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類學校數學教學探究

時間:2022-05-21 11:17:21

導語:舞蹈類學校數學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舞蹈類學校數學教學探究

摘要:現在數學文化在舞蹈課堂中的融合越來越普遍,已經引起學生和舞蹈類學校的密切關注,對于數學文化的教育投入也越來越高。在舞蹈類學校中進行數學文化的教育可以更好地推廣和傳承數學知識,而且通過這些方法也可以更好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舞蹈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不斷提高舞蹈課堂的質量和效率?;诖耍疚年U述了舞蹈教學中融入數學的重要作用,可以使學生具有明確的數量觀念、豐富的想象能力、鍛煉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增進學生的邏輯推導和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在舞蹈教學中使用數學單元化教學方法,加入民族舞蹈的特色,依據現實基礎對學生因材施教,并且要在教學中增加對數學美的體悟,更好地促進舞蹈發展,讓數學和舞蹈教學相結合,旨在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教育。

關鍵詞:數學教學;數學文化;策略分析

在舞蹈課堂中加入數學知識是把抽象、計算和邏輯推理、空間想象融入舞蹈中的一種聯系,它作為一種自然學科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學校的課程安排中大多數都包含微積分、統計學和數理分析等,在數學知識體系上比較復雜。作為舞蹈類的學生在學習起來往往具有一定的難度,對于數學文化理解得比較慢,甚至會導致部分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一味地機械式教授數學知識往往忽視了教學的重要目的。數學是抽象難懂的,應用比較廣泛、文化特征明顯等。所以,怎樣把數學文化和舞蹈教學有機結合是需要熱烈討論的話題,也是學科建設中的重點。

一、舞蹈教學中融入數學的重要作用

(一)使學生具有明確的數量觀念。通過學習數學可以使學生對數字規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明確各個數量之間的聯系,可以把現實中的問題通過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從而達到更好的理解作用,做出一個正確判斷。比如,在舞蹈訓練中經常會遇到關于角度的問題,舞蹈的標準動作都需要適當的角度去進行規定。比如左后方45度、身體與地面呈90度等,這些都和數學中的數量觀念緊密聯系。與此同時,對于芭蕾舞演員來說,為什么舞蹈時要使用腳尖呢,因為當舞蹈演員起舞的時候,通過踮起腳尖的方式可以使人的身高和身長達到完美比例,給人一種勻稱的美,具有很好的視覺感受[1]。(二)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在進行舞蹈訓練時,舞蹈隊形的變化和數學中的幾何圖形是緊密相關的,這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去進行組織設計。在練習舞蹈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表現出美感,不規則的圖形使用是比較普遍的,比如正方形、圓形和菱形等。多種多樣的舞蹈變換給舞蹈表演增添了很好的表演效果。好的舞蹈都會具有好的隊伍圖形設計,這和數學文化中的想象力是密不可分的,同時也留給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學生在練習舞蹈隊形的同時也可以間接地發現數學幾何圖形的一個規律,因此對數學有一個充足的認識和分析。在舞蹈訓練中加入數學中的幾何形狀也進一步增加了舞蹈表演的活力。(三)鍛煉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通過舞蹈表演教學,學生可以更好地利用到空間設計和位置的分配。一個優秀舞蹈的評定和舞蹈的好壞關系是非常緊密的。在舞蹈練習中位置和空間大多數都是三維的,與數學文化當中的直角坐標系是正好對應的。在進行舞蹈練習時雙手展開表示X軸,以身體建立起來作為Z軸的一部分,在舞蹈開始時把自己周圍的方位分為八個不同的位置空間。不管轉移到什么地方都會在空間坐標中找到相應的位置,從而給自身的準確位置找到一個很好的定位。(四)增進學生的邏輯推導和理解能力。利用大量的數學思維鍛煉,可以使學生在處理問題時思路更加清晰,穩定有序地進行各項事務的操作。舞蹈的學習過程是比較復雜的,比如在練習過程中要去熟記大量的動作和位置,隊形的變化,情感的表達,表演的風格等,這就對學生的理解力和推導能力做了要求,不是機械式的記憶,而這種學習過程正是數學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邏輯推導和理解能力的體現。

二、利用舞蹈的美學去引導學生,使其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舞蹈練習中藏有豐富的數學美學,可以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能力。比如,以數學中的幾何知識為例,舞蹈教學過程完全可以和幾何的變換聯系到一起,舞蹈和數學可以使得知識和藝術美學更好地融合。比如在古典的芭蕾舞中,有一種舞姿叫做阿拉貝斯克,不要將其看作一個簡單的舞姿,它里邊包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幾何圖形的美感在其中有非常多的體現。這種舞姿可以使用幾何圖形使其美感得到充分體現,形圓動方的舞蹈姿勢,可以使美學中的藝術得到很好的表現。畢達哥拉斯提出過,“在所有的幾何圖形中,圓形是最美的一個圖形,在立體中球體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圓和球體都很好地體現著數學中的簡單性和對稱性,到處都有數學中的對稱、平衡、和諧之美。同時也由于這些情況,舞者表演起來才會比較舒服、優美。學生只有對這些有充分的了解,才會具有極大興趣,從而更好地開展舞蹈教學活動。在舞蹈學習中發現數學,也會使學生感到一種意外的收獲,讓他們發現數學和舞蹈藝術兩者之間的聯系,更好地設計舞蹈動作。從古希臘的舞蹈來看,它們大多數都是采用幾何形狀的。從古希臘的角度考慮,他們覺得數學是所有事物的起源,舞蹈可以很好地表現自己身體的動態,在運動時也體現出了數學當中的平衡美。比如《皇后喜劇芭蕾》是最早的舞蹈芭蕾創作方式,已經做出了要先去學習數學幾何然后再去進行舞蹈編排的一個要求。(一)使用單元化教學的方法,加入民族舞蹈的特色。目前我國舞蹈在世界上已經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緊緊圍繞社會需求去進行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舞蹈技能、專業素養,所以對舞蹈進行理性化的思維鍛煉是非常重要的。筆者通過調研大多數的學校教學方式發現,現在舞蹈教學中大多數都是單一的,通過教師的指導和提示,讓學生自主去進行學習的一個方式,這樣學生不能很好地總結體悟,不能促進其全面提高。在數學的引領之下,學習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要僅僅局限于已有的舞蹈,還要增加民族舞蹈的內容,充分發揮出我國民族舞蹈的獨特優勢。我國民族舞蹈的分類是比較多的,總結分析的過程過于復雜,而單元化教學法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按照和數學中的章節講解模式一樣,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在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在了解有關數學與舞蹈聯系之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師生之間的交流方式應是言傳身教的,只有這樣才會幫助學生更好地傳承民族舞蹈,感受其中特色。與此同時還能結合基礎知識更好地發展和利用舞蹈技能。比如《孔雀舞》的教學過程,筆者按照數學的邏輯思維,把教學內容分成章節進行,指導學生不斷嘗試,讓學生對孔雀舞的步驟和動作有清晰的了解,為以后的教學奠定基礎。(二)依據現實基礎,對舞蹈教學做到因材施教。舞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教學方式要不斷探索,要對學生做好充分了解,依據每位學生不同的特點,制定出不同的教學方案,不斷完善舞蹈教學模式。數學教學法在舞蹈中的應用并不是對每一位學生適用的,部分學生的思考能力比較薄弱,在數學方面理解能力不強,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度不統一,這就給舞蹈教師的教學帶來比較大的阻礙。對數學教學法的使用,學校要增加對舞蹈教師的培訓力度,增強舞蹈教師的教學能力,結合學生特點做好分析,在舞蹈課堂上形成和諧有效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較強的素養水平。對于民族舞蹈來說,也只有建立在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上,才會更進一步地發展和提高,促使舞蹈教學可持續性利用。舞蹈文化和個人發展是緊密聯系的,要深入了解其中的韻律和風格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方案探究[2]。

三、增加對數學美的體悟,更好地促進舞蹈發展

現在的舞蹈教育和數學的美感已經聯系得非常密切,要不斷進行數學中的美學探究,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探索精神,讓他們舞蹈中發現數學知識的美妙。數學中的定理、定義和公式,大多數都是有規律和整齊劃一的,有著對稱美,可以啟發人們的思維方式。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多數都只是關注表面的數學知識,而沒有去探索其中蘊含的數學之美。作為數學或是舞蹈教師,不斷增強學生對數學的體悟。(一)黃金比例的美。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增加數學文化的比重,把科學的比例作為舞蹈教學的重要規律之一。只有在舞蹈中大量地使用黃金比例,才會更好地表現出美感。這種數量規律和舞蹈的組合對學生的舞蹈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最為經典的一個雕塑作品就是維納斯,其頭與肚臍、肚臍與腳、臀寬和身體的各個部分都符合黃金比例,很好地將它的美表現出來。(二)數學和舞蹈教學相結合。在數學和舞蹈藝術的聯系中,可以在許多地方都發現那些美學藝術,比如數學公式,平衡感很強的舞蹈等。數學也使得舞蹈表演穩定、有序,公式中也很好地體現出所謂的藝術之美。在各種經典舞蹈曲目中都能發現數學的美感,他們的藝術完全是在追求真善美的一種體現。不管是什么樣的舞蹈,把數學融入進去,就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有關的學習和提高,帶動學生理解有關的知識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數學和所教的舞蹈內容做好結合,達到舞蹈練習的預期效果。舞蹈和數學的相輔相成,通過舞蹈練習學習有關的數學知識。舞蹈和數學的聯合教學,是不斷培養學生美學意識的重要途徑,使學生具有美的體驗、美的藝術鑒賞力,創造藝術美的能力。數學帶給人理性的思維,而舞蹈給人美好的視覺體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具有一個良好的舞蹈體驗,還要有很好的心靈成長過程,使得理性思考過程和美學感受多層次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使藝術變得純潔和高尚[3]。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舞蹈中加入數學思維的方式是快速提高學生實力的有效途徑。在進行舞蹈教授過程中,利用數學文化輔助教學是促進學生成長的最為主要的途徑。既要有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也要有很好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到有關的數學知識,獲得良好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周婷婷,杭穎.高職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J].數學大世界,2017(10):29-30.

[2]韓華.大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7(13):17-19.

[3]劉振華.談舞蹈專業數學課的個性與賞識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6(24):54-55.

作者:吳春蓮 單位: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