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論文

時間:2022-06-13 10:11:38

導語: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論文

【摘要】由于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單一性,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利用互聯網技術建設網絡教學信息平臺顯得很有必要。文中以實驗教學的角度,分析了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信息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信息技術應用

“基礎醫學”源于“實驗醫學”,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19世紀以來,醫學實驗為人體發育過程的生理學現象和各種疾病的發病機理提供了可靠的、更為直觀的依據。基礎醫學所涉及的課程體系龐大,基礎醫學實驗更加為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等應用醫學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1]。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是基礎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課時數及師資力量有限的條件下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就業競爭力,為此我們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實驗教學及自身綜合能力提升中的促進作用。

1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開展網絡教學的必要性

醫學教育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基礎醫學實驗。現代科學的實驗教學模式使教學變得更加直觀,內容豐富化,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而傳統單一的實驗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們的理論學習和實驗技能的掌握,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具體原因如下:第一,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主要是學生按照老師授課內容進行實驗操作,不利于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和發散性思維的發展。第二,單一的實驗教學體系過于重視實驗的結果,忽視了實驗本身的探索性和應用性;過于重視用實驗去驗證課本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由于基礎醫學課程內容復雜、繁多,學時數少,只能壓縮減少實驗課的內容和課時量,出現了實驗教學互動不足,不利于學生掌握實驗原理和操作要點。最后,課堂教學隨著下課而結束,在課后學習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就無法及時有效解決。

2現代信息化技術網絡教學的優點

網絡教學是現代信息化技術在教學實踐的運用。有強大的存儲和共享功能,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多媒體開啟了情景式教學模式,利用虛擬仿真技術,通過圖文并茂的網絡教學課件,大大豐富實驗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探索。并設立平臺為師生課后的互動交流提供方便。高校通過與高水平企業聯合研發或引進的方式,建立了多種類型的網絡教育平臺,基于web的精品網絡課程以及具有共享、交互、自主等特色的開放式在線學習,為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創造了優良環境[2]。

3信息化技術網絡教學的應用

為適應高等信息化教學內涵建設要求,我校實驗中心不斷完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平臺的硬件設施,創建網絡化實驗教學系統,加強了課程體系科學化建設。3.1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實現數碼互動授課。我們在教學工作中,首先組織學生參觀實驗室,通過老師講解和實驗現場展示,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實驗中心情況,實驗前開設實驗教育課、儀器設備培訓,統一講授實驗理論和技術。在教學手段上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形態學實驗室實現數碼互動授課,機能實驗室采用了局域網絡教學,在實驗教學中注重啟發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相關課程的教學課件及視頻進行上傳,實驗教學資源庫共享。3.2采用真實標本和虛擬標本相結合的教學手段。一方面,增加投入,購置和制作實驗標本,盡多的為學生提供接觸真實標本的機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和軟件形成的虛擬實驗環境,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信息化的在線實驗平臺,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空間。根據形態學內容圖片多、教學直觀等特點,實驗中心將講解、說明、操作等多種顯示方法綜合起來為學生自主學習形態學課程內容提供了極大便利。3.3搭建信息化平臺,加強互動實驗教學。建立實驗教學中心網站,提供了一個信息化平臺,方便師生互動交流。建立起從宏觀到微觀、從形態到機能的實驗創新平臺。實驗過程中開展以翻轉講臺的教學模式,將教學與臨床、研究前沿等內容融合一起,學生通過查閱文獻,對教師給出的問題進行分析思考,與其他同學充分交流,以此鍛煉學生的分析歸納問題、交流合作等能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式、啟發式教學方法。啟發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課堂與實踐相結合,實驗與應用相結合,積極開展實驗課堂走進社會活動,設計科普展示臺,進行科普宣傳。信息化網絡教學,在醫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顯著提高教學效率,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適應新時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楊,周琪,王晶,等.研究生助教參與基礎醫學實驗課教學的管理模式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3):11-12.

[2]洪星輝,段強軍,干行健,等.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7,19(8):626-629.

作者:李珍 隋竹欣 單位:齊魯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