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樂教學策略探究

時間:2022-07-27 04:26:12

導語:高校音樂教學策略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音樂教學策略探究

摘要:地方音樂具有鮮明的文化色彩,是我國音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重點就高校音樂教學中納入地方音樂的策略進行探討,以期能夠為音樂傳承以及高校音樂教育質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地方音樂;融合

地方音樂是傳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濃烈的文化特色,在地方文化發展和經濟建設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將地方音樂納入到高校音樂教學當中是實現音樂傳承以及文化傳播的一個有效途徑,有助于對地方音樂的傳承和發揚,還能夠切實體現出高校地方教育特色,進而真正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音樂文化內涵的產業。本文將重點就高校音樂教學中納入地方音樂的策略進行探討,以期能夠為音樂傳承以及高校音樂教育質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高校音樂教學中納入地方音樂的意義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經濟全球化正在逐步的推進,隨之帶來的是世界范圍交流的進一步增多,這直接推動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而同時人們的音樂審美也在悄然的變化著。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人們對于音樂的審美往往更多的局限于有著明快節奏的現代流行音樂方面,以地方音樂為主要代表的傳統民間音樂處于不利的境地,使得地方音樂被忽視,影響到音樂的傳播,也使得地方的音樂特色不能夠被好好的保護和傳播下去,這樣的尷尬境地是目前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高校音樂教學則是讓地方音樂重新煥發生機,并且得以發展和延續的有效手段。從高校功能特征方面進行分析的話,高校教育承擔著維護以及傳承地方文化的重要使命和責任,那么將地方音樂納入到高校音樂教學當中已逐步將高校打造成地方音樂發展的基地,并推動地方音樂的繁榮和推廣。從高校發展戰略層面上看,未來的高校音樂教育必須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不能一味的學習和效仿西方音樂,更為主要的是要加強對本土音樂的分析和研究,有效結合地方音樂來構建多樣化的高校音樂教育模式。從高校人才培養目的方面分析,在實際教學當中引入到地方音樂之后能夠強化學生對于家鄉音樂的喜愛,為地方音樂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人才。除此以外,地方音樂有著獨特的特色,而這些特性能夠形成對音樂教師和學生的一種啟發,激發其創作靈感和音樂創新力。

二、高校音樂教學中納入地方音樂的策略

(一)創新音樂教學理念

在高校音樂教學當中納入地方音樂充分利用以及發揮地方音樂的個性和特色來完善音樂教學內容,積極構建個性化和具有特色的高校音樂教育模式對于音樂教學的發展,高校音樂人才的培養以及地方音樂的保護和傳承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而要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就必須要從教學理念的創新著手,提高高校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在全球化步伐逐步加快的社會背景下,多元化的西方音樂極大的影響著我國的音樂市場,而在高校的音樂課堂教學當中更是包含著大量的西方音樂文化內容,忽視了本土的音樂以及音樂文化,只會出現教育方面的偏差。在面對西方音樂時,必須要持有一個客觀準確的態度,不能一味的排斥,也不能夠片面的強調全部吸收,正確的做法是用開放的眼光以及平等的觀念來客觀的對待。與此同時,高校還必須要認識到地方音樂文化對于高校音樂的重要性和促進作用,并且能夠及時的發現和解決問題,推動音樂教育的長遠發展。高校音樂教學理念的創新要做到:第一,構建與地方音樂結合的高校音樂教學體系,將地方音樂作為高校音樂的一個代表及特色。第二,將地方音樂作為一個出發點,對音樂教師的教育觀念以及音樂感悟進行培養和鍛煉,使得廣大教師能夠用超高的音樂素養,承擔起地方音樂教育的責任。

(二)改革音樂教學模式

為了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納入地方音樂,有效融合地方音樂的特色,還需要對現有的音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溝通以及相互聯系。在傳統的高校音樂教學當中,教學模式往往十分被動和單一,更多的側重于高校音樂教師的理論知識講解,要求學生被動的接受和記憶,這樣的情況下難以從確立起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使得學生不會主動的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來參與學習活動。為了徹底的解決這一現狀,必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必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且能夠將互動式的教學方法貫穿課堂的整個環節,引導師生多元化的互動交流,這樣教師能夠更多的了解學生的看法以及學習需要,而學生也能夠透過教師的指導獲得能力和音樂素質的發展。在互動型的音樂課堂當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也可以采用啟發引導的方法引導學生總結音樂學習策略。同時教師還可以恰當的運用提問教學法,也就是根據教學內容恰當的設置相應的音樂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和思考,從而發展學生的音樂思維,加深學生對于地方音樂的認知。除此以外,高校也可以邀請地方音樂藝人來校進行交流和分享,組織以地方音樂為主題的專題講座活動,更好的傳承和保護地方音樂,并推動地方音樂和高校音樂的完美融合。

(三)加強地方音樂分析

在全面推進高校教育改革的進程中,為了進一步用音樂教育的發展,積極打造個性化和有著鮮明特色的高校音樂教育系統需要將地方音樂納入到整個系統當中,用地方音樂文化來構成有著鮮明地方特色的高校音樂教育面貌。為了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展開,必須要加大對地方音樂的分析和研究,深層次的剖析地方音樂的元素以及其中蘊含的深刻的音樂文化,并且能夠逐步挖掘其中的地方音樂特色,將其真正融入到音樂教育環節,設計出與之對應的音樂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更好的傳承地方音樂,將其進行不斷的發揚和傳播。在對地方在對地方音樂進行分析時,可以采用調查研究的方式進行,并且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研究活動當中,豐富學生對于地方音樂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在傳統的高校音樂教育當中,一味要求學生真的鑒賞優秀的音樂作品,無法讓學生獲得更為深刻的音樂學習資料。而在實際的放音樂調查和分析研究工作環節,學生可以直接的觀察記錄,同時還可以透過訪談以及其他多種形式的體驗活動來獲得一手資料,接下來可以對獲得的這些地方音樂文化內容進行深層次的剖析和研究,了解其中的藝術特征,以便能夠在音樂學習當中將其進行融合和發揚,讓地方音樂價值能夠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四)積極構建第二課堂

地方音樂在整個傳統民間音樂體系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民間也是一個豐富多元的音樂大講堂,同樣也是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和音樂情感熏陶的一個重要平臺,更是對課堂教學平臺的一個有力補充,因此可以被稱作是高校音樂教育的第二課堂。在第二課堂當中,音樂教師可以更加有效的為學生普及以及傳播關于地方音樂的內容,幫助學生了解地方的民俗音樂,了解其中的傳統音樂元素,在準確認知其中的豐富音樂概念的同時,還需要認真發掘其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價值。在生動形象的音樂第二課堂當中,實踐可以和書本進行緊密的結合,不斷拓寬高校學生的音樂視野,讓他們能夠獲得更加豐富多樣的音樂資料和資源,能夠進一步的對地方音樂產生深刻的認知。在積極打造高校音樂教學第二課堂時,高校音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深入民間,參加到關于地方音樂民俗活動當中,并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當中,對地方音樂進行深層次的鑒賞和學習,但其中優秀的音樂藝術元素,并將其用于最新的音樂學習和音樂能力的提高。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到具體的實踐活動當中,并在其中獲得豐富的實踐和生活體驗,而且在實踐當中獲得的音樂知識會更加的牢固,讓學生在第二課堂當中煥發生機活力,提升音樂綜合素質。

三、結語

地方音樂是我國傳統音樂藝術的組成部分,具有濃郁的地方音樂特色,同時也可以成為東方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代表。將地方音樂納入到高校音樂教學當中是推動高校音樂教育改革,保護和傳承地方音樂的一個重要措施,同時也是完善高校音樂教學體系的有效途徑。為了將地方音樂真正納入到高校的音樂教育當中,必須不斷的創新音樂教學理念,改革音樂教學模式,加強地方音樂分析,積極構建第二課堂,構建完善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并推動地方音樂文化的長遠發展。

作者:邢方方 單位:長江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王珊銘.本土地方音樂在地方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傳承與創新研究——以粵北韶關學院為例[J].音樂創作,2016,08:45.

[2]徐蔓.淺談高校音樂教育對傳承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02:103-104.

[3]李俊.地方音樂引入高校音樂教學的探索——以臺州學院為例[J].藝術探索,2011,2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