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措施

時間:2022-07-31 11:07:47

導語:小學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措施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語文屬于小學階段重要的基礎性學科,而閱讀教學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會影響學生今后學習能力的強弱。本文主要通過對讀寫結合措施的探討,分析了小學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

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重點,是評判教育活動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就我國小學閱讀教學的整體情況來說,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實際教學效果并不樂觀,未對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形成有效利用。怎樣讓閱讀與寫作教學實現有機融合,促進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值得我們更為深入的探索。

1閱讀的吸收與積累

閱讀屬于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經過語言的積累提高認識,從而豐富學生的閱歷與情感體驗。小學生因為生活經驗和書本知識積累較少,在寫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無素材可用的問題,對于寫作缺少應有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細致體會文章當中的字、詞、句等外在語言,從表面到內涵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認識字詞、分析語句、探究寫作方法,汲取他人作品中的長處。比如,在寫敘事型文章的時候,應該著重學習人物的感情和物質的形態,并探尋時間發展的脈絡。而在寫抒情文章的時候,需要著重抓準寫作手法,及其所表達的情感。在說明性文章中,要強化對事物特征的分析。唯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閱讀更好的了解范文的表現手法、藝術特征、文章結構以及立意等,實現自我積累。此外,教師要積極強化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互動,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強化學生的語感。

2閱讀的課堂練習

口語屬于書面語言的重要基礎,隨著學生知識儲備的拓展,應該積極強化他們的口語練習。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盡力為學生創造更多口語練習的機會。比如,在閱讀結束之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對文章大意的理解、對文章詞句的感悟、對文章感情的體會等。利用多種形式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讓課堂教學中的讀和說形成緊密聯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種方式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于文章的品讀和理解,也能實現對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而在組織開展各種口語練習之前,需要培養學生想說與敢說的想法,利用適宜的指導與點撥,逐漸培養學生對語言樂趣形成感知的能力,使學生養成表達的欲望。例如,在《狐假虎威》一課中,語文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通篇課文進行閱讀,對文章內容形成初步理解,隨后向學生拋出問題:狐貍和老虎都有什么特點?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形成更深的感悟,并充分體會出其中所表達的內涵。隨后,教師還要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自由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在本課即將結束之后,為學生布置讀后感的課后作業。利用此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對狐貍和老虎的性格特點形成全面理解,同時也能夠學習到文章作者的優秀表達方式,繼而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知識應用的能力。

3閱讀的遷移寫作

小學是學生進行寫作學習的起步階段,因此,從初步構思到題目確定,從選材到材料的組織與運用,從作文結構的形成到怎樣遣詞造句,直至最后對作文的整合與修改,一系列寫作步驟都要由教師有計劃的進行引導,經過一步步的完善與改進,指導學生寫出優質的作文。在小學語文中開展閱讀教學,應該站在寫作的角度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指導,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閱讀經驗所積累的感受與體會,逐漸外化成為文字和語言,從而實現從理解到表達的有效遷移。小學生的思維發展主要是由形象思維為主,漸漸過渡為以抽象思維為主,而抽象思維卻在很大程度上跟感性經驗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所以,寫作練習應該靈活多變,從而調動學生寫作活動的積極性。就寫作形式來說,可以獨立寫作,也可合作寫作;就寫作時間來說,可以先閱讀后寫作,也可以先寫作后閱讀,還可以邊閱讀邊寫作;就寫作篇幅來說,可以整篇寫作,也可對片段和某個場面進行描寫;就寫作語言來說,可以是樸實的語言,也可以是華麗的辭藻;就寫作內容和性質來說,可以是概括性語言,也可以是質疑性語言,可以是聯想,也可以是記錄。在對學生寫作習慣加以培養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充當好引導者的角色,給學生提供更多適當的閱讀與寫作素材,從而更好的調動學生進行閱讀與寫作的積極性。例如,《雪孩子》《霧在哪里》《難忘的潑水節》以及《葡萄溝》等文章,都是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從而實現遷移寫作的重要素材,其中所滲透的思想和情感,都是值得小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時的重要參考。

4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夠起到非常優質的效果,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對他們探索意識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關注,積極探索方式方法,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武琳英.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運用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6(23):141.

[2]吳秀珍,王冬燕.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談小學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浙江教育科學,2007(05):52-53.

作者:胡波 單位: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