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驗課教學現狀及策略

時間:2022-03-23 09:00:24

導語:醫學實驗課教學現狀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實驗課教學現狀及策略

[摘要]實驗課教學是基礎醫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高等醫學院校要重視基礎醫學教學中實驗課的教學質量,以培養醫學生的科學思維、創新意識和綜合分析能力。

[關鍵詞]基礎醫學;實驗課教學;提升策略

近年來,隨著高等醫學教育規模的快速發展和醫學教育模式的轉變,使得教學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許多高等醫學院校的專業設置和結構類型仍然不盡合理,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十分欠缺,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提高醫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及敢于創新的精神,以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創新性人才的需要。

1基礎醫學實驗課教學現狀

高等醫學教育課可分成很多種類型,通常根據是否接觸臨床課程,將其分為基礎醫學課程和臨床醫學課程兩大類。基礎醫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其實踐性很強、需要理論與實踐密切聯系,因此,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基礎醫學實驗課即是針對理論課開設的與基礎醫學理論密切相關的實踐活動,基礎醫學實驗課教學直觀性強,利于提高學生認識客觀事物的能力,而且通過實驗課還可以讓學生獲得實踐的機會,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1]。然而,諸多原因導致我國高等醫學院校的實驗課教學效果還不盡人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1教學內容安排缺乏合理性。根據實驗性質分類,基礎醫學實驗主要分為演示性實驗、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開放實驗等。基礎醫學實驗的種類雖然繁多,但各有各的優勢,在課程安排時若過分強調某種類別的實驗,將會影響學生能力的培養。目前,我國基礎醫學實驗課普遍存在演示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過多而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開放實驗過少的現象,經典的實驗項目較多,其中有些實驗早已不能適應當今醫學發展的需要。眾所周知,實驗課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學生對實驗課內容是否感興趣,實驗課內容安排過分強調記憶和驗證理論,就會讓學生感到單調乏味或收獲不大,不能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2],因此,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1.2教學方式和實驗技術落后。在實施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基本上仍然采用十幾年前的教學方式和實驗技術,教學方式單一,缺少啟發性、設計性和自主性,學生完全處于“牽著走”的被動地位,按照教師的指導步步模仿,最后得出相似的實驗結果,這并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另外,實驗技術也已遠滯后于現代醫學實驗技術的發展,許多與理論知識和科研工作有關的先進技術和科學方法都未涉及到,這將限定學生對現代醫學的接受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1.3實驗室建設水平相對不高。實驗室的建設水平是影響實驗課教學質量的重要客觀因素,實驗設備和硬件設施的合理配置是實驗課教學的最基本保障。目前,由于高校擴招嚴重,學生人數劇增,在短時間內很難做到擴建或新建實驗室,故而實驗教學資源生均占有量相對不足,而且實驗設備和硬件設施相對陳舊,短時間內也難以得到大量補充,遠不能滿足實驗教學的需要,致使學生實驗動手機會相對減少,實驗結果不盡人意[3]。另外,高等醫學院校實驗室建設通常都是根據各學科需要建立教學實驗室,在組織規劃上條塊分割、各自為政,造成實驗室規模小、水平低等弊端。1.4教學質量評估標準不統一或缺乏。檢驗實驗課教學質量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對實驗課內容的考核,考核結果利于教師隨時掌握教學情況及教學效果。多年來,每個醫學院校實驗教學質量的評估標準并不統一,甚至有的院校處于缺乏狀態。目前,多數院校采用課后完成實驗報告并上交批改的形式進行考核學生學習的情況,但這種略顯簡單的考核形式并不能體現出學生實驗操作是否規范、實驗過程中是否團結協作等情況,因而仍然存在著不足。

2基礎醫學實驗課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2.1合理安排實驗課教學內容。基礎醫學實驗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科學操作方法,培養科學研究的能力。因此,實驗教學中那些經典的驗證性實驗是必不可少的,但簡單的實驗重復不僅浪費資金和時間,而且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要合理安排驗證性實驗的比例,逐步實現實驗內容從驗證性實驗向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過渡。還要加強各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醫學知識的能力并啟迪其創新意識。2.2優化教學方式,加強實驗技術。通過優化課程體系,明確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內容及講授程度,明確學生自學和實踐的內容,從而改變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向“教、學、練”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轉變[4]。改變傳統教學方式中的不合理因素,讓學生變被動的“牽著走”為主動的“自己走”,以提升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積極推進PBL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和討論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及合作式學習方式,引導大學生了解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觀點及其最新進展。另外,教師還要緊跟現代醫學實驗技術發展的步伐,掌握先進實驗技術的操作,以便更好的引領學生向現代醫學靠攏。2.3加強實驗室的建設。首先,要加大對實驗課教學經費的投入力度,合理使用有限的資金,按照課程標準和實驗教學的需求購進學生切實需要的實驗設備,改善實驗條件,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其次,為了減輕因實驗室條塊分割所帶來的低利用現象,可對各個實驗室進行適度整合,將具有系統性和整體性的各門醫學課程整合成一門獨立的綜合性實驗課程,建設成一個統一的高水平實驗室,這樣可大大節約實驗資源,提高實驗資源的利用率,而且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2.4統一考核標準,優化考核方法。實驗考核的目的是了解學生對實驗知識及實踐能力的掌握情況,為促進教師改進教授方式提供參考。在同一實驗課程中要統一考核標準,切實做到按標準執行考核。不同實驗課程則要采取不同的考試形式,例如,撰寫實驗報告結合實際操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等。教研室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實驗課考試成績占本門課總成績中的比例,例如,可達到20%~30%,以提高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3結語

基礎醫學實驗課是理論聯系實際、進行科學實驗訓練、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重要環節。因此,高等醫學院校要重視基礎醫學教學中實驗課的合理開設,加強實驗課教學方式的改進,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最終達到運用實驗課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湯軍,杜杰,葉迎春作者.加強實驗教學監控,提高實驗教學質量[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8(4):75-78.

[2]王迎偉,朱學江,郭軍,等.提高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對策[J].醫學教育探索,2010,9(8):1103-1106.

[3]張恭孝,崔萌.深化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提高實驗教學質量[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3,3(4):13-16.

[4]王艷芳,張麗慧.提高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質量之淺析[J].浙江醫學教育,2007,6(4):11-13.

作者:隋洪玉 王偉群 賈秀月 孟慶民 趙曉蓮 齊淑芳 單位: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