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資源庫研究

時間:2022-06-24 03:13:12

導語: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資源庫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資源庫研究

摘要:教學資源庫結合網絡的共享、快捷等特點,作為傳統教學一種輔助手段,能夠滿足老師、學生以及社會學習者的各種需求。為了更好地挖掘資源庫的使用價值,本文先闡述國內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發展現狀,分析目前國內教學資源庫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充分了解不同領域的需求,可以更好地解決優質教學資源短缺的矛盾,在此基礎上提出教學資源庫框架,并設計教學資源庫系統,最后闡述了教學資源庫帶來的意義。

關鍵詞: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庫框架;教學資源庫系統

目前,人類已進入到信息化時代,社會又面臨一次重大改革,特別是人才的培養又將面臨全新的要求。自教育部于2010年啟動了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以來,全國各大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在的教學資源庫系統主要采用先進的網絡信息和資源開發技術,建成技術先進、資源豐富、管理規范、應用快捷的教學資源庫。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企業員工培訓以及社會學習者自主學習提供服務,最終帶動相關專業領域的教學資源開發、應用和推廣,推動專業教學改革,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服務能力。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如學校之間資源不能共享,開放性不夠,互動性較少等不足。

1國內外研究現狀

1.1國外研究現狀

教學資源庫在國外的建設起步較早,他們在開展遠程教育資源共享方面已經形成一套理論研究,并取得了實踐成果,值得借鑒與研究。其中一些發達國家依托高校或國家教育部門建設具有豐富課程資源、開放式、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如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的“開放課程計劃(OCW)”和加拿大的Edu-source項目等等。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很好的解決了學校教育活動的物理性制約、信息傳遞等問題。目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知名大學幾乎都出臺了無障礙教學資源庫計劃,要求樹立無障礙思想,從硬件設施、教學、網絡環境等方面,滿足學習者對于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需求,全面推進教學資源庫的飛速發展[1]。同時國外的教學資源庫也存在著不足[2],首先是關于在平臺上對學習者答疑的功能不夠完善,影響了學習者的熱情和該教學資源庫的持續發展。其次國外的網絡教育平臺功利性較強,忽視了網絡教育的功能和真正目的。

1.2國內研究現狀

教學資源庫在國內的建設起步相對較晚,主要是在借鑒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開展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規模,但總體發展趨勢處于緩慢狀態。目前,幾乎全國所有的高校都搭建起基于網絡環境的教學資源庫,其無論在規模還是數量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相關教育部門也極力發展教育資源庫的建設,出現了很多優秀的資源管理門戶網站,如CNKI工程、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中央電教館資源中心等,促進了我國教育資源庫的發展[4]。我國教學資源庫數量雖多,但是質量良莠不齊。由于受到思想觀念、技術水平等外界因素的限制,使教學資源庫建設很難在教學和科研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與效率,嚴重制約了高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可持續發展[3]。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教學資源庫理論研究不足,受浮躁、急功近利等思想的影響,多數從事教學資源庫的教師或工作人員缺乏對教學資源庫的未來發展趨勢理性的思考,缺乏對教學資源庫理論的充分研究;第二是校企之間缺乏溝通機制[5],某些企業與學校合作的時候,沒有充分地做好需求調研與分析的準備工作,導致教育資源的更新滯后,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豐富性;第三教學資源庫建設各自為戰,需求與資源的矛盾凸顯,校際資源庫之間無法實現信息交流與資源共享;第四教學資源庫建設不規范,優質教學資源匱乏,資源的組織管理無序化,教學資源利用率低;第五教學資源庫管理平臺的兼容性、開放性不強,教學資源庫應用平臺的實用性不高,取得效果不理想。

2教學資源庫建設

2.1教學資源庫的概念

目前關于教學資源庫的定義沒有準確的概念,教育界對教學資源庫的概念也未形成統一認識,主要有以下幾種:教學資源庫作為當代教育理論與教育技術發展的產物,通過對資源庫中資源的獲取,讓學習者不僅掌握相關知識,更讓其習得自學能力,促進他們身心、以及能力的和諧發展[6]。教學資源庫是專為教學而設計的結構化的資源庫,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為不同年齡和層次的學習者提供多媒體教學資源服務,通過創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使學習者方便、快捷地對資源庫內的各類知識進行學習[7]。綜上所述,教學資源庫就是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技術,將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結合網絡的快捷、共享等特點,目的是作為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最終打造成為支撐開放、互動化、多媒體的共享式資源庫,為各種情況的學者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2.2教學資源庫平臺基本框架

教學資源庫建設是對學校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革新,彰顯了起點高、難度大的特點。在進行教學資源庫建設之前,充分了解院校、企業、社會以及學習者的要求,并對相關院校、企業展開調研工作,通過各種方式充分發現和挖掘需求,最終確定了教學資源庫的基本框架,如圖1所示。教學資源庫包括專業資源庫、課程資源庫、專業素材庫等核心內容,擁有豐富的專業教學資源,具有開放性、共享性、持續更新的特點,是推廣示范建設成果、共享優質教學資源的平臺。同時通過整合社會培訓、崗位培訓等部門的各種優質教學資源,使其服務于專業教學,使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企業培訓共享教學資源庫的優質資源。按照邊建邊用、持續更新的原則,建設具有中等職業教育特色的標志性教學資源庫;嚴格按照當前的需求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搭建專業課程框架,以企業對專業人才的專業能力需求為導向,建設集專業資源庫、課程資源庫、素材資源庫和門戶網站平臺為一體的教學資源庫,形成覆蓋專業人才培養、行業企業專業人才在職學習和崗位培訓的高水平共享型、持續更新的專業教學資源庫。

2.3教學資源庫系統

根據教學資源庫框架相應地設計出資源庫系統,資源庫系統與學校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共享基礎數據,所有管理系統的合法用戶都可以使用資源庫中的內容,并且可以向資源庫中上傳資源。實現資源的快速上傳、檢索、歸檔并運用到教學中,實現資源的多級分布式存儲。資源庫系統主要由資源庫門戶、資源庫管理、個人空間三個部分組成。

2.3.1資源庫門戶

資源庫門戶,如圖2所示,主要由課程資源分類、網站資源瀏覽、資源統計、資源屬性瀏覽和資源搜索組成。課程資源分類對每門課程的相關資源進行分類,主要涵蓋課程建設的各個方面,用戶可以根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行業標準來制定學習計劃,通過習題庫來鞏固學到的知識。用戶通過點擊網站資源分類進入資源瀏覽系統,依據院系、專業、科目的結構瀏覽精品課程、電子書籍和系統工具等資源。資源統計主要是統計訪問人數、資源數量和點擊率的排名,這樣既可以豐富了資源庫,同時也讓用戶更加簡單快捷的獲得更多的優秀的資源。用戶通過資源屬性瀏覽可以查閱相關屬性、預覽圖片、下載資源和在線點播視頻,圖文和視頻更有利于用戶的學習。此外用戶通過標題、關鍵字進行資源搜索,除了搜索有關學習方面的資源外,用戶還可以搜索關于就業服務信息,方便實用。

2.3.2資源庫管理

資源庫管理,如圖3所示,主要是由功能菜單、資源導航和資源統計組成。通過功能菜單,用戶可以進行系統的所有相關操作(在權限控制之下),用戶可以在資源中心中查看資源庫中有哪些最新上傳的資源、我上傳的資源以及我的歷史下載情況;用戶通過收藏夾可以查看收藏的資源;此外通過用戶上傳資源,與大家分享優質的資源,并且隨時檢查資源審核結果。用戶可以通過資源導航快速找到想要的資源,資源導航可以按院系分類,資源的組織依據院系、專業、科目進行編目,也可以按資源類型分類,資源的組織依據資源類型進行編目,例如多媒體資源、試卷、文本等。資源庫統計主要是針對資源庫管理平臺的使用情況、教職工的貢獻情況以及管理情況進行分類統計,包括各院系已審核的資源數、待審核的資源數,近3個月中,各月(各院系)上傳的資源數;各資源類型分類已審核的資源數、待審核的資源數,各院系資源評價情況匯總統計,能夠及時的了解用戶的反饋,增加用戶之間的交流,更利于開展學術討論和資源庫可持續發展;資源庫中積極上傳有效資源的用戶TOP10的排名,包括用戶姓名、上傳資源及資源數。通過資源庫管理,使教學資源更加有條理,也讓用戶使用感到簡單快捷。

2.3.3個人空間

對于每個注冊系統的用戶,登錄系統后,都有一個自己的個人空間。對于老師,如圖4所示,都有自己的個人空間,查看自己上傳、下載和收藏的資源,可以添加自己的題庫,這樣更加方便學生的學習。老師也可以對別人上傳的資源進行評價,包括打分和評論,并可以查看自己上傳的資源的評價詳情,促進彼此的交流,知道他人的需求,彌補自己的不足并及時改正,提高教學質量。老師可以在線對自己的課程進行備課,按照章節、目錄和知識點組織資源,形成統一的教案,避免了一些重復性的工作。通過在資源庫中選擇對應資源,實現積件式搭建教案,對于一門課程或者一個章節形成獨立的教案。老師可以指定范圍對其他用戶開放自己的備課結果,在同行間進行共享,這樣就形成了良好的使用和發展機制。此外老師還可以針對教學中的某些問題發表自己的收獲或者心得,按照博客形式進行管理,按照范圍對其他用戶開放。形成大家對課程的討論,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于學生及其他用戶(合法注冊),個人空間都會存有他們瀏覽的記錄。學生通過查看瀏覽記錄知道學過哪些資源,學到哪里。并且瀏覽記錄對做過的題庫進行整理,學生通過查看錯的題集,標注的題集等更好的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學生能夠隨時查看自己的資源管理模塊,全面掌握資源管理情況。此外,學生能夠展開小組討論,交流學習心得,對其它用戶進行評價也可以查看對自己的評價,進而促進大家共同進步。

3總結

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很重要,取得效果顯著,意義深遠。本教學資源庫的成果立竿見影,對教師而言,教學資源庫建設可以避免網絡課程建設過程中的大量重復性勞動,提高現代化遠程教育資源的建設效率,降低此類建設的總成本。對學生而言,教學資源庫中對于知識點和資源有良好的組織集成,學生可以方便地使用資源庫,獲得所需的學習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學習需要,進行自主學習。另外,資源庫還提供就業服務平臺,形成全國范圍內的就業指導、就業服務、信息交流渠道,全面提升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對行業企業用戶而言,教學資源庫為培訓人員提供優質的培訓資源,滿足面向企業員工的技術培訓、面向再就業人員的崗前培訓的需要,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對社會學習者而言,教學資源庫是一個共享型的資源平臺,提供個性化學習指導和良好接口,以方便其訪問資源庫。教學資源庫可以把教學資源通過網絡跨學校、跨區域的無障礙共享,為保證教學質量達到基本的要求提供技術支持,提高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服務社會的能力。

作者:王麗 曲維峰 單位:威海工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李真真.高等職業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2.

[2]王惠.網絡教學平臺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北京交通大學,2014.

[3]廖丹.高校教學資源庫建設可持續發展策略探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21:189-191.

[4]申劍飛.基于云平臺的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設計與實現[D].湖南大學,2012.

[5]徐健豐,徐高峰,宣樂飛.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管理平臺的構建研究[J].物聯網技術,2013,05:82-83.

[6]孟祥志.高校教學資源庫及其設計與開發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8.

[7]韓錫斌.解讀高職高專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內涵[J].中國教育網絡,2008,(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