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數學教學生活化與游戲化探索

時間:2022-06-30 04:20:37

導語:幼兒園數學教學生活化與游戲化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園數學教學生活化與游戲化探索

摘要:數學活動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于思維模式還處于直觀、形象階段的幼兒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教師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應組織科學的教學活動,通過生活化以及游戲化的教學活動強化幼兒對知識的理解,使幼兒在生活以及游戲中學到相應的知識,促進幼兒大腦的發育。

關鍵詞:幼兒園;數學教學;生活化;游戲化

數學認知主要針對3歲~6歲的幼兒,是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數學,感知形狀與空間的聯系,理解數量關系。幼兒天性比較活潑,且認知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師應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認知方式等開展更加直觀的數學活動,讓幼兒更加形象地感知數學,從而更輕松地建構數學知識網絡。教師開展生活化以及游戲化的數學教學活動,有利于發展幼兒的思維,從而提高幼兒的數學能力。為此,本文從以下方面探討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生活化與游戲化。

一、生活化的數學活動

數學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教師應關注幼兒的生活經驗,注重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方式,引導幼兒回歸生活,讓幼兒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1.融入生活資源。生活化的數學要求教師要以生活為基礎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且要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打造生活化的課堂時,教師可以導入生活資源輔助教學,如電話或手機上的數字按鍵、路邊公車站牌的數字、每個班級的總人數等。為了能讓幼兒的數字代入感更強,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以及電子白板展示這些生活素材,以此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以及觀察熱情。同時,教師在教學時也可以隨機讓一名幼兒讀出這些數字,并讓幼兒試著去思考這些數字代表的含義。教師應以幼兒的思考能力、認知能力為基礎提出問題,并適當點撥幼兒。例如,對于中班的幼兒,教師可以告訴幼兒馬路邊常見的公車站牌上的數字表示的是車線路的序號,也是比較簡單的符號之一。這樣,幼兒在學習中能深刻體會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提高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幼兒智力正處于發展階段,教師結合生活資源開展數學活動,能讓幼兒感性地了解數學,為幼兒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2.利用加工的教學工具。幼兒園有很多可以直接利用的材料,只要稍微加工就能做成教師的教具以及學生的學具。例如,幼兒小班以及中班百玩不厭的計數練習活動是給小動物喂糧食。教師將空的塑料瓶裝飾成各種小動物,并貼上一定的數字或者是標記,之后在瓶子的上部挖開一個口當成是動物的嘴巴,再備一個小碗,在小碗中放一些小豆子,讓幼兒根據數學題的數量要求給小動物喂糧食。教師還可以搜集生活中常見的塑料瓶,并在瓶子上用即時貼做成點狀或者是線形的標記,之后再給學生準備一些有顏色的小珠子,讓學生玩匹配類的游戲。選取的教學工具材料都與幼兒的生活有關,數學學習就會變得更加生動。3.遷移接近生活的數學問題。數學與生活密切的聯系決定了數學教育最終要回歸到生活中。為此,在幼兒園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用幼兒能理解的數學觀點以及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當幼兒經歷了認識、實踐以及反思后,就會逐漸形成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學3、4、5、6之后,教師試著讓幼兒學習7、8、9、10,讓幼兒以生活為基礎找到其中的規律,并進行相關實踐。如此,教師發揮了自身的點撥與引導作用,讓幼兒逐漸發展自身的數學能力。4.創設生活化情境。教師可以通過模擬生活情境的方式將數學知識融入到教學中,讓幼兒在情境中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以學習順數、倒數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結合了“搭建樓梯”活動,讓幼兒順著樓梯感知從高到低、從低到高的變化規律,也可以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紅綠燈倒計時的畫面讓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這樣,幼兒就能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強化數學知識的應用。

二、游戲化的數學活動

幼兒數學教學中,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開發幼兒的智力,啟迪幼兒的思維,使幼兒在游戲中掌握數學知識。1.營造專用的游戲化區角環境。幼兒園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創設數學城、數學區等,給幼兒提供感興趣的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區域,為幼兒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以及充足的活動實踐。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可自由組成小組操作,能力較強的幼兒也可以多玩幾個區域。整個活動都是幼兒自主進行,活動形式也比較自由,對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具有重要意義。2.探索多種多樣的數學角色游戲。在游戲中,教師可給幼兒創設與數學因素有關的情節并提供材料,為幼兒無拘無束地玩游戲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幼兒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例如,在進行“娃娃水果店”這個游戲時,教師拿了幾盒水果,并在水果上面標上不同的價格,如4.5元、2元、“3+1”元、“6-4”元等。在游戲中,有的幼兒扮演收銀員,有的幼兒充當顧客。每位顧客僅有10元錢,且規定只能買2樣~3樣水果,讓幼兒自主計算并購買水果。教師還可引導幼兒將碗、筷子、勺子等一一對應擺放整齊,給幼兒營造良好的游戲環境,不斷增強幼兒獲取知識的能力,挖掘幼兒的數學潛能。3.創編主題式的數學游戲。教師結合幼兒的年齡和性格特點設計各種主題的數學游戲,可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使幼兒更快地融入數學游戲中。例如,在建房子的游戲中,教師給幼兒提供了幾種形狀不同的立體積木,并按照體積大小寫上對應的數字,讓幼兒在此過程中能復習6以內的數字,并感知其排列規律。同時,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進行比較,從而在建房子的游戲中能深刻體會到體積大的積木搭建的房子更大,從而更好地感知數字的大小。

三、結束語

總之,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基礎的數學教育,有利于開發幼兒的智力,促進幼兒的大腦發育。教師應重視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生活化與游戲化,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數學,理解數量關系,了解形狀與空間的關系,使幼兒輕松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黃麗花.巧用益智游戲培養幼兒數學素養[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03).

[2]趙美嬌.基于生活化和游戲化的幼兒數學教學研究[J].江西教育,2016(36).

[3]林瓊華.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與游戲化的實踐探索[J].當代教研論叢,2017(04).

[4]劉云敏.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教育觀察,2018(06).

[5]黃丹卿.淺談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有效獲得數學核心經驗[J].幼兒教育研究,2017(04).

作者:馬秀蘭 單位:甘肅省玉門市第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