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檔案編研工作的思考
時間:2022-07-20 08:20:28
導語: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檔案編研工作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對新時期高校教育事業發展形勢的闡述,結合“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表彰工作,分析“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工作對高校教育事業發展的必要性,根據當前對“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新時期對“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工作,應在學校領導重視程度、編研工作人員素質、樹立先行意識、具備網絡思維及宣傳等方面開展工作,以期“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的影響發揮更深遠的作用。
關鍵詞: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編研;檔案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高等學校的教學名師是一所大學的品牌和靈魂,他們的治學態度和人格魅力不僅直接影響著學生,而且鑄就了大學精神。梅貽琦先生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從2003年開始,教育部就決定將“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列為教育部的常設行政性表彰獎勵項目。并且去年5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要求檔案工作要服務大局,建立檔案室工作新格局,要根據工作實際需要,開展檔案編研等工作。新時期高校檔案部門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根本任務,主動適應新時期高校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勢,配合“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的評選表彰工作,如何開展“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的名師檔案編研工作提出自己的見解。
一、新時期對“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工作的必要性
(一)“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工作是“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表彰工作的內在要求。2003年以來,教育部在高校中設立“教學名師獎”,這是黨和國家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目的就是鼓勵教授上講臺,獎勵長期在教學第一線教書育人,在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上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從而帶動高等學校加強教學隊伍建設,深化教學改革,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表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以往的“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中,大多只注重評選的過程,而對于獲獎者的后續管理和宣傳、利用卻沒有更多的關注。對于高校的職能部門來說,“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的評選表彰工作主要是推薦工作,推薦工作結束,整個工作就結束,相關材料束之高閣。雖然在校園網設有“教學名師”欄目,但因長期沒有更新,而失去了教學名師的宣傳作用。并且沒有長期宣傳的預想,不能很好地發揮教學名師的模范帶頭作用,從而使教育部要求的從根本上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目的流于形式。高校檔案部門的教學名師編研工作,可以使“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的材料及時更新,并在校園網、校史館等地方進行宣傳,從而進一步營造宣傳名師、學習名師、爭做名師的氛圍。對獲得“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的教師檔案進行編研,是“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表彰工作的延續,對于推動高等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維護高校安全和穩定、發揮“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的模范帶頭作用,教書育人,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對“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進行編研,是新時期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必然要求。對于教師來說,“教學名師”是教師職業生涯很重要的榮譽,對于已獲得“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榮譽稱號的教師來說,這一獎項一方面是對他們所取得教學成果和效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對他們自身的激勵,激勵他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再接再厲,取得更高的成就,并為未獲獎的教師樹立榜樣。通過開展“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表彰工作,“高等學校教學名獎”獲獎者因其師德高尚、教育思想先進、有較高的教學能力與水平,并且學術造詣高,在同領域具有較高學術地位和知名度,對未獲獎的高校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會形成一種“名師效應”,從思想意識上引領廣大教師樹立“名師理想”。在本科教學實踐中,獲獎的教學名師已形成獨特而有效的教學風格,在國內起到示范作用。在本校自覺指導和幫助中青年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重視教學隊伍建設,作為課程主持人或主講教師對形成合理的教學梯隊、形成本校該領域的歷史地位做出重要貢獻。進一步提高本校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對本校師資隊伍建設具有重要價值。
(三)“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工作是新時期高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成果,是新時期高等學校本科教學發展階段的歷史縮影,是高校教師實踐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是傳承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的載體。“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師德高尚,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風端正,為人師表,嚴謹篤學。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教育思想先進,符合新時代要求;教學內容安排合理,條理性強,符合認知規律;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升,并及時把國內外教改成果以及學科最新發展成果引入教學。名師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根本保證,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的引領者,是全面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帶頭人。
(四)“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工作是新時期高校檔案工作的需要。201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4〕15號),是新時期深化檔案工作改革的綱領性指導文件。文件指出,檔案工作要創新服務形式,強化服務功能,拓展服務渠道,緊緊圍繞本單位的需要,主動開發檔案資源。對“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開展名師檔案編研工作,正是檔案部門主動服務現階段高校教育事業發展的具體體現。同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是高等學校的寶貴財富,紙質的原始檔案查閱時多次翻看、觸碰,很容易造成原件磨損,加上紙張的自然老化也影響紙質檔案的保管壽命。“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成果的使用,可以避免紙質的原始檔案因重復使用造成毀損,從而有效保護檔案原始資料。
二、新時期對“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我國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的新形勢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工作長期存在一些問題。
(一)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學校領導對教學名師工作沒有進行頂層設計和長遠規劃,政策層面考慮眼前具體工作較多。高校教學名師工作與教學部門、人事部門、宣傳部門、檔案部門等有相關性,開展教學名師工作應由各部門分工協作,分別在評選、宣傳、名師教學及后續管理工作等方面開展工作,但現實是各職能部門由不同的校級領導負責,各部門又各自為政,缺乏溝通,因此各部門在教學名師工作方面的相關性自然割裂,更沒有長遠的考慮,這就大大降低了“教學名師”的示范作用和教書育人的效果,同時由于各部門分工協作程度低,檔案部門收集高校教學名師檔案資料就會少,也就會影響到名師編研工作的水平。
(二)高校檔案干部隊伍人員少、素質低。高校是人才集聚的高地,教師隊伍博士、碩士學位占教師比例較高,在高校本科教學評估指標中,要求普通高校博士、碩士比例為60%以上。而檔案工作由于長期得不到重視,檔案部門成了老弱病殘的收容所,以至于高校檔案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相對較低,有本科學歷的已經不錯了,同時也缺乏培訓,交流機會。并且人員配備也不足,目前很多高校綜合檔案室僅配備2-3名專職工作人員,由于檔案工作人員不足,日常主要工作只能忙碌于學校的檔案收集、整理和日常借閱工作,編研工作也只好在空余時間做,因此造成高校檔案編研工作的隨意性較大,無法正常有序地開展。盡管“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工作意義重大,但由于檔案干部隊伍整體素質較低,思想意識、服務意識不到位,專職檔案人員不足,導致檔案編研成果不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成果就更少了。
(三)互聯網技術應用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當今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已因互聯網而發生深刻變化,高校檔案管理人員也要轉變與適應這種變化,樹立互聯網思維,主動學習互聯網技術,開展檔案的網絡收集和編研工作。“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活動,采用同行專家網上評審方式,因此,網上收集名師資料是重要渠道之一。
(四)宣傳工作力度不夠。宣傳目的在于更大限度地發揮榜樣的作用,引領廣大教師教書育人,進一步提高高校教學質量。“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材料或編研成果往往在本輪工作結束后就束之高閣,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檔案部門工作也不夠主動,沒有與教學、宣傳等部門一起進行系統性宣傳。
三、新時期做好“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工作的對策
(一)領導重視,頂層設計,分工協作,提高教師名師的編研質量。在現階段的高校管理體制下,領導重視依然是工作效果好的重要條件,作為檔案專職檔案管理干部,應該多與主管領導溝通,爭取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檔案管理干部要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職能部門理解,發揮各部門的職能,團結協作,做好檔案收集與編研工作。“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表彰工作,是由高校人事部門或教務部門組織,多個教學部門參與共同參與的一項工作,檔案部門人員要主動與職能部門一起結合教學名師的日常工作主動收集和開發名師檔案資源,做好“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的檔案編研工作。
(二)高校檔案人員的綜合素質需要提升。新時期新形勢下檔案工作已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社會各界也需要檔案服務,但是,檔案部門不能完全滿足這些需求,仍是我國檔案工作的主要矛盾之一。要解決這個矛盾最關鍵的是檔案人才,有什么樣的人才,就有什么樣的未來。沒有高水平人才,”檔案編研出精品,檔案服務到位。”就是一句空話。做好“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編研工作,需要溝通能力強、具備教師管理經驗及掌握互聯網技術的創新人才。目前,主要從引進與培訓兩個方面加強人才儲備與建設,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三)樹立先行意識,強化服務功能,走合作編研之路。樹立先行意識,在每一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表彰工作開始時,就先行介入到教學名師檔案形成單位的各個工作崗位和流程,著眼相關職能部門新形成的檔案,及時把每一屆的教學名師工作納入檔案部門的監督指導服務和管理范圍。同時關注校園網上的教學名師網站,發現新檔案、收集新資料。并緊緊圍繞“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表彰工作,與職能部門一起走合作編研之路。
(四)要有互聯網思維,利用互聯網開展編研工作。同行專家網上評審是高校教學名師獎評選程序中三大環節之一,這就要求各高校在本校網站首頁開辟“教學名師”專欄,將參評的候選人業績成果等材料放在網上,供同行專家評閱。在同行專家網上評審前后,利用網絡進行網上實時歸檔,檔案工作人員將校園網上“教學名師”專欄中的電子資料下載備用,贏得檔案收集工作的主動。等國家及省教育廳評選結果出來,檔案工作人員再到本校相關職能部門收集、補充確定下來的名師資料及國家、省相關政策原件,按規定做好“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表彰工作的文件和資料收集、整理。檔案編研人員根據庫存的往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對名師檔案進行編研或續編工作。對高校教學名師檔案進行開放式網絡編研。
(五)加強獲獎名師宣傳工作。“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是學校、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資源,高校檔案部門要與教學、宣傳等職能部門分工協作。教學、宣傳等職能部門負責在評選表彰階段的宣傳工作,檔案部門負責評選表彰結束后的后續宣傳工作,檔案部門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成果為依托,在每年的教師節、學校的五十年、六十年校慶等關鍵時間段上進行宣傳。四、結語新時期“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檔案編研工作,是教育部開展“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表彰工作的延續和有益補充,有助于彰顯“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師的人格魅力和榜樣的作用,引領廣大教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
作者:石偉敏 單位:廣州體育學院綜合檔案室
參考文獻:
[1]國家檔案局.楊冬權在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的講話[EB/OL].
[2]王貞.新形勢下檔案宣傳工作的拓展[J].檔案學研究,2011(1):27-30.
[3]張建梅.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高校檔案育人功能研究[J].蘭臺世界,2010(9):42-43.
[4]趙冬梅.建立高校名師檔案的思考[J].蘭臺世界,2006(6).
[5]嚴永官.綜合檔案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對策[J/OL].檔案工作,2015(1).
- 上一篇:古典舞個性化教學原則的應用
- 下一篇:魯班文化在學校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