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促讀模式在閱讀的運用

時間:2022-07-23 10:02:09

導語:寫促讀模式在閱讀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寫促讀模式在閱讀的運用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以以寫促讀模式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環節中的運用為例,圍繞以寫促讀新模式,對初中語文閱讀高效教學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以寫促讀;讀寫

自古以來便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其聯系之密切為基層教育工作者展開“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相關研究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本文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選擇“以寫促讀”新模式帶給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些許積極影響展開細致闡述,旨在于創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形式的同時,切實推動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及綜合能力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以寫促讀模式在閱讀前的運用

只有對閱讀的內容保持高漲的熱情,學生才會自愿全身心地融入到具體文本的閱讀活動之中。這就要求我們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與積極性。其中,在閱讀前設置一定的寫作小任務不失為簡單卻有效的一種方法。如,在教學《范進中舉》這一文章時,我并沒有急于讓學生展開具體的閱讀,而是首先讓他們用筆在紙上寫出自己看到“范進中舉”這一文本標題之后內心所產生的疑問。這一略帶任務性質的微寫作使得學生腦海中的疑問一個個浮現了出來,以下即是某一學生的寫作成果:范進是誰?他有何特殊經歷?中舉指代什么?在官場中相當于什么職位?范進中舉前后發生了哪些事?這些事對他形成了什么影響?作者想通過范進中舉這件事表達什么?……短短的幾個句子落在紙上便使得學生對《范進中舉》這一文本有了更濃厚的研究、探索興趣,他們迫切想通過閱讀解開這些疑問,閱讀的積極性便自然格外高漲。而這些顯然都為接下來具體閱讀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充分證明了以寫促讀模式運用在閱讀教學前的積極作用。

二、以寫促讀模式在閱讀中的運用

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低下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究其原因,還在于部分教師直接將教輔資料上關于文本的講解與闡述一股腦兒地直接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缺乏對閱讀文本所蘊含內涵形成真正的認識與理解。針對這一情況,我認為我們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在閱讀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給予他們表達自我閱讀感受與體會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我手寫我心”這一以寫促讀模式,便是較為理想的一種。如,在教學《曹劌論戰》這一古文言文時,我便為學生布置下了“談談我心中的曹劌”這一寫作任務。隨著閱讀活動的推進,學生對曹劌這一人物的認識也更加深刻,各自具有不同的認識與看法。有的學生在紙上寫到:曹劌是一名具有強烈愛國主義情感的智士,相較于鄉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勸阻與不作為,曹劌關心國家大事,對時事政治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個人魅力躍然于紙上。有的學生則在紙上寫到:曹劌是一名具有杰出軍事才能的人,認真閱讀文本,我們可以從中發現其具體依據:1.選擇了有利于魯軍作戰反擊的陣地;2.選擇了有利于魯軍反擊作戰的好時機;3.選擇了追擊敵軍的正確時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方向與角度對曹劌這一人物形象進行了分析,如此一來,借助這一寫作活動,學生不僅深入了解了曹劌,更重要的是以人物形象為線索,深入而全面地把握了整篇文章的主旨脈絡。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以寫促讀模式在學生閱讀中的運用切實具有優化學生閱讀學習效果的良好效用。

三、以寫促讀模式在閱讀后的運用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與工具性兼具的學科,這就要求我們初中語文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向學生傳授具體的知識點,更應當側重于對學生進行人文知識的巧妙滲透。閱讀文本涉及的內容眾多,范圍較廣,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有力載體。由此出發,我認為我們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文本閱讀的教學活動結束之后,引導學生寫出自己關于該文本的讀后感,以此升華其情感,寓人文教育于閱讀教學活動之中。如,在學習了《斑羚飛渡》這一文本之后,我便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讀后感悟及心得,以下即為班上某一學生的寫作成果:讀了《斑羚飛渡》這一文本,浮在我腦海中的是兩層沉沉的嘆息。一嘆,作為一種動物,斑羚們竟然有如此驚天動地、無私奉獻自我的精神;二嘆,我們自詡偉大的人類竟然將這樣一群善良而又有著血性的動物逼到了那樣一種毀滅的境地。在羞愧于人類這種行為的同時,我真心地祈禱人類能與動物們和諧共處,共同在我們的地球家園上生存與發展!從這篇讀后感中我們可以看出,該名學生既深刻地認識了文本所描述的主要內容與所蘊含的情感,同時,又在內心悄無聲息地迸發了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正確價值觀,很好地達到了借助以寫促讀模式優化閱讀教學效果、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雙重良好目的。

總而言之,以寫促讀模式的恰當運用使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呈現蓬勃發展之勢。為此,我們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從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靈活而恰當地運用以寫促讀這一嶄新教學模式,這既是創新閱讀教學形式、提升閱讀教學效益的客觀所需,更是提升學生包括寫作能力、閱讀能力等在內的語文綜合素養的客觀所需。

參考文獻:

[1]方林艷.微型寫作促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7.

[2]許蘭.立足文本以讀悟寫以寫促讀——試論初中生讀寫能力的培養[J].語文教學通訊,2017(10).

作者:李忠山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康寧鎮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