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環法在中醫內科學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12-25 04:17:29

導語:PDCA循環法在中醫內科學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PDCA循環法在中醫內科學教學的運用

中醫內科學是中醫康復保健專業的核心課程,其涉及面廣,內容豐富,表述抽象,大多數病證以癥狀命名,導致其授課難度大。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以完成教學目標成為當前中醫內科學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之一。pdca循環是由計劃(P)、實施(D)、檢查(C)、處理(A)組成的管理方式,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教學中,對提高教學質量有明顯促進作用。因此,筆者依據PD⁃CA循環的基本原理,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將PDCA循環法應用于中醫內科學教學中,與傳統教學法進行比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級中醫康復班為觀察組,采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選取2013級中醫康復班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管理模式。觀察組65名學生,男20名,女45名,對照組67名學生,男21名,女46名,年齡均為16~19歲。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入學情況、教學環境、課程計劃、在校成績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觀察組應用PDCA循環法,具體如下:1.2.1制訂計劃。(Plan)收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期待,依據教學大綱和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制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考核標準,由專業帶頭人組織集體備課,制訂教學計劃,書寫教案和制作課件。教案要構思新穎并突出重難點。課件要精美直觀并生動形象。中醫內科學教學目標的制訂遵循PDCA循環法的基本要求,從認知、技能、情感3個層面進行定位,描述時應避免使用諸如“了解”“掌握”“熟練”等詞,盡量使用“寫出”“列舉”“比較”“分類”“從幾個項目中選出”等詞。教師應分析教材,所選內容要適應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發展,如講授肺病證(咳嗽)時,咳嗽的源流、鑒別診斷、方藥加減等內容應予精簡,重點是咳嗽的病因病機和診治要點。1.2.2教學實施。(Do)依據制訂好的計劃,教師可采用“導、講、歸、練”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教學中,應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教師要起到化解重難點、引導學生思考的作用,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與實踐能力,適當講解一些新理論和新技術,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督促學生課后復習,以讀書筆記、案例討論和練習題等形式檢查學生是否掌握相關知識。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以求學生教學目標的達成。1.2.3質量檢查。(Check)此階段主要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和結果進行監視和測量,并得出結論以便及時糾正和處理。檢查階段分兩部分:①隨堂測試:為了檢查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教師可針對性地布置練習題和病例分析以供學生練習,檢查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并作為平時成績的判斷依據。②定期考核:教學過程中開展2次階段考核,即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每次考核包括理論考試(60%)和操作技能考試(40%),做好成績記錄和試卷分析。1.2.4總結處理。(Action)將檢查階段的各種信息進行匯總,認真分析總結教學過程中的亮點和不足,將已取得的成功經驗繼續發揚光大,對尚存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同時,定期舉行學生座談會,讓學生對教學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評價,正確的予以肯定,并將問題收集處理后反饋給任課教師,以便盡快在教學中改進,做到真正地教有所學、學有所教。對于不能解決的問題,由專業帶頭人組織召開專題研討會,研究相關策略并提出具體措施,在新的教學計劃和安排中進行實施,作為推動下一個PDCA循環的動力和依據。1.3評價標準。1.3.1綜合考核。兩組學習結束后進行綜合考核,包括平時成績(出勤情況、上課表現、作業完成質量)占10分,期中考核成績(理論60%、技能40%)占30分。期末考核成績(理論60%、技能40%)占60分,總成績100分。1.3.2問卷調查。①采用藏渝梨等研制的學習積極主動性量表評價學生的積極性。該量表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動力、扎實學習、控制學習和深入學習5個層次,總共21題,每題1~5分,總分21~105分。②采用自行設計的量表了解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該量表包括運用知識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技能操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和創新能力,每個項目分提高、略有提高、沒有提高三個等級,分別賦分1分、2分、3分。調查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調查前,用相同的語言進行解釋。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當場回收。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c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在理論成績、技能操作成績及調查問卷成績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討論

3.1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基于PDCA循環法的課程教學,要求教師既是行業能手又是教學專家。為此,教師授課前不僅要備知識,而且還要備學生,熟悉每位學生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授課過程中注重學生反應,建立班級反饋小組,定期座談,尋找自己授課過程中需要完善之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3.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課堂教學由傳統的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極大地提高,學習的效率也會極大地提高。同時,配合隨堂測試和定期考核,及時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鞏固,讓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養成臨床思維能力。研究顯示,觀察組在理論成績、技能操作成績及調查問卷成績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利紅,畢建紅,陳海燕.PDCA循環法在急診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9):75-76.

[2]趙麗紅,趙小平,張麗芳,等.PDCA循環法在護理學基礎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9):104-106.

作者:梅剛 漆冬梅 單位:河源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