聯的特性。因此,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根據數學知識之間相關聯的特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知識遷移或整體感悟,通過對不同知識的比較、分析,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例如,教學《角的度量》時,有些教師會根據教材編排的內容展開教學,有些教師則會向學生適當拓展量角器的產生及形成過程。不同方法的教學都能使學生了解角的度量的相關知識,但這節課最好的方法是遷移教學。課始,教師讓學生先復習有關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相關知識,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然后提問:“測量物體的長度需要用什么工具?你知道哪些不同的測量方法?”在學生回顧已學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再提問:“這是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如果想知道一個角的度數,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呢?測量角的度數需要用什么工具?怎么測量角的度數……”在問題的啟發下,學生很快想到了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的方法。這樣從知識相關聯的特性出發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有條理,感知更深刻,獲得好的教學效果。上述教學,從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向角的度量方法遷移,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整體建構與感悟,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總之,數學課堂中,實施整體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改變學生的思維模式,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整體理解與把握,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作者:黎明靜 單位:江西贛州市南康區龍嶺鎮中心小學
- 上一篇: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問題
- 下一篇:CAT輔助翻譯自主學習設計與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