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作曲技術教學論文
時間:2022-03-28 08:24:02
導語:音樂作曲技術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復調音樂教學是音樂院校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培養多聲部思維能力對學習音樂的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復調音樂對培養學生的多聲部思維能力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學生能夠更加明白音樂作品中所表達的含義以及音樂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在作曲技術理論課中的復調音樂教學效果十分顯著。本文主要針對作曲技術理論課中的復調音樂教學的地位與作用,探討復調音樂教學的方法與原則,并對現狀采取創新應對措施。從而可以提高對作曲理論課中的復調音樂教學的重視,進而提高音樂教育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作曲技術理論;復調音樂;教學
為了適應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發展,音樂教育就要形成新一種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對于音樂學子的培養也需要一種全新的方式。每一個音樂院校應該重視作曲技術理論課中復調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增加復調音樂教學的學習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的適應時展的音樂人才。
一、復調音樂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復調音樂技術是學生理解音樂作品的基礎。熟練掌握復調音樂技術便能更好的理解音樂作品中的意義,接觸音樂的靈魂,所以復調音樂教學對于作曲技術理論課是必修的。在過去的作曲理論課的教學作品中大多都是主調音樂,對于復調音樂作品涉及極少,就算是提到復調音樂,也僅僅是介紹一點,所以學生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復調音樂。(二)復調音樂技術是培養學生多聲部音樂思維能力的必要手段。從音樂的表現形式來劃分,主調音樂和復調音樂共同組成多聲部音樂。主調音樂表達方式是單一曲調,而復調音樂則是利用兩種及兩種以上的同意義曲調以復合曲調的方式進行表達。復調音樂既可以表達不同的音樂形象,又可以表達一個音樂形象的不同方面。復調音樂教學對于培養學生們的音樂思維是十分重要的。(三)復調音樂技術是學生學習其他專業的重要前提。復調音樂技術作為一門技術,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音樂作品的內部構造和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含義。學生如果要想熟悉的掌握音樂的內部構造,那么就必須要學好復調音樂技術。而且復調音樂技術還在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以后的音樂學習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作曲技術理論課中復調音樂教學的方法與原則
復調音樂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對位法”的學習方法,進而分析不同形式和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在創作一些簡單的復調音樂作品時,就需要學生們掌握對比式和模仿式的復調音樂規則,而且能夠熟練分析多聲部復調音樂作品中的音樂結構和復調技術方法。還有模仿對位形式上的賦格曲,需要熟悉賦格曲的寫作常識,理解其組成形式以及分析不同風格的賦格曲。(一)系統性原則。復音音樂擁有漫長的發展歷史,從中世紀時期到現在經歷了幾百年,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復調音樂知識體系。系統性原則一方面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嚴謹的教學規律,以及教學內容的一致性和知識結構的完整性,保證學生既可以學習到系統的基礎知識又可以熟練掌握作曲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確保教學內容和計劃的全面而有序,不可以隨便減少和篡改,讓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學到更加系統和全面的知識,掌握更多技能。(二)循序漸進原則。在傳授知識與接收知識過程中要做到循序漸進,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以急功近利,教師需要在每節課上課以前制定好合理有序的教學計劃,特別是涉及到復調音樂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本無法讓學生們完全掌握應該學會的基礎知識點與難點。所以,教師應該做到將知識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進行傳授,讓學生們更容易接收新知識。如果教師將自認為很簡單的基礎知識進行省略或簡化,那么學生們就會由于基礎不牢,知識掌握不完整,而后續的新知識的學習無法順利地進行。(三)啟發性原則。啟發性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掘學生的潛在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對新知識的研究,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在課堂之中,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要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在課上通過自身的努力,學會更多的作曲技能。作曲這門課程本身就具有創造性,作曲人擁有大量的基礎理論知識后,還要擁有創新能力。不僅要知道創作過程,還要知道怎樣才能開始創作。(四)直觀性原則。直觀性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更加直觀的方式進行講課,將知識點進行匯總整理,將零散的知識點變得整體化,將抽象的知識點變得易于理解,變得更加貼近生活,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更多新知識,使新知識更容易記憶,不會有看過就忘的現象出現。(五)鞏固性原則鞏固性原則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落實鞏固性原則。教師要確保學生打好每一項知識的基礎,這樣才能在教授新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自己獨特的知識體系,從而進行靈活運用。久而久之,學生便會養成課后及時鞏固新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這對于其他學科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三、復調音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教學思想與理念的創新。隨著時代不斷地發展,社會需要更多的全面性發展的人才,只掌握一門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音樂院校的學生也是如此。傳統的教育模式就教師將課本中及自身掌握的知識教給學生,讓學生取得優秀的考試成績,就感覺自己完成任務了,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這些還是有所欠缺的。教師應該對教學思想與理念進行創新,不僅僅要教會學生學會新知識,更要培養讓學生自己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為了讓學生成為全方位的人才打下堅固的基礎。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熟練掌握專業知識,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再結合學生學習的情況,總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加強教學思想與理念的創新,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二)教學內容與教材的改革。音樂的美是不分國界的,復調音樂教材內容的選取要將中國和西方的音樂教學作品和文化結合在一起,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課本是教學內容的承載,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直接工具。復調音樂教材的編寫是音樂學院發展建設中至關重要的,它反映了學院學科建設與發展的某些成就。教材的改革就要做到選取和自編的方式相結合,以從前的教學成就為基礎,結合學院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和專業未來發展趨勢來編寫教材。(三)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舊式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已經不能培養出適應新社會的音樂人才了,所以,音樂院校對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了。創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上教師的適當引導,就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教育過程中可以利用網絡和電腦來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生動,使學生更容易記憶。創新型的教學模式打破了以往枯燥無味的課堂形式,令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使教學內容變得更有吸引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還要根據每個學生在音樂方面特長與不足進行分類,教師進行分類教學,特長方面要進行鞏固,不足方面要進行彌補,從而培養適應新社會的音樂人才。
四、結語
復調音樂教學在作曲技術理論課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使學生在接觸到復調音樂時,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揣摩,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培養學生的音樂藝術文化素養以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音樂院校應該重視復調音樂教學,增加復調音樂教學的課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實施創新的教學手段,創建一個完美的復調音樂教學體系,提高復調音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復調音樂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億軍.試論復調的類型及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4(14).
[2]甘小云.對音樂專業作曲技術理論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藝術教學,2014(05).
[3]陳銳.淺析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在高校作曲技術理論課程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4(06).
作者:王竹 單位:安順學院
- 上一篇:新媒體下高校思政工作策略分析
- 下一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