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人才需求下金融英語教學探討
時間:2022-05-31 10:14:48
導語:應用型人才需求下金融英語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作者近幾年對我國部分高校有關金融英語教學情況的調查了解,發現許多高校已經明確認識到了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及緊迫性,并采取了一定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大多數高校對專業英語的課程定位、課程設置、師資配置、教學方法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亟待解決。(一)課程定位不夠明晰金融英語在我國高等教育作為一門專業外語出現的時間并不長,但隨著我國與國際的接軌和金融行業的涉外服務發展,在我國高等院校開設的金融學專業英語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但是直到現在,許多高校對這門課的定位并不十分清晰。這門課程剛剛開設的時候,人們對這門課的認識還停留在原始階段,往往認為通用英語教學過程中涉及一些金融知識,就算是金融英語了。由于剛開始接觸金融英語,人們認識差別,使得對金融英語這門課程到底如何建設,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就導致金融英語課程建設發展緩慢,金融英語教學質量不高。隨著對外開放和金融國際化的不斷加深,人們的認識以及金融英語教學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其定位依然不夠清晰、不夠準確。(二)教授金融融英語的師資隊伍有待加強是否擁有一支英語水平高、專業知識過硬的“復合型”教師隊伍是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關鍵。目前,我國大部分院校教授金融英語的教師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英語水平相對較高的金融學的專業教師。這些老師的金融專業知識非常豐富,可是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卻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口語、聽力及書寫能力薄弱,而這往往正是非英語專業學習者急需提高的方面;另一種情況是教授金融英語的老師來自公共英語老師。這些教師英語功底深厚、教法嫻熟,可是沒有經過系統的金融專業知識培訓,更沒有在企業工作經驗和行業背景知識,所以在教授金融英語時,所講授的知識不夠專業化、系統化,只能講述一些膚淺表面的知識點。這樣學生也學了一些凌亂的知識,基礎不夠扎實,也不夠系統,在日后的工作中很難應對實際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級應用型金融人才的培養,成為制約高校金融英語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問題。(三)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缺乏創新性和靈活性在金融英語的教學中,教學方法不夠靈活,過于守舊,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多教師在上課時只是對一些詞語進行講解,對一些句子進行分析是就詞匯論詞匯,作為學習者一方來說,只是記筆記,學單詞,沒有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沒有語境的設置。這種沿用多少年的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的方法手段不受學生歡迎。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是一味地自得其樂,采取“滿堂灌”的方式很難得到學生的認可,整堂金融英語的教學,學生也很難“參與”進來,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只是一味地被動聽,被動學,難以有效激發出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不利于培養在實際金融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高金融英語教學質量的策略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我們教育者必須高度重視,更新觀念,想出對策,采取手段,確實提高高級金融人才的國際金融服務水平,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競爭力。筆者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明確課程定位,重視專業英語教育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社會對人才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專業英語課的設置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必不可少的途徑。專業英語是學生在提高自己的基礎英語基礎上,逐步過渡到英語的應用,是從語言學習提升到用英語進行信息交流層面上。專業英語側重英語的綜合的應用及相關專業方面的英語知識,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就是鞏固提高已有的語言基礎、語言技能及語言的熟練運用程度。它不僅僅是單純的語言能力訓練課,也不是只是講授專門知識的專業課,而是語言能力應用與專業知識緊密結合的綜合課程。因此,我們在做課程定位的時候,就必須明確專業課程是區別于基礎英語和專業知識的綜合課程。金融英語的教學目標是要“以訓練學生涉外金融服務實踐為主,要讓學生學會怎樣在自己專業領域中用英語進行交流”。在進行課時設置時,應該確保每周不少于兩學時,金融英語課程的開設不能少于兩個學期,并且應該在第五學期開設。否則的話,總課時量過少,難以保證教學效果和質量。(二)加強金融英語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自身能力高等院校要培養高質量的人才首先需要高水平的師資力量。專業英語教師不僅要掌握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又要熟練掌握如何教授英語,提高教學質量。因此,課程應由既掌握專業知識又有精通英語的教師擔任。如何培養這樣的教師呢?高校除了適當引進這樣的人才,也可以讓英語水平較高的研究生或者有出國經歷的專業教師擔任,并對這些教師進行相關培訓。對金融英語教師培訓的重點應放在兩個方面,首先就是對英語的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進行培訓;其次就是針對英語教學法、英語學習心理學、教學實踐等方面的知識學習。高校還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提高對這類教師的補助,穩定教師隊伍,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級的金融人才,適應社會發展需求。(三)豐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是使學生在高中階段已掌握的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并且要做到在大學期間不能偏離這個教學重點。因此,在教授金融英語課時,教師應根據學習者的學習需要,科學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其目的就是訓練學生的閱讀和翻譯能力,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口語、寫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能力。在專業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可采用“比較教學法”。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專業英語涉及到各科的專業知識,它在詞匯、術語、文體等方面都有其特點。通過比較,引導學生將基礎英語中所學的知識與金融英語對比,找出其特殊性,提高學生金融英語學習質量和效率。另外,通過比較教學法,使師生之間能夠進行雙向交流,活躍課堂氣氛,鍛煉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一步加深,更多的外資銀行會迅速進入中國,當今社會對金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培養高素質的金融應用型人才對高校英語教學改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過培育我們高校及任課教師的改革創新意識,加強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豐富金融英語教學手段,提高金融英語教學綜合質量,對促進我國金融涉外服務能力的穩定發展有深遠的意義。為此,我們要針對目前金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認清形勢,采取措施,加強金融英語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
本文作者:郝栓虎工作單位:石河子大學商學院公共教學部
- 上一篇:城市金融評價下的多層次金融研究
- 下一篇:政治邏輯下貨幣競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