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圖形譜的運用
時間:2022-12-19 02:35:59
導語:小學音樂教學圖形譜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外的音樂教學中圖形譜的運用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紀,隨著我國逐步發展和完善教育體系,圖形譜在小學的音樂教育中得以運用,幫助兒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樂藝術,引導他們用圖形表達出自己的音樂感受。
1.圖形譜的概念
圖形譜是通過點、線、面等圖畫和不同的符號,把音樂作品中的形象、音符、旋律走向、力度強弱、節奏變化等抽象藝術要素以視覺感知的方式形象化表達。在音樂教學中,圖形譜把形象直觀的視覺與抽象的聽覺結合起來,通過色塊、形狀、線條等視覺圖像引導兒童理解和表達音樂,具有鮮明的直觀性、趣味性和指向性,彌補了音樂藝術中缺乏視覺性和語言性的不足。
2.圖形譜的類別
2.1格子圖形譜。格子圖形譜能夠把握音樂節奏特點。它用“走”、“跑”、“跳”等圖形的方式表達出音樂時值的長短,這樣讓教師在講解音樂節奏特點時避免了空洞的說教和灌輸,也讓學生清晰直觀地了解音樂時值的長短,感受音樂節奏的快慢,把握節奏型音樂旋律。2.2點線圖形譜。點線圖形譜能夠感知旋律走向。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點線圖形譜是用點線圖形表示音樂旋律,而旋律的高低和強弱是通過長度不同、粗細不等的線條和不同方向的點線表達出來的。點線圖形譜有助于學生辨別音高的行進,啟發學生感受音區的變化,也能有效輔助教師講解音樂教學的重點難點。2.3色塊圖形譜。色塊圖形譜能夠感受情緒變化。顏色與情緒存在著聯系,如藍色表示平靜或悲傷,紅色表示激動或熱情,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能夠利用顏色感知音樂情緒和風格。通過不同的顏色以及顏色的深淺對比表達音樂情緒的高低,從視覺的沖突導向聽覺的判斷,幫助學生運用顏色的分析對比,學會處理和表達樂曲情緒。2.4形象圖形譜。形象圖形譜能夠把握音樂形象。通過簡單明了的圖形方式,生動形象地表現音樂中無形的、不確定的要素,學生能夠借助圖形形象找到音樂形象,將二者建立起某種聯系,有助于強化學生對音樂的感知。2.5實物圖形譜。實物圖形譜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樂器特征。顧名思義,即將實物本身的形象通過簡單易化呈現出來,或者根據實物大小進行縮小版示意圖展示出來。通常展示的是樂器實物,如鈴鼓、雙響筒等,實物的呈現幫助學生了解樂曲是由哪種樂器演奏,不同的樂器各有什么特點。實物圖形譜抓住樂器外形特征,在演奏或者演唱時,讓學生與圖譜產生共鳴,引起學生對樂器音色的興趣和探究。2.6結構圖形譜。結構圖形譜有助于體會作品結構。它解決了如何讓學生理解音樂作品的整體架構問題,通過簡化點線、圖片、主題旋律、音樂風格,用圖譜形式表現整個作品的框架和層次,淡化音樂作品本身繁瑣的曲式結構。結構圖形譜讓音樂的主題、樂句、樂段一目了然,方便學生感知音樂層次、節奏力度以及音樂情緒等。
3.圖形譜在音樂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3.1圖形譜形象鮮明,易于理解。通常要先仔細分析樂曲的節奏、歌詞內容、曲式特征,然后根據樂曲本身思考設計什么樣的圖譜能夠簡單明了,既能體現樂曲節奏旋律等,又能通俗易懂,讓學生快速有效地把握整個樂曲。3.2圖形譜要具有層次性。樂曲本身存在重點和難點,如何讓學生容易理解難唱的樂句和把握重點節奏,就要考慮將樂曲的重難點進行簡化,用具有層次性、科學性的圖形譜化難為易。3.3圖形譜的設計不能過于形式化。圖形譜可以輔助大部分音樂教學,但是不是所有樂曲都適合通過圖形譜來表達。有些歌曲旋律走向、曲式結構不明顯,內容特點不鮮明,這類樂曲不適宜運用圖形譜教學。因此,圖形譜的運用要因歌而異,不能牽強附會盲目追求形式化,否則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教學目的。
兒童的世界多彩多樣,小學音樂教學中也要不拘泥于形式,借用圖形譜進行多種方式的教學。通過設計與樂曲相符合的圖形和符號,合理運用圖形譜,提高音樂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的探索欲,讓學生走進音樂、感受音樂之美,達到音樂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鳴.淺談圖形譜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教師,2015(28):66-67.
作者:王穎 單位:大連市甘井子區明德小學
- 上一篇:農村中學課余體育訓練現狀與對策
- 下一篇:農村體育公共服務在鄉村振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