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下技工學校物理教學探析
時間:2022-09-22 02:53:28
導語:互聯網下技工學校物理教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密切融合,使得信息技術手段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技工院校物理教學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可以說信息技術手段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諸多弊端,同時也能為學生們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對信息技術手段在技工院校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進行了深入探究,以期能夠提高技工院校物理課堂教學質量,推動學生實現更好地發展。
在新課程改革進程不斷深化的大趨勢下,對教師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技工院校物理教師而言必須要改進與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以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來提升教學質量,進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物理核心素養。在日常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有效地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增添助力。
1信息技術在技工學校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特點
1.1便捷性。傳統技工院校物理課堂中,教師通常情況下會使用現場繪制地圖以及投影等方式開展教學,導致大量的課堂時間被浪費。而信息技術手段教學本身的便捷性特征比較顯著,突出表現為:教師可以借助各種移動終端設備來開展教學工作,學生則可以使用手機、平板以及電腦等進行在線學習,從而為學生們直觀地呈現與教學相關的碎片化信息數據,包括實驗視頻、物理現象等等。通過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實際操作,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進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1.2綜合性。互聯網背景下將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技工院校物理課堂教學中去,可以很好地區別于傳統單一的幻燈片演示教學形式,并且在展示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碎片化信息時,所呈現出的數據也更加廣泛與全面,這也是信息技術手段教學模式綜合性特點的重要表現形式。在信息技術手段的幫助下,學生對于物理信息的了解更加宏觀,物理教學原本的抽象性問題也會得到有效地改善。學生不再只是學習單一的物理知識,其學習效率也會得到全面地提升。1.3動態化。從物理實際數據教學視角出發,物理數據通常是動態化的數據,比如說以物理課程中常見的相對運動與靜止運動為例,物體保持著平衡運動的狀態,雖然從宏觀的視角分析是靜止狀態的,但是其本質上還是一種動態化的過程。因此,如果教師只是對靜態化的物理知識內容進行講解,是無法提供物體運動變化的基礎依據,并且無法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認知。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動態化的教學演示,可以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體的運動現象的產生因素,進而可以推動技工院校物理教學質量的穩定提升。
2“互聯網+”背景下技工院校物理教學信息技術手段應用的重要價值
2.1能夠極大地豐富物理課程內容。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的教學使命就是對課程內容進行有效地豐富與優化。對于技工院校物理教師而言,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所開展的教學內容往往只能局限在教材上,無法實現知識的有效拓展與補充。而通過使用信息技術手段資源,不僅可以幫助物理教師創新與優化教學方法,同時還能夠豐富課程內容、拓寬學生的眼界,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2.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興趣作為學生參與物理課程學習最好的老師。對于技工院校物理學科而言,其本身內容比較復雜,因此很多學生表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教師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手段資源開展教學工作,可以選擇將信息技術手段視頻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加以有效地使用,從而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的各個感官器官都能得到極大地滿足。學生參與物理課程學習的熱情也更加高漲,學習效率自然也會得到顯著地提升。
3互聯網背景下的技工學校物理教學策略
3.1借助信息技術,深化實驗教學內容。物理學科中的很多知識都需要借助實驗來演示,然而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實驗演示很難在課堂上開展。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技工院校所開展的物理實驗教學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來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對溫度計、天平、彈簧測力計以及小刻度尺等器材的演示使用,由于器材本身體積較小,教師在為學生們進行演示時,后排的學生們往往無法清晰地觀察到,因此教師便可以選擇使用數碼攝像頭這一輔助設備,直接向儀器的照片投放在屏幕上,便于學生的觀察,增進學生對實驗器材的可觀察距離。另外物理教師通過使用信息技術還能夠與學生開展有效地課堂互動,及時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3.2借助信息技術,增強實驗教學質量。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實驗學生們可以更加輕松地理解物理知識,提升物理課程學習的實效性。因此技工院校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將原本復雜而又難操作的實驗過程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讓學生們能夠對實驗效果獲得直接而又真實的感受,提高學習物理課堂的質量。以“通電線圈在磁場中的扭轉”這一物理實驗為例,教師們可以在課堂上直接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播放相關的物理實驗視頻,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原理的探究中去,從而幫助學生養成積極思考、勇于探究的物理核心素養。3.3借助信息技術,模擬仿真物理現象。在技工院校在物理教學中,由于存在著很多抽象的概念知識,這對于本身基礎較為薄弱的技校學生而言很難做到有效地理解與掌握,但是這些物理概念及規律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學生們必須熟練地掌握。鑒于此,教師們可以選擇借助信息技術來模式仿真這些物理現象,從而便于學生的學習。以“神舟十一號”的成功發射為例,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對“神舟十一號”飛船的發射、交會對接再到返回的全過程進行模擬,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其中所蘊含的物理原理;又如在開展變阻器課程教學時,該課程的重難點在于讓學生們掌握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具體的連接方法以及作用。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們可以使用計算機這一輔助工具,對滑動變阻器來進行動態組裝,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滑動變阻器的結構和各部件之間的工作原理,通過實驗和仿真實驗的相互結合,學生不但能清楚滑動變阻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而且會自己操作和運用。3.4借助信息技術,設計課后物理訓練。互聯網背景下的技工院校物理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工作時,除了可以在課前以及課上環節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之外,還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后專項訓練環節當中去。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具體的學習需求,為其設置不同層次的課后練習任務,從而有效地提升全體學生的物理成績。教師可以在信息化平臺上直接相關的課后自測練習題,學生們可以選擇使用電腦、手機等客戶端登陸學習平臺去解答練習題,之后教師可以即時在線對學生們的作業進行批改,并且針對學生們的答題情況以及學習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指導與教學,促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得以有效提升。在信息化學習平臺的幫助下,學生們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存在的缺陷與不足之處,從而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加強對課程內容的鞏固復習,以此來增強自身的學習實效性,為日后的物理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4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互聯網大背景下技工院校物理教師所開展的課堂教學應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優勢,通過實施信息化課前信息技術手段教學的形式、運用多媒體展示無法實踐的物理實驗教學及利用信息化技術設計課后針對性物理訓練等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措施提技工院校職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轉變傳統的枯燥、單一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及自主學習意識,促進學生們綜合物理素養的培養,為學生們的專業學習提供良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玲.信息化教學手段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9,10(15):176-177.
[2]賴華杰.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手段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農家參謀,2017(15):108.
作者:吳瑕 單位:岳陽市高級技工學校
- 上一篇:培智學校美術康復課堂教學探索
- 下一篇:學校合唱教學排練及演出策劃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