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信息技術研究
時間:2022-12-19 03:51:53
導語:初中數學信息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發展需要現代化技術的參與和支撐,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出的生動情境能夠使學生擁有更多自練、自悟、自查的時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善于利用信息技術創造情境、擴大課堂容量、突破重難點并因此獲得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效果;課堂容量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介入能夠很好地解決一些傳統教學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并極大地擴充課堂容量.《數學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了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具體要求,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充分應用確實能夠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有力的學習工具與環境.
信息技術整合的內容
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實際上就是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校園網等現代化技術設備進行代數計算、數據處理、幾何作圖以及視頻、音頻的播放等等.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往往能夠為學生創造出更多的思考機會.不僅如此,學生在信息技術所創造的形象表達中往往還能夠產生更加積極活躍的思維活動.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相整合并實現信息技術、資源、方法與課程內容的結合往往能夠起到優化課堂效果的作用.
整合信息技術的必要性
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發展需要現代化技術的參與和支撐,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出的生動情境能夠使學生擁有更多自練、自悟、自查的時間,不僅如此,課業負擔有效得以減輕的同時還能保障學生學習效果的自主檢查.學習有困難或領悟能力較差的學生也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獲得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與掌握.多媒體在學習情境與內容上的設計還能根據學生的水平層次做出不同的呈現,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的同時還會對學習內容產生更大的興致,傳統教育的單調模式因此得到真正的改變,同時也將學生的樂學真正落到了實處.黑板加粉筆以及簡單的教具制作或模型建立也因為信息技術的參與得到了極大的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模式、理念也會因此大大地改變.不僅如此,學生在感受到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整合魅力的同時還會更加積極地進行觀察、猜測、實驗、驗證、推理和交流.因此,數學課堂教學整合信息技術是勢在必行的.
整合信息技術的策略
1.利用信息技術創造直觀情境.數學教師應充分領會到“數學是學生自己學出來的”這句話的內在含義,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造出更利于思考的直觀情境,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知識情境中煥發出更加迫切的探究熱情.大多以靜態形式呈現的數學知識相對來說在形式上顯得比較單一與乏味,信息技術在知識呈現上的支撐往往能將其化靜態為動態、化復雜為簡單,數學知識的直觀性與形象性得到有效增強的同時也令學生構建知識體系變得更加輕松而容易.比如,很多數學對象之間的關系運用語言描述很難令學生理解,運用數學符號表述又令學生感覺特別抽象,但運用幾何畫板對其進行動態的呈現將會令學生頓覺直觀而簡單.比如拋物線、橢圓的教學中可以進行數學實驗,使學生在親自試驗的過程中展開探索、發現并因此令學生獲得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巨大發展.再如,教師在“軸對稱”這一內容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幾何畫板進行動態蝴蝶的繪制,讓學生能夠在蝴蝶翅膀的不斷重合中領會“軸對稱”的概念.除了這種動態演示,教師還可以將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利用投影儀展示出來.比如,展示兩個成軸對稱現象的三角形并運用動態效果與隱藏功能對兩個三角形進行處理,使其展現出運動的狀態并呈現出重合的情況.課堂教學氛圍必然因為生動教學情境的呈現而變得越發活躍,學生在飽滿的學習熱情中也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教學效果自然非同一般.不僅如此,學生在動態的直觀情境中還會對對稱軸、對稱點、對稱軸與對稱點之間的關系形成更好的理解,牢固掌握軸對稱基本性質的同時大大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2.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難點.很多數學定理的發現與討論過程是其教學的難點,傳統模式下的教師往往會在解決這些教學難點時花費大量的時間,但學生卻未必能夠獲得多深的感觸,很多學生在重復的強調中還會產生一定的疲倦感,喪失了學習的動力,自然無學習效果可言.但信息技術在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上卻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電子白板的運用、網頁的設定與截圖往往能將靜態知識轉為動態呈現,教學重難點在生動直觀的呈現中更利于學生理解掌握其中的關鍵.此外,很多舊知識的梳理與整合在隱藏功能、拉幕功能下也會變得更加簡單而有條理,學生對錯綜復雜的數學知識的理解也會因此變得更為清晰、直接而印象深刻.比如,“四邊形”這一內容中有這樣一個常見的問題:依次連接任意四邊形各邊中點所得的四邊形稱之為中點四邊形,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樣的圖形呢?平行四邊形的中點四邊形又會是怎樣的圖形呢?這兩個具有一定遞進關系的問題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并不是很容易解決的,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幫助學生進行思考與突破.教師可以請學生運用計算機進行繪圖并進行比較,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使得教學內容得到最有意義的簡化,使學生在熱烈的探索中更快地實現學習方法的遷移.3.利用信息技術擴大課堂容量.畫圖是很多數學課堂教學中都會涉及的活動,作圖的繁復、機械與重復往往會占據很多課堂教學時間,但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作圖都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的意義.比如,球、圓柱、圓錐、棱柱等立體圖形以及一些平面圖形在課堂上繪制往往會耗費很多時間,但幾何畫板或“Z+Z”智能教學平臺往往運用一個菜單命令就能很快完成這些圖形的繪制.再比如,七巧板的減拼往往會耗費大量的時間,但利用“Z+Z”進行制作與活動卻特別省時省力.計算機所做的這些工作令教師與學生的負擔都得到了大大的減輕,教師與學生得以將更多的注意力與精力投入到教學與學習的關鍵環節中,師生對信息技術產生更多了解的同時也會更好地提升教學與學習的效率與品質.4.利用信息技術動手操作.學生從小學時代就接觸多媒體技術了,運用學生已經掌握的信息技術引導其進行數學實驗,能使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與技能進行數學知識的再發現.例如,教師在“探索勾股定理”這一內容的教學中,首先可以要求學生利用幾何畫板進行動態直角三角形的制作,然后引導學生度量各邊長度的平方值并做一定的比較,最終在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的認知中加深對勾股定理的認知、理解與應用.學生親自實踐、觀察與探究的體驗不僅令其理解更容易,對于知識的把握也會更加深刻而印象持久.當今社會的新形勢是對創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并及時更新觀念,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并著力培養具備創新意識與能力的社會新人.不僅如此,新課程理念對于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的整合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中應充分認識到計算機等現代化武器對數學教學所產生的影響與意義,將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呈現到學生面前,并讓其成為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有力武器.此外,教師還應看到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帶給學生學習方式上的影響,引導學生在現代化工具的應用中更加積極地投身于學習探索.身處教育教學改革前沿的教師也更應該勇于接受挑戰并從數學教學的規律中探索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措施,著力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并將學生引入更加生動、通俗、豐富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更加積極的探索熱情與活躍思維中切身體會數學的美.不僅如此,教師還應進行全面提升教學效率的思考并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浪潮切實加強自身教學的改革與推進,使學生在創造性的教學方式與理念中受到長期的熏陶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作者:黃林 單位:江蘇南通海門市樹勛初級中學
- 上一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
- 下一篇:生活化教學在信息技術課堂的運用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