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區小學經典誦讀教學探析
時間:2022-08-03 03:01:15
導語:民族地區小學經典誦讀教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典誦讀教學最早是由臺灣學者提出。“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學習經典著作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人格修養,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及回報社會的理想信念。經典誦讀的內容包括:儒家經籍、古代名篇、古詩詞、閱讀古典名著等。學生通過經典誦讀學習,可豐富文字的儲備量,全面提升自身涵養和語文寫作水平,增強智力水平,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生活感悟力、文化素養,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成長,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增強民族榮譽感,培養愛國熱情,促進學生終身發展。學生在小學階段正處在智力發育、記憶力發展最佳期,所以經典誦讀教學在小學開展尤為重要,而且教學效果也尤為明顯。小學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還承載著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重任,正如新課標中對語文學科的表述:“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傳統文化經典無疑是一個非常有效、有意義的窗口。
(一)學校、教師重視不夠。目前經典誦讀科目或相關內容雖然已經被納入教學安排,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注重學生課程的成績,學校、語文老師對經典誦讀的作用認識不夠,對經典誦讀教學不夠重視,特別是語文教學中,沒有關注對學生文化素養、經典名著知識儲備量等核心能力的培養,學生經典誦讀就是簡單的重復背誦,缺乏有效的、系統化的關于誦讀內容、誦讀技巧的訓練與培養。背誦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應付考試,對誦讀內容缺乏深層次的理解、感悟,誦讀教學效果不好;另外,在學校的學習時間有限,課外學習、背誦任務很少。(二)學生漢語基礎限制了誦讀教學的開展。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學生居多,學生從小用本民族的語言進行交流,漢語基礎整體較差,雖然近年來,在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的大背景下,學生的漢語水平、普通話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與城鎮學生相比,語言方面的差距還很明顯。所以,學生的漢語文基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語文教育的水平,特別是對傳統文化經典中的一些儒家經籍、古代名篇、古詩詞的內容的理解是建立在較好的漢語基礎之上的,學生對自己所誦讀的內容一知半解,理解上有障礙,經典誦讀教學效果自然不會太好。(三)經典誦讀課程資源缺乏、教學方法單一。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教材決定了學生所學的核心知識。民族地區小學目前缺乏經典誦讀相關的教材,經典誦讀資源主要是語文課本上的有限的內容,師生平時接觸到的經典誦讀篇目是課本上選編的有限內容,學習內容的廣度、深度不夠;小學階段的經典誦讀依托語文課程、語文教材開展教學,對于經典誦讀內容的教學方法一般也只是簡單的死記硬背,對誦讀技巧、方法沒有要求,只是以背會背熟為最終目的,教學質量自然不高。
二、民族地區小學開展經典誦讀教學的必要性
民族地區由于受到地理、文化、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整體的教育狀況與城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異,另外,家長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不高,導致學生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傳統文化知識儲備等方面的能力不足。鑒于以上原因,民族地區開展經典誦讀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經典誦讀的有效開展有利于在民族地區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語言文字方面實現一體化的發展;其次,可以有效彌補學生傳統文化知識儲備不足的問題,可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語文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后,加強經典誦讀教學,有利于學生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感受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
三、民族地區小學開展經典誦讀教學的策略
(一)通過多種手段加強經典誦讀教學工作。1.重視經典誦讀教學。通過各種渠道大力宣傳、教育主管部門政策指導、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有經典元素的校園文化氛圍等途徑,讓學校、教師和家長都高度重視經典誦讀教學工作,特別是學校在語文教學中要加大經典誦讀的比重,突出語文教學中經典誦讀教學績效的評估、考核。2.豐富經典教學資源。學校購置大量經典誦讀學習用書,開放學校圖書室,方便學生隨時借閱誦讀、學習;根據民族地區雙語教學的實際情況,為了便于學生深入學習經典知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編譯適用于民族地區的分學段的雙語經典誦讀教材,開展有經典著作、名篇內容解讀的課外活動,輔導學生理解文化經典內容。(二)創新誦讀的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誦讀經典,并非簡單地將文字內容念出來即可,而是應該用科學的方法去誦讀這些經典。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創新經典誦讀的方式。例如,可以將經典誦讀教學與音樂結合在一起,教師可以依據學生所誦讀的古詩文配置與詩文意境相符的背景音樂開展教學,從而營造誦讀教學的氛圍,幫助學生誦讀、學習領悟,提高學生學習經典詩文的效率;還可以將經典誦讀教學與美術教學結合在一起,在教學中可讓學生根據詩文表達的意境畫出配圖,以增加學生對經典著作的理解,培養學生學習經典作品的興趣。(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經典誦讀活動。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及特點,按照一定的頻次舉辦經典誦讀比賽、活動,如古詩文朗讀、古詩文表演、古詩文知識接龍等。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經典誦讀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改變過去枯燥無味的單一的誦讀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自己的誦讀、語言表達能力,體會學習經典詩文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經典的興趣??傊?,經典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教育的精神載體,是我們民族生存、發展的根基,也是聯系各民族、實現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正是通過文化經典,民族精神才得以傳播和不斷發展,特別是在民族地區開展經典誦讀教學作用重大,影響深遠。
小學階段通過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教學,加強對小學生優秀文化的熏陶,可以讓學生領略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風采,豐富和提升師生的文化素養和精神世界,從而推進素質教育。所以,民族地區小學更要想方設法探索適合地區的教學策略,積極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親近傳統文化,激發民族地區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同步成長與發展。
作者:孫永和 單位:甘肅省夏河縣甘加鎮八角城小學
- 上一篇:數學抽象在小學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舞蹈律動在小學音樂課堂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