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動手操作能力提升策略

時間:2022-03-16 11:05:23

導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動手操作能力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動手操作能力提升策略

伴隨社會發展,小學信息化技術的教學重要性漸漸得到強化,和傳統學科比起來,課程有著較強的技術性,對學生實踐能力、科學精神與創新精神的培養至關重要。所以在進行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學時,要加強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注重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操作能力,使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一、把學生當做主體,認真、精心設計相關任務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極強的實踐性,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親自上機操作,鞏固所學知識。可以采取任務驅動方式進行教學,任務主要指的是把教學要求與教學目標設計為一系列學習實踐的任務,讓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引入游戲,通過游戲教學法實施教學,首先讓學生通過《金山打字通》玩鍵盤游戲,然后對學生游戲成績進行評估。尤其在抓小偷與青蛙過河等游戲中,學生會發現要想取得好的成績,需要有熟練的指法。然后教師再對指法練習要點進行講解,同時讓學生全面認識鍵盤上每個鍵盤鍵,以提高學生打字的速度。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趣味性,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與自主性,進而提高教學的效果。

二、拓展學生的思維,對教學的環境進行創新

小學是學生心智發展的關鍵階段,小學生對周邊事物與生活充滿了想象力與好奇心。他們的思維比較活躍,不容易受規則限制,經常會有一些新奇的想法。而保護與尊重小學生,是現代化教學理論中需要倡導的內容,所以小學信息化的技術教學設置需要創造一種發展思維、鼓勵創造與獨立思考的環境。例如:制作板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靈活調整教學方式與內容,解放學生思想,啟發學生思維,使得學生能夠親身實踐,自由想象與發揮。在信息技術課前,教師給學生指定一個板報主題的內容,再讓學生自己去挑選、搜集與整理相關資料,根據內容不斷進行編排、取舍與整理。在課堂上,教師應該讓學生互相討論板報制作的程序,以便不斷完善與補充,歸納創作的過程。教師還要挑選出一些優秀作品,讓學生初步認識板報特點與樣式。最后讓學生按照規定主題,制作板報,提高學生動手與操作的能力。

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由于每一個學生教育背景與成長環境存在差異,學生的知識儲備、認知能力與思維水平也不相同。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個性與特征,從學生實際能力的層次著手,制定教學的對策,充分發揮出學生個體特征,以推動學生全方面的發展。例如:在計算機課外興趣的活動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多層次與多方面計算機的內容,盡可能滿足學生的興趣與愛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活動內容,鼓勵學生動手實踐,不斷操作與練習,使他們充分掌握信息技術應用的技巧,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敢動手、勤動手、敢動腦、勤動腦,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四、充分結合校內與校外教學,加強培訓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在小學學習中,由于校園生活相對封閉,很多學生會產生錯覺:所學知識沒用,無法用到社會上。這種錯覺會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到抑制,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造機會讓學生去實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充分應用所學信息技術的知識,結合實際生活和理論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進行信息網絡學習時,教師可先提問:大家了解網絡么?喜不喜歡上網?有沒有見過朋友、父母上網?學習互聯網有什么作用?通過提出這些與生活比較貼近的問題,會讓學生積極地討論,這時教師可以接著問:同學們想不想學習互聯網知識?這樣不經意地引入教學的內容,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教會學生保存網頁的信息、輸入法使用、網頁收藏與網頁搜索以后,再布置相關主題的內容,使學生主動去完成。主題內容主要包含寓言故事、益智游戲、動畫片與流行歌曲搜索等,并且保存在文件中,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互聯網便捷的特點,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動手的能力。總而言之,雖然動手操作的方法沒有統一的要求與統一的模式,但是并不是就能草率了事、隨心所欲與信手拈來。尤其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鼓勵學生不斷地理解與應用知識,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作者:施星星 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東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