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學校語文有效教學策略
時間:2022-02-21 10:09:30
導語:培智學校語文有效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明確不同學生個體的學習能力和發展能力,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他們對社會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就智育學校而言,實現語文知識的生活化,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語文知識的能力,幫助其適應社會生活,已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
一、特殊教育現狀分析
(一)教育設施相對落后
雖然我國對特殊學校給予了大力支持,但在許多地區很難做到與普通教育一樣。無論是師資還是教學設備設施,特殊教育學校都存在不足,這也會影響教師的教學。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落后
許多教師忽視了學生對問題的看法,他們更多的是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存在先天缺陷,在某些方面比普通人弱,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灌輸式”教學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師生之間沒有互動,使得教師更難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堅持以生活為核心的教育理念
(一)選擇生活教學內容
教學的準備工作是制定教學目標以及確定合適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在教學的整個過程秉持“生活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組織教學內容的時候,也要將生活教學放在首位。教學內容應當是真實的、生活化的,并且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所學的知識要能應用于生活。國家義務教育課程實驗大綱頒布后,主題教學成了很多學校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模式,何為主題教學?即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始終以“生活”為主題,同時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逐漸在各級學校中應用和普及。在應用新教材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需求與學習情況,同時要結合學校所在地的地域特點,在教材內容中滲透生活元素,促使教學活動具備生活化的特色,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種教學內容能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語文知識,也能幫助學生學到實用的生活技能。
(二)加強教學策略的針對性
教學策略的制定和落實,應當將情境作為教學基礎,學生興趣作為導向,同時堅持技能養成的目標,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提升教學情境的真實有效性。教學活動和設計過程包含著策略內容,作為這兩者有機組成部分之一,教學策略實際上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于中、重度智障學生來說,教學活動如果繼續應用傳統策略,已經不能產生多大的教學效果。普通學校一些常見的教學方法往往難以立足于心理教育學校的課堂。把課堂變成超市、菜場、游樂場等能支持教學的場所,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不僅化解了學生遷移較難的問題,而且為學生帶來了更加直觀的學習體驗。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在這些豐富的活動中,完成學與做的相互融合,學生能在不斷實踐中順利完成一些學習任務,以此促進學生心、腦、口三部分的互相配合,獲得珍貴的學習體驗和理論知識。另外,課堂教學之外的練習要具備個性化的特征,將作業練習的形式進行創新,使得作業單、口語作業的形式更加豐富,練習的形式不僅是文字,而是多種形式的結合。
(一)培智學校課堂教學整體效率不高
經由實踐表明,隨著學生障礙情況的嚴重程度增加,教師教學任務和壓力會越來越大,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難以實施個性化教育。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一些針對特定障礙學生的學校,如聾校、盲校等會逐漸轉化為智力培訓學校。這種調整要求學校在教學、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改變。另外,很多特殊學校聘用的教師都來自普通學校。在任務發生轉變以后,課堂教學模式還沒有明確的定論,二者之間教材的使用也不統一。因學生的行為、情感等方面存在不同障礙,所以如果在課堂管理過程中,教師沒有采用合理的策略和方式,那么教學便不能順利推進,學生學習比較機械,課堂教學參與不足,當然也很難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不同學校的教學效果不同
特殊兒童教育方式會因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比如,在稍落后的地區,管理方式一般為集中式,而在較發達地區,會更注重個性化教育,能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他人的尊重,能通過科學的方式激發和挖掘特殊兒童的潛力。然而,即使在同一個城市,教學效果也會出現非常明顯的差距,這與學校的教學模式有關,學校并未對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給予針對性的教學,從而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
(一)鼓勵學生對日常生活進行深入觀察
因培智學校中的學生均是殘障兒童,整體智力水平達不到正常標準,所以與一般學校的教學難度相比,培智學校教師的工作難度更大,而教學任務也更多側重于學生的生活和觀察能力。精神障礙學生在生活漢語學習過程中,前提是要具備觀察生活的能力,具備這一前提,才能比較順利地完成生活漢語的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可以在不同教學方法的輔助下,鼓勵和指導學生去探索和觀察生活,使其能對觀察生活這件事產生濃厚的興趣,對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共性和特點可以正確認識,使其獨立性和生活應用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例如,在學習“電器”這節內容時,教師可為學生布置家庭學習任務,觀察家中的電器,任選自己感興趣的兩種,記錄電器信息、功能和使用情況。當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家長可以配合完成。然后要求每個學生分享對電器的觀察,描述電器的外觀和功能,在這種鍛煉下,學生可以對電器形成具象化的認知,同時鍛煉了其生活應用的基本能力。
(二)在教學中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盡可能保證課堂氛圍是良性的,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應用期間,教師需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現狀進行結合,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智障兒童對學習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如果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能消除其緊張的心理,使其能以更積極的態度去接收由教師傳遞的知識,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
(三)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系
語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語文與生活聯系起來,借助實用教材,更好地表達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同時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使其積極探索語文知識。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我們的交流方式更加智能化,也更便捷化,但是為了讓學生能有更好的交流體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寫信的方式,向家長或朋友闡述自己的想法。寫作結束后,教師帶學生到郵局寄信,這樣學生的生活體驗更加豐富,也實現了語文與生活的聯系。
(四)有效提升學生的感知力
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培養和提升學生思維的轉換能力,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感知生活。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天空中飛翔的鳥兒進行觀察,并將飛鳥與其他具有飛行能力的事物相結合;也可以讓學生觀察陽光下物體的狀態。學生在觀察以后得到了很多感悟,自然界的諸多現象充滿了奧秘,學生自然會對這些神奇的現象產生興趣,進而獲得更多有趣的知識,理解社會現象,加深對自然和社會的認知。
(五)在智力訓練生活中的思考
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行動,努力為學生創造智慧火花碰撞的機會。互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正確的分析,還能使學生通過努力探索去一步步解決問題。同時,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讓語文教學充滿趣味性,以此讓學生始終對課程保有濃厚的興趣。根據不同學生特點,教師在教學中也應減少知識和學科課程,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實踐技能,從而更好地適應生活。
五、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培智學校的教育性質特殊,所以在教學方法和內容上更加注重實踐性,以此促進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時,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充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促進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適應社會生活。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通過鍛煉,讓學生學習到豐富的生活技能,使其社會適應能力得以提升。
作者:吳叢波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特殊教育學校
- 上一篇:節能減排氣象服務措施分析
- 下一篇: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管理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