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醫學與醫學教學論文

時間:2022-02-13 09:24:29

導語:核醫學與醫學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核醫學與醫學教學論文

1增加見習教學比重,給學生更多實際操作機會

核醫學作為現代醫學技術與醫學相結合的學科,有著對實際操作更高的要求。而傳統“教”與“學”的方式,缺失了課堂及課后的提問討論環節,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溝通。普通的課堂學習,多數同學對核醫學理解都不深,缺乏直觀的學習掌握和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增加見習教學的比重,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接觸和學習核醫學相關知識,讓學生克服對核醫學的恐懼心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興趣。通過增加見習課的課時,讓學生了解核醫學科室的布局,親手現場檢測工作場所的放射性,進一步全面了解和掌握核醫學相關知識。通過見習教學,提供給學生更多與老師接觸溝通的機會,充分的發揮師生間的互動性。在見習期間,可以讓同學們參與到PET、SPECT等機器的實際操作,圖像的采集、處理和分析,高活性放射藥物的標記分裝及注射等實際操作中,使同學們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來,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和要求。

2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核醫學發展至今五十多年,從開始的甲功測定儀到放射免疫測定儀、再發展到今天的數字化雙探頭及三探頭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儀(SPECT)、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儀(PET),儀器在不斷更新,技術在不斷進步。正因為核醫學的特殊性,在教學中涉及了大量的解剖結構、疾病、正常及非正常的影像學表現,在核醫學教學中,老師應親自制作多媒體課件,輔以大量的圖片、動畫、視頻等多種形式,比如核醫學的動態顯像、血流灌注,獲得的是一系列、連續的影像,這些都是在以往的教學方法中無法生動的體現的。核醫學科的一些常見操作,如動態顯像的床旁“彈丸”式注射、圖像的動態采集,放射性藥物的標記等過程都可通過多媒體投影形象生動地演示出來,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抽象的理論更加的直觀,從而使學生更好的記憶,在有效時間里取得很好的效果,使教學的實際效果得到提高。

3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活動,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核醫學相關知識更多的作用是為臨床及科研服務,在本科教學逐步增加綜合靈活性教學方法的同時,我們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教研室的動物實驗。由本學科教師負責指導,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科研活動的各個環節。同時,將科研成果的思維和科研的過程制作成課件引入課堂,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核醫學的興趣和創新性的思維,加強學生對核醫學的理解。在核醫學的教學中,將科研的成果融入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實踐與教學相結合,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使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得到提高,使學生潛能得到發揮,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更加游刃有余的運用核醫學知識打下良好基礎。核醫學教研組正在加快教學模式、教學理論、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的改革。肩負治病救人與以身作則的兩大重要任務的臨床教師,不但要精于醫術,還要善于施教。使我們的學生在核醫學知識的學習中掌握的更好,更快,使學生在工作崗位上運用知識更加靈活,更加扎實,接起醫學事業的接力棒。

作者:劉磊王雪梅張凱秀單位: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