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線上有效教學探索

時間:2022-05-18 10:10:34

導語:疫情期間線上有效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疫情期間線上有效教學探索

疫情背景下的線上教學,因平臺利用缺乏整合,學生狀態不便掌控,師生互動難以展開,從而影響到線上教學的有效性。如何求解這個問題?筆者以成都市武侯區為例,就區域內中學線上有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做一交流。

一、啟動之初:統籌謀略,整體實施

為落實延遲開學期“停課不停學”的政策,武侯區教育局統籌謀略、整體布局開展工作。(一)提前謀劃,靠前指揮。1月26日(正月初二),區教育局基于因疫情而延遲開學的預判,召開了關于中小學線上教學的會議。會議決定要提前制定出線上教學的指導意見,用于指導區域內中小學開展線上教學;明確了普教科做好線上教學的統籌規劃,區教科院擬定線上教學的指導意見供局黨組決策,區技裝信息中心保障“三顧云”平臺(武侯區自建的教育云平臺,可支持學校開展線上教學活動)有效運行。(二)服務學校,加強指導。自2月17日起,指導各校開展線上教學工作。一是在“三顧云”教育平臺上為師生共提供了265萬件教學資源供師生選擇。二是深入學校調查研究,了解學校在進行線上教學過程的做法、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現場給予幫助和指導。三是通過網絡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及時了解線上教學的現狀和學生的獲得感。之后,形成的區域和各學校調查報告,為教育局決策提供依據和參照。四是召開線上教學階段(兩周線上教學)視頻會,其內容包括:讓做得好的學校做經驗交流;教科院解讀調研報告并就線上教學提出指導性意見;教育局對前階段工作進行總結,對下一階段教學提出要求。其一,建立體系,加強管理。學校線上教學建立校級、年級、班級等三級管理體系,全面、系統推進線上教學工作。其二,摸清情況,解決問題。學校全面了解學生家庭用于線上教學的網絡條件和終端設備情況,對設備缺乏的家庭提供幫助。其三,強化培訓,提高素養。由各校信息辦的負責人牽頭成立校級技術團隊,對全校干部教師進行線上教學的技術培訓。其四,研究方法,提高效率。各學科教研組、備課組研究線上教學方法,保證教學效果。其五,全批全改,及時反饋。學生每天將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之后拍照上傳給老師批改,以了解學生學習效果。其六,家校共育,形成合力。聯動家長,求得家長的理解支持,為孩子線上學習提供必要的條件,督促孩子認真學習,完成線上學習任務。

二、開展之中:調查現狀,摸清情況

在線上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武侯區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對全區29所初高中進行問卷調查,學生整體上對此次延遲開學期間線上學習的滿意度較高。但同時也發現,線上教學效益還不盡如人意。在經過三周線上教學之后,我們又對10所中學的校長或中層干部就“影響中學線上教學的主要因素”進行網上調查,發現影響線上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按影響程度的大小排列分別是:網絡條件、教學平臺功能、硬件條件、班級管理、教學方式、教師信息素養、課堂監控、學生自律、家校配合、教學設計、課程設置等十一個因素。關于排在第一位的網絡條件調查,有8位受訪者認為網絡環境是否快捷、方便、不斷線、不卡殼,這是支持線上教學的首要因素。關于排在第二位的平臺功能調查,有7位受訪者認為當前市場上提供的平臺只具有直播功能及回放功能,能基本滿足教師教的功能;當針對某一問題需要學生充分討論或開展師生、生生互動的時候,現行平臺就實現不了。關于排在第三位的硬件條件和班級管理調查,有6位受訪者給出了相同或相似的答案,即:硬件條件是指教師備課、錄制視頻、課堂直播、師生互動、作業批改反饋、個別輔導所使用的設備,也指學生在家聽課、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作業上傳的設備,而在這方面還存在不足。有位副校長告訴我們,在他任教的一個初中班45名學生就有42名使用手機參與線上學習,他對此感到非常不安,這既是對學生視力嚴重的損害,又不利于學生把控自己不在學習時打游戲。

三、后續實施:改進措施,增強實效

針對在線上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將在下一步擬采取如下措施,以保證區域內中學線上教學的有效性。(一)及時溝通,優化網絡環境。區教育局及時與電信、移動公司聯系反映疫情期間師生線上教學對網絡教學的需求,提升網速,為師生開展線上教學提供更優質的網絡服務。(二)及時創新,優化平臺功能。一是優化武侯區“三顧云”教學平臺功能,使其具有現場互動、監控課堂場景的功能,使教師更便于管理線上課堂教學、開展線上師生和生生互動。二是選擇使用市場上某一公共平臺(如釘釘辦公平臺)的學校將線上教學所需要的功能及時反饋給科技公司,希望這些公司及時優化平臺功能以滿足線上教學的需要。(三)家校合作,解決手機問題。通過班級管理和家校合作,共同解決學生使用手機的問題,一是加強班級教育與管理,促使學生愿意放棄使用手機;二是通過家長督促學生使用電腦或電視機;三是學校給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電腦;四是通過技術手段將手機屏幕上的內容轉到學生家中的電視機屏幕上。(四)加強教研,優化教學方式。在學生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關于對學生線上學習最有幫助的一項調查中,選擇“老師課堂上講練結合”的比例最高,占比為58.95%,其次是選擇“與老師、同學互動交流”的,占比為43.16%,在學生喜歡的在線互動方式調查中,發現多數學生都能參與課堂互動,其中選擇“評論區留言參與互動”的比例最高,占比為61.88%。因此,應加強教研組和備課組對線上“講練結合”“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研究,最大限度提高學生參與線上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五)逐一摸底,返校查漏補缺。疫情期間的線上課堂教學效果測評不同于線下的課堂教學,要待學生返校后各校對每一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之后才能明確;也只有弄清楚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之后,才能采取最有效的方法給學生補課,以確保每一位學生的學業成績達到國家的課程標準。因此,需要在學生返校后“逐一摸底、查漏補缺”。

作者:唐開平 單位:成都市武侯區教育科學發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