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臨床醫學教學學生管理探究

時間:2022-06-19 09:19:46

導語:高職臨床醫學教學學生管理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臨床醫學教學學生管理探究

摘要:職業教育作為現階段我國教育領域重要的分支,每年都會為社會培養出大量的專業技能人才。近年來,我國臨床醫學專業迅速發展,在很多高職院校開設了臨床醫學專業,選擇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數量越來越多,給學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本文首先對高職臨床醫學專業臨床教學學生管理工作現狀進行分析,然后提出有效地學生管理措施。

關鍵詞: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管理

我國高職教育進入到了一個快速穩定的發展期,給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也讓其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現階段,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往往是培養大專生,以三年或五年為一個學制,學生畢業后進入基層衛生院就業,很多學生在學習上主動性較差,導致成績不夠理想。在今后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必須考慮到這些問題,保證臨床醫學專業職業水平。基于此,加強對高職臨床醫學專業臨床教學學生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一、高職臨床醫學專業臨床教學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學生素質整體偏低、差異性大。目前,高職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大都是來自于各個城市當中,同時不僅包括了應屆高中畢業生,還包括中職對口生、應屆職業高中生、往屆高中生,甚至還會吸收一些社會參加成人高考的人員,學生整體素質有待提升,且彼此之間差異較為明顯。很多高職院校臨床醫學專業開始進行自主招生,為了保證學校的競爭力,一些院校會適當的降低入學門檻,參與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的范圍較大,包括職業高中生、高中畢業生、技工學校學生、衛生醫療工作從業者,甚至是一些初中畢業生,只要具備了統一考試資格,都可以參與考試,通過考試就能夠進入學校學習。這些學生由于自身文化基礎存在差異,整體素質參差不齊,給臨床醫學專業臨床教學學生管理工作造成較大難度。加上社會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學生角色意識發生變化,學生思想、行為都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學生學習、生活中也暴露出更明顯的特點,學生管理工作亦面臨更加挑戰。(二)重技能、輕素養有所表現。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呈現出一片繁華的景象,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理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醫療衛生服務,都是以疾病作為中心,圍繞疾病開展醫療服務工作,但如今更加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無微不至的醫療服務。在以人為本的原則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越來越突出,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中我國現代化醫療改革的主題。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具有復雜性、嚴謹性的特征,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今后工作崗位都必須遵循這一原則,其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能夠熟練的進行各項專業技能操作,并且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能夠樹立健全的道德觀、價值觀。然而,由于高職院校之間競爭較為激烈,很多高職院校在辦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就業為導向,認為只要學生專業素質過硬,就能夠提升就業成功率。具體到臨床醫學專業,側重于學生技能培養,但對于學生人文素質培養不夠重視。在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相關調查中發現,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為了能夠保證自己從學校順利的畢業,并且順利的進入到工作崗位中,在學習中集中在臨床醫學專業課程中,對于大學語文、大學英語、計算機、思政、書法等這些人文課程、基礎課程不夠重視,在這些課程學習中往往不夠集中,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人文素養提升造成極大制約。這些情況的存在,還會導致學生對環境適應能力差,存在交際能力弱、缺乏誠信意識等問題。(三)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學習態度、興趣有待提升。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大量的新鮮事物涌現出來,尤其是在信息化時代中,網絡信息每天都充斥著每一位高職學生,學生每天都能夠接觸到形形色色的新聞信息、娛樂信息,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造成影響,高職學生會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價值觀,也會增加學生管理的難度。現階段,社會中高等教育普及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知識貶值,加上一些社會不公平現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學生學習奮進的信心。這種情況下,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學習中積極性不足,態度也不夠端正,甚至對讀書產生了一定的質疑。同時,一些學生對于臨床醫學專業認識不足,以至于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有待提升,不能夠主動的進行知識探索,最終會導致其專業知識掌握不牢靠,不得不選擇與本專業相左的崗位。

二、高職臨床醫學專業臨床教學學生管理策略

(一)采取有效地目標引導措施。現階段,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大多18~22歲,正處于心理、生理逐漸成熟的關鍵時期,學生各項機能、形態日益發展,心理從不成熟到成熟,高職學生充滿青春活力、反應能力較為靈敏,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意識都正在不斷加強,而學生的情緒感覺更加強烈,但內心情感活動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容易走向極端,且自身逆反心理也較為突出。雖然大多數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入學時文化基礎較差,一些學生在中學時代還養成了一定不良習慣,然而學生又是十分敏感的,對自身成長、教師同學評價、學業好壞、周圍環境變化很看重。所以,高職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管理工作開展中,必須能夠發揮學生自我教育作用,提升學生道德境界、思想覺悟,對學生進行有效地引導,具體體現在:一方面,高職院校必須能夠根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具體特點,根據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市場需求等,幫助學生制定明確的目標,在學生入學時就引導學生開始著手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盡快的適應自己作為醫學學生的身份,能夠了解自我,對臨床醫學專業進行整體分析,以便于制定屬于自己的學習目標;另一方面,對于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日常行為等都需要實行學分制管理,對于每一位學生,都必須能夠修滿學分才能順利的畢業。當然,在學分設置過程中,不同學分也可以設置相應獎懲措施,將參與集體活動情況、遵紀守法、規范行為等作為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自身的事情,讓學生自我選擇,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讓學校管理、學生管理工作都能夠以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管理工作逐漸變化為學生自主自律的過程。(二)積極營造出更加適合學生發展的氛圍。學生管理應該作為高職院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學生管理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人才培養情況,關系到學校社會形象、學校內涵式發展。對于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來說,其畢業后主要是進入到醫療衛生工作的第一線,只有保證學生能夠具備扎實的醫學基礎,才能夠以更加專業的技能處理各項醫學臨床問題,承擔起“白衣天使”的責任。針對現階段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紀律觀念差、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問題,對其自身專業素質發展造成影響。高職院校必須能夠設置有效地約束、激勵機制,對學生進行更加嚴格的管理,通過激勵誘導,給予目標對象一定獎勵,讓其能夠更加努力,更加奮進。具體來說,高職院校學生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態度、考勤表現、成績結果等定期考核,與學生評優評級、助學金獎學金、畢業、入黨等掛鉤,讓學生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在全校、全系、全班中營造出積極地學習氛圍,對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養成良好專業素養奠定基礎。(三)積極采取更加的管理模式。第一,必須做好醫德教育。對于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來說,應該在思政教育、法律法規教育基礎之上,還需要單獨設立醫德教育課程。要求教師能夠從教學設計方面入手,在日常的教學中滲透醫德教育。具體來說,臨床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醫患關系、角色扮演、情景再現、經典案例分析等方面滲透醫德教育,讓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醫德重要性。第二,采用全面管理模式,強化學生自我管理,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當然還必須能夠發揮家庭的作用,輔導員應該利用網絡、電話等與學生家長溝通,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學生管理中,定期對管理工作結果公布出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活動,消除社會偏見,培養學生整體素質。

三、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高職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工作的核心,是將來醫療衛生事業一線人員,醫學生學生專業技能、知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衛生事業發展高度,決定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在我國高職院校醫學專業不斷發展過程中,對醫學專業學生要求更高,對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挑戰。因此,必須強化創新,轉變學生管理理念,尊重學生,為學生營造一種積極地學習氛圍,讓學生產生更加的學習動力。

【參考文獻】

[1]李青,李艷梅.高職醫學生學習習慣現狀及管理策略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7,21(8):20-21.

[2]郭兆秀.醫學類高職學生違紀行為分析及教育管理對策[J].職業,2017,25(3):99-101.

[3]蔡銀文,王振寰,陳敏.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的調查思考[J].高教論壇,2017,26(11):65-66.

[4]王振,馮蒙蒙.《中醫學》第二課堂教學對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崗位拓展能力的作用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1):87-88.

[5]王艷梅.高職院校畢業實習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和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7,25(13):62-63.

作者:陳舉國 施建飛 任敏 單位:昆明衛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