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在幼兒園美工區活動的應用

時間:2022-01-11 10:39:41

導語:農作物在幼兒園美工區活動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作物在幼兒園美工區活動的應用

【摘要】素質教育下,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材料的選擇需要因地制宜,選擇自然資源,組織美工活動。農作物的應用能帶給幼兒親切之感,培養其綜合能力。本文對于農作物在美工活動中應用價值展開分析,并對其實踐應用策略詳細說明。

【關鍵詞】農作物;幼兒園;美工活動;應用

在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之內,明確指出幼兒園教學需要對自然資源充分利用,不斷拓寬幼兒學習空間。美工活動有助于激發幼兒創作興趣,鍛煉其動手能力,培養其思維。在活動當中,農作物的應用可提高活動可操作性,學生在熟悉的環境當中展開創作,發揮聯想,能夠實現寓教于樂。

一、農作物在美工區活動中的應用價值

(一)豐富材料。利用農作物作為幼兒園美工活動材料,能夠豐富幼兒游戲資源。農作物幼兒較為熟悉,不同季節的農作物具不同的特點,可利用農作物的豐富性,為幼兒園的美工區活動提供更多材料,指導幼兒展開創作,體驗美術創作的樂趣。將農作物資源和幼兒園教學相互整合,挖掘二者融合點,有助于培養幼兒發現美好事物,鍛煉其思考能力,提高美術素養。在大自然當中,風光秀美,四季交替,不同季節都有特色的農作物。由于幼兒對事物有較強的感知能力,對于外界事物十分好奇,將其特點和美工活動加以融合,巧妙利用不同季節特色農作物,能夠讓幼兒聯系生活,找到游戲內容和生活事物結合點,按照所給農作物類型,確定美工活動題材,豐富活動類型,對于美工活動組織期間,素材的提取具有重要影響。農作物屬于生活資源,將其應用到幼兒教學過程,能夠開闊其視野,豐富幼兒學習體驗,使其感受自然魅力,為美工課堂增添活力。(二)激發思維。在美工活動開展過程,巧妙將農作物資源引入其中,能夠激發幼兒好奇心理,形成創造思維?;顒舆^程,在教師引導之下,逐漸對活動展開反思,提高學習效能。由于農作物資源具有多樣化特點。因此,美工活動中的應用,更能激發幼兒興趣,讓課堂充滿樂趣。美工活動主要是設計各類手工任務,指導幼兒動手練習,在此過程,培養其想象能力,自覺聯系生活、資源等,發揮農作物在活動中的應用價值。同時,在幼兒園的美工區活動中,使用農作物,能夠拉進幼兒和游戲材料之間的距離,培養想象思維,激發其創作興趣,形成愛動手、善思考的優秀品質,不斷提升其美術創新能力。在幼兒園當中美工區,可按照幼兒喜好,向其中投入不同類型農作物,作為手工材料,激發其創造力。因此,教師需要對材料合理選擇,關注材料季節性特點的同時,還需對材料展開多元化利用,豐富美工活動材料,為幼兒帶來全新的活動體驗,在參與過程使用熟悉的材料展開創作,提高幼兒成就感[1]。(三)塑造情懷。利用農作物組織美工活動,還能塑造幼兒的美學情懷。部分農村資源以及場景存在詩情畫意之美感。農作物材料的應用,能夠讓幼兒美工學習內容更加多樣化。在特定的場景當中,形成審美能力,為幼兒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在其參與美工活動時,能夠受到農作物材料熏陶,處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感知美好事物,增強幼兒感知能力,不斷提高其美學素養。此外,還能讓幼兒形成良好習慣,在日常生活當中,認真觀察,尋找到美工活動中能夠運用的農作物,并且高效利用,將生活經驗和美術學習不斷融合,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懷。

二、農作物在幼兒園的美工區活動中的應用

(一)巧用季節性農作物。1.春季材。料大自然中,各種類型的樹木,在春季能開出美麗的花朵,可利用杏花、梨花、桃花等作為手工材料,裝飾各類飾品。還可利用柳條、小草等,讓幼兒按照事物顏色、形狀和大小等進行分類,利用花瓣和葉子,拼接美麗的作品,發散思維,繪制出“春天美景”。通過美工活動,部分幼兒可利用花草來制作標本,還可將其插在瓶中,或者將其作為裝飾物,裝飾繪畫作品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培養幼兒欣賞和表達能力。2.夏季材料。夏季是各種蔬果成熟的季節,可選擇胡蘿卜、芋頭、茄子、白菜、洋蔥、等各類蔬果,向幼兒園的美工區投放,并為幼兒提供橡皮泥、火柴棍、硬紙板、牙簽、彩紙等輔助材料,引導幼兒利用農作物外形特點,使用拼接、粘貼等方式,展開創作。在農作物的利用下,幼兒可發揮自己的聯想,將茄子變成了可愛的小娃娃;將洋蔥制作成小船;將芋頭制作成小刺猬;利用蘿卜制作印章;利用白菜完成拓印畫等。充分發揮農作物在幼兒園創意手工活動中的作用,激發幼兒聯想,培養幼兒觀察能力,運用創造力,創作出各種風格的作品。3.秋季材料。秋天是果實成熟的季節,可帶領幼兒展開“收集種子”活動,將玉米、小麥、豌豆、黃豆、黑豆等種子收集起來,共同帶進美工區,相互交流與分享,并引導幼兒利用上述材料創作圖畫,利用卡紙、紙板和紙盤等當作背景,完成“種子貼畫”的創作,最后將上述作品展示在幼兒園走廊區,美化環境的同時,增長幼兒知識。4.冬季材料。樹木枯枝和秸稈等農作物也可作為手工材料。在美工區,讓幼兒拿著樹枝蘸取原料完成印畫,結合印畫形狀展開聯想,并進行創作,使用彩筆,在樹枝上描出綠葉和花朵;還可利用枯樹枝,將其插在瓶中,使用水果和彩繩加以裝飾,使枯枝重煥生機;還可利用枯枝與干草,壘成鳥窩;收集瓜子皮、花生皮、開心果殼以及松子殼等,制作出各類小動物。可利用農作物的秸稈,像玉米、高粱以及葵花桿等,可將其制作出不同造型,放在班級里美化環境。例如:高粱稈的內瓤柔軟,并且具有高度加工特性,幼兒操作較為容易,可使用其制作各種小擺件。通過農作物的運用,激發幼兒想象力,培養其手工繪畫技能,對于農作物材料的形態和色彩等使用有更加感性認識,在細致觀察和思考過程,通過動手,提高幼兒創造力。(二)農作物材料的多樣化利用。1.一物多玩。運用農作物材料,組織美工活動,可對同一材料,展開不同操作,創作出不同作品。比如:使用稻草作為吹畫工具,可吹出各種美麗的圖形,還可利用其進行拼接,完成貼畫;使用玉米種子,制作小花朵、蝴蝶、娃娃等,還可利用其制作的貼畫;利用南瓜制作南瓜燈,花籃等。開發農作物在美工活動當中使用途徑,高效利用教育資源,激發幼兒想象力,能夠利用同種農作物材料,制作出不同的手工作品。2.分類使用。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能力存在差異,幼兒注意力集中情況,想象力的發展以及動手能力等均存在差異,其對于同樣的手工材料,可能選擇不同的創作方式。為保證農作物材料在美工區的高效利用,可結合不同年齡幼兒發展,分類投放,分別指導,保證幼兒創作過程能夠順利完成任務。比如: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并且動手能力較弱,為保證游戲順利進行,教師可以用橡皮泥,為幼兒制作“一片土地”,之后準備植物種子,讓其“播種”在田間,不但游戲過程安全,而且還能鍛煉幼兒手部肌肉。之后,使用塑料棒在橡皮泥周圍插上一圈“柵欄”。中班幼兒,其動手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因此,可準備硬紙板,讓幼兒使用不同種子仿照蔬菜、水果等形態,自由粘貼;還可利用自身想象,創作出其他形象。大班幼兒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因此,可為其投放多種類型的農作物材料,使其結合特定情境,進行拼接、裁剪、粘貼等創作[2]。3.突出目的。農作物材料在幼兒園手工區投放的最終目的為培養幼兒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等。因此,需要在教學中體現出應用的目的性??墒褂棉r作物種子、果實、秸稈等,設計粘貼、印畫和裝飾等等活動,讓幼兒在游戲當中體會創作樂趣,提高想象力,體現農作物在美工區域活動當中的應用價值。(三)深入生活體會農作物的應用。美工活動組織過程,教師還可帶領幼兒走進自然和生活,幫助其積累素材,認識更多農作物,體會大自然中優美的事物,在自然場景當中尋找創作靈感。利用實踐,培養幼兒發現美能力,培養其美工素質。幼兒觀察自然時,教師可重點向其講解農作物的名稱、作用等,開啟幼兒智慧,使其能夠通過農作物外形、顏色等方面入手,展開美術創作,作品和大自然中事物更加貼近,更具生命力。比如:可帶領幼兒觀察樹葉形狀,之后組織拼接活動;還可講解麥秸稈的使用方法,組織幼兒展開拓印或者染色等活動,不斷提高幼兒應用農作物的能力,創造出不同類型的作品。

總之,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美工活動為重要內容。組織活動時,可適當運用農作物材料,增強幼兒對材料的熟悉感,使其積極利用材料展開創作。教育實踐中,需要教師結合季節對農作物材料合理利用,還應創新農作物的應用形式,全方位培養幼兒思維,讓其享受美工活動樂趣。

參考文獻:

[1]屠玥.廢舊的材料別樣的魅力——廢舊材料在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活動中的應用[J].文存閱刊,2019,(03):180-181.

[2]林小平.初探農村鄉土材料在幼兒園美工區活動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8,(97):280-281.

[3]袁曉敏.主題背景下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材料投放問題與策略探尋[J].美術教育研究,2020(14):150-151.

作者:鄂騰鳳 單位: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甘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