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輔助翻譯自主學習設計與檢測

時間:2022-05-21 03:33:42

導語:CAT輔助翻譯自主學習設計與檢測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CAT輔助翻譯自主學習設計與檢測

摘要:本文擬以翻譯教學環節中的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探討自主學習任務設計及檢測。筆者以翻轉課堂教學為指導思想,討論在cat輔助翻譯教學中,將學生自主學習任務預設任務定位,預料庫搜索,任務完成,任務提交及任務檢測等五個步驟,每一個步驟均通過Déjàvu軟件及輔助教學軟件進行任務提交、資料匯總以及對比分析,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翻譯能力及水平將得到夯實及提高。

關鍵詞:CAT;任務設計檢測

在實施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的過程中,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外國語學院引進了déjàvu翻譯軟件用于英語專業翻譯教學。在此課堂中,相關翻譯教學教師認真開展翻譯信息搜索,語料庫分析,語料對齊等準備性工作并進行了一系列相關教學設計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

CAT(ComputerAidedTranslation)的倡導和推行極大地推進了翻譯教學的效率和成效性,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眾所周知,在所需翻譯的文獻中,經常會有句子甚至段落反復出現,不管這句話或者這段話多么的簡單,譯者都需要對其進行再次翻譯。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具有記憶、搜索和定位功能,在計算機輔助翻譯實踐中可定位語料庫中已有備選翻譯,尤其是在科技翻譯中,語料庫中的專有名詞的翻譯選擇可以替譯者節約大量的人力勞力,大大提高翻譯的效率甚至翻譯成品的術語一致性。除此之外,即使語料庫中沒有某些詞句的對應參考譯文,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也可以提供一個類似的譯文作為參考。更甚者,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還涵蓋了在原有語料庫中增加新的詞匯、語法以及句型結構的技術。翻譯教學的目的是為了開發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培養其自主翻譯能力。因此,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的教學設計應該呈現翻譯步驟,引導學生利用現有語料庫提高翻譯效率,以此培養學生自主翻譯能力。比如,在翻譯教學實踐中,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完翻譯基礎理論知識后,提供翻譯訓練材料,要求學生在相關翻譯軟件的輔助下完成。如此一來,學生在翻譯實踐中發現的翻譯問題可以參考語料庫并借助翻譯軟件進行解決。這么一個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實際上對培養學生自主翻譯思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培養學生的自主翻譯思維,正是我們翻譯實踐教學的核心價值所在。

二、翻轉課堂指導下的翻譯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理論的理論核心就是“不做講臺上的圣人,而作身旁的導師”。在此理論指導下,教學發生了結構性轉變,教師不再是教學中的話語主導者,而是課后學習、討論以及測試的主要引導者。受此理論啟發,本課題組將教學任務分為教師因素、技術因素及學生因素三個方面。在此課題設計中,理想化的教師體系應該即對翻譯理論有著深刻的理解與感悟,又懂得相應的技術操作,能自如操控各種軟件。于此同時,技術是計算機輔助翻譯的核心,翻譯技術必須得以引進并在教師中得以推進。本文討論的核心是學生在計算機輔助翻譯中的主動性因素。在翻轉理論家看來,“學生是知識的積極發現者”,而教師職責則從指導者變成了學習者(J.WesleyBaker,2000)。因此,本課題將翻譯教學中將學生自主學習設計分為如下五個步驟:(1)任務定位。任務定位是課外練習最基礎的部分,在此階段,講義材料——在我們課題項目中則為翻譯理論以外的翻譯材料通過各種軟件媒體發送給學生,包括QQ、電子郵件、微信等方式,其中以微信群消息為主。學生在收到翻譯任務后,可在軟件媒體進行討論,理清材料類型并進行相關的參考材料搜索。(2)語料庫定位。作為整個自主學習設計的第二步,此項任務將涉及到翻譯軟件Déjàvu的語料庫。在此,學生首先要明確任務文本類型。傳統翻譯教學中,因為時間的有限性,學生討論和參考資料搜索往往不能如愿進行。而在翻轉課堂中,討論和資料搜索被挪到了課外,由此課堂分析和討論的時間得以延長。課外語料庫定位的優勢在于不同時進行的任務安排可以給學生和教師提供更多的時間找到更接近原文的參考答案以便最終獲得更理想化、更優秀的翻譯作品。(3)任務實施。長期以來發翻譯實踐經驗及教學經驗證明:學生在提交翻譯任務之前需要時間對他們的翻譯材料做充分的準備,翻譯完成后還需進行一定的檢查與修改。課外任務的布置解放了時間的限制,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逐一復習與鞏固課堂教學中所講授的翻譯步驟,嚴格按照翻譯的步驟要求來完成翻譯任務。由此,他們提交的翻譯成品往往經過深思熟慮、嚴格對比、多方參照,由此,學生的思維方式得以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加強。(4)任務提交。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末端就是提交已完成任務,這也意味著學生自主學習操作環節的結束。任務提交可以有兩種方式:第一種,也是最直接的一種就是學生在翻譯軟件Déjàvu上點擊提交;第二種,從Déjàvu上下載已完成任務至指定電腦文件夾,通過數字教學系統凌極發送至教學平臺,教師可打開測試結果并對所有學生的翻譯作品進行對比分析。(5)任務檢測。在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中,任務提交并不意味著結束,相反,翻譯教學的核心才真正開始。在傳統翻譯教學中,教師最大的挫折感在于課堂教學中學生缺乏積極主動性,因為,在課前他們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做閱讀與文獻搜索的準備工作。這使得他們在課堂教學中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無法積極參與到需要資源調動的翻譯實踐中來。任務檢測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通過對他們翻譯作品的對比分析,甚至于參加某些收益性翻譯項目獲取一定報酬甚至會得到客戶的某些建議與意見,這都將激勵學生主動完成翻譯任務,從而使得翻譯教學真正地操作起來。

三、課堂變化

翻轉課堂理論指導下的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一個最大的變化在于改變了教師“課堂獨裁者”的地位。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已經變成了探討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遇到的障礙與問題。在此環節中,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者,而是共同出謀劃策的人,不斷地提出--分析--解決問題。在此翻譯教學中,課堂教學集中于以實際翻譯訓練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翻譯理論和策略。由此,在翻轉課堂指導下的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將課堂時間集中于幫助學生從自己的翻譯作品中認識到“是什么”并充分理解“怎么做”。

四、結論

我們都知道翻譯教學的核心應該是學生參與的翻譯實踐練習。翻轉課堂理論指導下的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可以大力提高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社會團體之間的互動與合作,而這些重要步驟均既可以在各種教學軟件上也可以在教室中完成,這將大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完整性。

參考文獻

[1]Bergmann,J.&Sams,A..FlipYourClassroom:TalktoEveryStudentinEveryClassEveryDay[M].VA: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2012.

[2]J.WesleyBaker.TheClassroomFlip:UsingWebCourseManagementToolstoBecometheGuidebytheSide[A].J.A.Chambers.SelectedPapersfromthe11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llegeTeachingandLearning,Jacksonville,FL[C],2000.

[3]Lage,M.,Platt,G.&Treglia,M..InvertingtheClassroom:AGatewaytoCreatingAnInclusiveLearningEnvironment[J].JournalofEconomicEducation,2000.

[4]王長江,李衛東.“顛倒的教室”:美國教育新景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2(8):54-59.

[5]王華樹.翻譯技術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6]張霄軍,王華樹.計算機輔助翻譯理論與實踐[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7]張霄軍.英國高校的“翻譯技術”教學及其啟示[J].外語研究,2010(6):78-81.

作者:金曉霞 陳欽炳 吳叔尉 單位: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