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時間:2022-08-05 03:54:11
導語: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小學這一時期對學生們進行音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于開發學生們的智力以及審美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合唱能夠讓學生們的音樂技巧得到有效的提升,也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不過在實際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也存有著不足之處,這些不足之處對學生們學習音樂有著極大的制約,因此老師要對其引起相應的重視。接下來在文中將詳細闡述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開展的意義所在以及促使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開展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
隨著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的發展,小學音樂課堂越發引起了教育者們的重視,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培養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刻不容緩。現今,在小學階段,音樂課堂對推進學生們素質方面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學校的老師及領導也明確的認識到了音樂課堂開展的價值。隨著音樂課堂的開展,合唱教學也逐漸的被提上了日程,合唱教學能夠使得學生們的音樂思維活躍,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促使他們的音樂素養及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一、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合唱基礎弱
因為小學生們普遍年齡小,見識短,導致他們對于音樂的理解還處于一個初始階段,而且很多小學生都是在小學才開始接受規范、系統化的音樂教育的。這樣的情形就使得學生們對于音樂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強,在合唱時往往力不從心,不知道該怎樣去與同學配合,導致合唱效果不理想。另外,音樂老師在教導學生們合唱時,往往都是通過先讓學生們欣賞大合唱,然后淺顯的指導一下學生們該怎樣合唱之后,就讓學生們開始合唱。這樣的形式并不能讓學生們理解到合唱的意義所在,而且也不明白自己該在什么時候張嘴唱,這就使得學生們要么錯過節奏、要么沒有與同學間進行一個很好的配合。而且,音樂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如果老師通過在課堂上的時間教導學生們進行合唱,往往無法在有效的時間里完成,于是一些音樂老師會利用學生們的課下時間開展合唱教學,但是這就占用了學生們玩樂的時間,學生感到疲憊、厭煩,甚至討厭音樂課。
(二)不注重合唱技巧的教導
合唱需要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配合來完成,使得各個聲部能夠相互配合,最后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合唱表演。但是,在現今小學音樂課堂的合唱教學中,老師并沒有對合唱教學引起應有的重視,也沒有認識到合唱教學的重要性及意義,只是將合唱當作一個簡單的音樂教學活動,因此沒有注重教導學生們掌握合唱技巧。另外在學生們合唱表演完之后老師往往不會對其進行一個有效的點評,這樣學生們并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的不好,不利于學生們合唱能力的提升。久而久之學生們就會對合唱失去興趣,也不怎么樂于配合老師,不再想要進行合唱。而且很多小學生們的思想觀念受到自己父母及傳統教學觀念老師的影響,認為音樂這門課程不重要,考試也不用考,在將來的升學考試中也不會出現,所以可學可不學音樂,這樣的想法也會導致學生們在音樂合唱中產生一個敷衍的態度,進而阻礙自己音樂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開展的意義所在
(一)促使學生們審美能力得到提升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合唱教學能夠讓學生們欣賞到一些經典的合唱作品,提升他們對音樂的感悟與體會,進而促使音樂中的美對他們產生一種熏陶,使得他們的情感被激發出來。另外在學生們進行合唱表演之前,首要的就是需要學生們能夠了解、理解音樂作品,能夠對音樂作品進行一個細致、深入的探究,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將對音樂作品的情感融合進合唱表演中,提升合唱表演的水準,促使自身的心靈及精神在每一次的合唱表演中得到升華。
(二)促使學生們團隊精神得到提升
合唱是需要學生們相互配合,大家一起共同完成音樂表演。這就需要老師先依據班級的學生們的特點對他們進行聲部的劃分,接著再讓各個聲部相配合,達到理想中的合唱效果,而且在這之中,各個聲部還需要凝聚起來,仔細聆聽聲部,然后再整體一起進行表演。在合唱中,每一位學生都是極為重要的,他們要清楚的認識到在合唱表演中自己是處于一個團隊中,只有積極發揮出個人的力量,才能夠使得整個團隊的合唱表演更加的精彩。當學生們意識到這一點后,團隊精神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升。
(三)促使學生們音樂素養得到提升
在小學這一階段開展音樂教學,讓學生們對音樂知識及技巧進行學習,在具體的合唱教學中將這些知識與技巧進行實踐,促使學生們能夠掌握這些音樂知識和技巧,讓他們在合唱表演中也能夠更有自信、大方得體。小學這一階段,學生們在思想中有了羞恥這一意識,具體表現在,讓他們個人單獨進行音樂表演時,他們會感到害羞,會感到緊張,進而無法達到好的表演效果。但是讓整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合唱,他們就能夠有效的克服這些,會表現的更加的自信。所以,當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合唱教學能夠使得學生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被激發,進而促使他們積極投入到音樂知識及技巧的學習中,使得他們的身心得到一個促進的作用,進而促使他們的音樂素養得到提升。
三、促使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開展的策略
(一)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為了能夠提高對小學生們合唱教學的質量及效率,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采取更為恰當的教學方法,以此使得學生們的注意力能夠集中到課堂教學中?;诖?,老師在開展合唱教學之前,要對學生們進行細致、全面的觀察,了解到學生們的音色以及特點,將其劃分到最適合的聲部中。另外,音樂這類藝術性科目,講究一定的天賦,在班級中學生們的音樂學習能力各有不同,老師就要依據他們之前存在的差異對其進行針對的指導,多加讓學生們進行練習,以此為之后開展合唱打下一個好的基礎。通過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使得老師更加的了解學生,也能夠使學生們得到更有效、針對性的指導,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們的音樂能力得到提升。另外,老師還可以在教導學生們合唱時,選用一些學生們這一年齡段喜愛的歌曲,用這樣的方法來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比如:老師可以通過與學生們進行溝通交流去了解學生們喜愛的歌曲,像是學生們喜愛看的《熊出沒》這部動畫片的主題曲《我還有點小糊涂》就可以拿到合唱教學中開展教學。因為這是學生們自己喜愛的動畫片的主題曲,他們在平日里觀看動畫片時會隨著主題曲一起唱,老師就只需要對學生們的音準、節奏以及分聲部方面進行一下調整即可,接著就可以讓學生們一起進行合唱練習,在不斷的練習中增加他們之間的默契及配合,以此來提升學生們合唱能力。
(二)教學中注重以生為本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以生為本這一觀念也逐步的深入到了老師們的心中。音樂教學作為一門人文教學課程,只有從學生們的角度以及需求中出發,才能夠促使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及能力得到提升,促使他們對音樂的感知逐步加深。在音樂課堂中的合唱教學中,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和內容都需要結合學生們的個性特點、身心發展需求以及音樂接受、學習能力進行調整,由此才能夠促使學生們得到好的發展。比如:老師在合唱歌曲的選擇上,就不能選擇難度較高或較低的歌曲,而是要依據所教授學生們的年齡層次以及他們喜愛的合唱曲目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們學習合唱知識與技巧的興趣,促使他們能夠完整的呈現出合唱表演,學生們在合唱中也才能夠感覺到快樂,體會到合唱的魅力。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合唱教學
通過傳統教學方法去教導學生們合唱,容易讓學生們感到無趣、乏味、枯燥,就會使得合唱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只是聽從老師講解合唱知識及技巧,學生們也無法完全掌握這些知識點和技巧,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然而通過運用多媒體輔助合唱教學則能夠有效的緩解傳統教學所造成的凝滯局面,能夠有效的為學生們營造出良好的學習音樂知識及技巧的氛圍,讓學生們通過多媒體了解到合唱的魅力所在,并積極的投入到合唱課堂教學中。而且老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制作的課件以及視頻讓學生們能夠直觀、具體的欣賞合唱作品,使得音樂課堂更加的生動、形象。
(四)重視對學生們進行二聲部訓練
小學音樂教學所運用的教材中的合唱歌曲大多都是二部合唱,正好二聲部合唱屬于合唱教學中的一個基礎知識。老師就可以通過音樂教材中的二聲部合唱歌曲來教導學生們,之后再讓學生們通過練習掌握二聲部合唱,在練習中能夠掌握到正確的歌唱姿勢、表情、情感表達以及發聲方式等,促使學生們能夠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這樣就能夠有效的避免學生們使用錯誤發聲方式傷害到嗓子。當然,在學生們練習的過程中老師要多加去觀察學生,發現他們出現的問題,然后通過示范教學幫助其改正問題,促使他們的合唱能力得到提升。
四、結束語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對學生們進行合唱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利于對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以及音樂素養進行培養,促使學生們的素質及能力得到提升。當然,在這之中還需要老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樹立以生為本的意識才能夠做到,同時還需要運用多媒體輔助合唱教學,以促使合唱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提升。最后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們的二聲部進行培訓,讓學生們一步一個腳印的打下扎實的合唱基礎,由此,他們的合唱能力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憶華.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新課程導學,2018,(1):11-11.
[2]陳燕.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初探[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9,(2):235-235.
[3]易強.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散文選刊:中旬刊,2019,(7):84-84.
[4]吳丹.合聲律動唱響課堂———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文淵(高中版),2019,(2):180-180.
作者:劉慧 單位:日照市莒縣第三實驗小學
- 上一篇:高校實踐體育教育公平的路徑
- 下一篇:科技局上半年重點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