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教學策略分析
時間:2022-07-02 03:54:30
導語: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教學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看圖,培養觀察力
看圖寫話要求學生學會有序、仔細地觀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印象。但是,低年級學生缺乏觀察能力,觀察事物時往往無目的、無順序,教師要在指導學生看圖上下功夫。指導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讓學生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內容。要讓學生弄清圖的類型,如果是單幅圖,重在引導觀察圖畫的順序,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了解。如果是多幅圖,要引導學生比較圖與圖之間的聯系和變化,把多幅圖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圖畫。比如在觀察《觀猴》這幅圖時,筆者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假山上猴子的各種形態,問他們都看到了什么。有的說看到了猴子在吃桃子,有的說看到了猴子用尾巴把自己倒掛在樹上,有個細心的學生發現了一只猴子的腦袋上掛著香蕉皮,就像戴著一頂帽子,非常可愛。為此,筆者大力地表揚了他一番。通過細致的觀察,學生在寫猴子的形態時都寫得較為具體、生動。
二、啟發引導,培養想象力
圖畫的內容是平面的、靜止的,它只是簡單地呈現了地點、人物、事件,而與之相關的人物語言、心理、具體的過程等卻無法呈現出來。只有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想象,才能使圖畫中的事物動起來,讓它們有動作、有語言、有思想,從而使得畫面內容豐富充實。因此在教學中筆者很注意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他們展開想象。例如人教版語文二年級練習冊中有一幅鴨媽媽和鴨寶寶在河邊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后,筆者引導學生想象它們要做什么,大多數學生認為是鴨媽媽要教鴨寶寶學游泳。再次啟發學生:除了學游泳,鴨寶寶也有可能是對媽媽說它要去對岸的小雞家玩耍,也有可能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學生說是鴨寶寶要去河里抓魚,等等。學生寫的內容就不再是單一的鴨寶寶學游泳了。
三、抓住契機,訓練口語表達
低年級學生在口頭表達時往往缺少條理、不連貫,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創設情境,制造說話氛圍,給每個學生說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口語表達的反復訓練,為后面的寫話教學打好基礎。例如,每節語文課前筆者都會安排五分鐘的巧嘴巴活動,學生輪流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比如教學《坐井觀天》時,筆者讓學生續編出井口的青蛙和小鳥的第四次對話。不少學生編得較為精彩,課后讓他們動筆寫一寫,由于有了說話時的范本,大多數學生都寫得比較好。
四、多讀多練,挖掘寫話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寫話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寫出精彩的語言。為此,筆者在教室的角落開設了圖書角,自習課上推薦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書,如:童話、兒歌、謎語、成語故事、古詩等,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閱讀,主動積累好詞好句,培養語感,激發寫話興趣。由于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筆者就叫他們把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著重訓練學生通順連貫地表達。剛開始只要求他們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行了。慢慢地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筆者就要求學生不僅僅要寫完整,還要力求寫得生動。同時鼓勵學生把每天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有趣的事記錄下來,把寫話當成一種可以和大家分享快樂的途徑。
五、評改結合,放大閃光點
每個人都渴望體會成功的喜悅,因此我們在批改學生的寫話作業時,要放大閃光點,激發自信心。對于每一篇寫話作業,筆者都仔細地閱讀、認真地批改,找出學生每一點進步,發現每一個閃光點,寫上他們能讀懂的話語,如遇到學生用了一個好詞或寫了一句精彩的語句時要畫上笑臉,加上鼓勵的話語,還讓他上臺讀給大家聽,在同伴的羨慕與稱贊中體驗寫話的快樂。另外,筆者還會選擇一些典型作品讓學生當老師去評價、修改,課后再讓學生根據修改意見重寫一次,往往改后的習作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通過多種形式的評改結合,放大習作的閃光點,既提高了學生寫話的自信心,也激發了學生的寫話興趣。
作者:馬康萍 單位:江西省南昌市水電中學
- 上一篇: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 下一篇: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