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實施策略

時間:2022-03-01 03:19:22

導語: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實施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實施策略

摘要:2017年修訂的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從高中音樂教師對課標的理解、教師的教學實施、運用教材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高中音樂教師只有不斷學習,研究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實施策略,提高教學水平,才能勝任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工作。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實施策略

一、立足核心素養,重視音樂本體

新的課程標準將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定為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三個方面。把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感知放在了第一位。例如:第十一節“非洲歌舞音樂”,本章節共有四首作品《非洲贊歌》《鼓舞》《門庫爾雅》和塞內加爾的鼓樂作品《男孩之舞》。涉及的樂器有馬林巴、非洲鼓,音樂知識有非洲音樂概述。教師可以將本章節的重點———非洲鼓樂課提出來,以《鼓舞》這首樂曲為載體,運用奧爾夫教學法,就節奏講節奏,通過比較學習,讓學生充分體驗“節奏”是非洲音樂的靈魂。重視節奏的訓練,培養學生穩定的拍感,完成個人二聲部,在比較學習中,體驗節拍的穩定性和節奏的變化性,在編創節奏的過程中進一步驗收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在教學中始終遵循鑒賞—表現(唱、奏)—編創為必修課主干的原則。

二、定位教師角色,改變師生關系

2011版的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將教師定位為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2017版的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對教師角色進行了新的定位———教師不再是主導者,教師重新回歸到韓愈的《師說》所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樣的角色。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由原來的主導者轉換成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傳道”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言傳身教,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培養學生的人格。“授業”,教師要教會學生基本音樂技能和基本音樂知識。身為教師,自己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掌握多種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將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學生則把知識轉化成越來越強的能力。“解惑”要求教師具備有效解決學生知識盲點的能力,并且能引導學生敢于質疑,培養學生勇于面對困難的品質。因此,新課程的實施,對高中音樂教師的專業基本技能和專業理論知識提出新的要求。教師要以自己的專業和技能為本,不斷學習和提升,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學生要從原來的主體地位轉換成學習的參與者、知識的掌握者、技能的展示者、創編后的表演者。這樣,才能使師生關系融洽和諧。

三、重組教材內容,有效實施教學

為了更好地使用教材,可以將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增補。包括以下幾類:(1)擴展性資料。例如,第三十三節“流行風”一課教學中,保留了《懂你》這首流行歌曲,同時增補了比較流行的歌曲。通過學生的鑒賞、分析、評價流行歌曲的成功之處,引導學生多欣賞積極向上的流行歌曲,理智地欣賞優秀的流行歌曲作品。(2)活動性資料。在教學中可以補充適合高中學生的活動性資料,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進來。例如,“拉丁美洲音樂”這一課,在完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感受拉丁天后夏奇拉載歌載舞的表演,重點掌握“WakaWaka”的旋律,使學生感受到音樂鼓舞人心的力量。(3)經驗性資料。需要學生在課前自己去查找資料,通過查找資料、篩選資料、分析資料獲得一定的經驗,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分享給其他同學。(4)練習性資料。練習性資料要具有可操作性。例如,“高山流水志家國”這一課,在拓展與探究中的第三題和第四題,旨在進一步學習古代樂曲和樂器方面的知識。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嘗試吹奏塤、彈奏古琴等,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了教學的實效性,可以將教材內容適當地進行調整。(1)順序的調整。例如,第二單元要求學生掌握各地域(西北與南方)與各民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民歌的典型特征。在教學中可以將第二節“高亢的西北腔”和第五節“飄逸的南國風”合并成一節課的內容,曲目上有所刪減,通過對比欣賞和比較學習,學生很容易把握西北民歌和南方民歌的不同風格。(2)時間的調整。例如,《祖國頌歌》的教學內容,可以調整到9月末,舉國上下歡度國慶的日子即將到來之際,學生在濃濃的愛國情感中感受和學習《祖國頌歌》這樣的歌曲,更具有實際的愛國主義教育意義。(3)素材的調整。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可以調整學習素材。例如,“歐洲民族民間音樂”這一課,學生平時在聽《孤獨的牧羊人》這首歌曲時,尤其對歌曲中“哦得來依嘞哦嘞嘞哦嘞”這一樂句非常熟悉和喜歡。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將拓展與探究環節中約德爾唱法的《孤獨的牧羊人》這首歌曲作為切入點,學生通過演唱歌曲,很快地融入學習中。

四、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1.考慮好教學切入點每堂課的教學切入點就像是大幕剛剛開啟,教師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能抓住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是完成教學的重要環節。2.抓住知識的關鍵點教材的每一章節都安排了一些音樂鑒賞知識,這些知識也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關鍵點,學生才能準確地掌握本節課所要掌握的知識。3.找準最佳結合點現在的高中生通過網絡、報刊、書籍所掌握的信息量和知識量都很大,怎樣從學生的實際找準最佳結合點?應把教材中的新知識和學生已經掌握的舊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鞏固舊知識的同時,學習新知識,拓展知識面。4.突破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是某一個面,是本節課學生一定要掌握的重要知識點,在欣賞樂曲時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解決教學重點。每堂課的難點是學生較難掌握的某一點,針對不同年級、班級、學情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解決教學難點。5.精心組織訓練點根據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要,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訓練點。在編創實踐環節要讓學生能夠真正有創造性地實踐,不是“走過場”,也不是“擺花架子”,學生的編創能力才能夠真正得到提高。6.預留課外延伸點教材中的很多知識,可以讓學生自學。對于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師一定要精講。還可以設計留白點讓學生去思考、探討;哪部分先講,哪部分后講,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好排序。另外,教師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注意問題的生成,及時調整教學。

五、巧用思維導圖,梳理教學脈絡

思維導圖可以從教學內容的整體安排到每一個小問題的處理都很清晰地展示出來。將教學的脈絡梳理得清清楚楚,備課時會節約很多時間,找素材也就更有針對性,設計教學流程也更具有條理性。

六、做好學習表現評價,完成鑒賞體會

新課標的評價原則秉持以提升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為本的評價理念,是音樂課程評價的首要原則。學習表現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音樂的愿望、上課的狀態、學習音樂的方法,還要檢驗學生的音樂感知力,考查學生的音樂編創能力。在教學中,可以設計學習表現評價表,根據每節課的知識和技能及編創的內容進行評價,這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同時學生根據本節課所鑒賞的音樂作品,完成一份鑒賞體會,把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收獲和體會記錄下來。學生通過鑒賞體會可以看到自己鑒賞水平的提高,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作者:康鳳偉 單位:哈爾濱市第十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