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業成績及英語教學論文
時間:2022-12-25 10:35:26
導語:學生學業成績及英語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初中生英語學習焦慮狀況現狀
(一)英語學習焦慮的具體表現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語言學習焦慮,主要表現如下:交際畏懼、負評價恐懼以及考試焦慮;回避(如“忘記”答案,裝出粗心的樣子,遲到,早退等);身體動作(如扭動,玩弄頭物或衣物,抖動身體等);身體不適應癥狀(如抱怨頭痛,肌肉抽動,身體部位有莫名的疼痛等)。當學生們因為其本身的表達能力有限或處在交際氣氛比較緊張、壓抑、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時,往往就會出現神情緊張、思路混亂不清、記憶模糊不清、反應速度慢、口齒不清、表達混亂等各種現象。最后會逐漸的引起學生的懊喪、焦慮等各種負面情緒上升。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所產生的焦慮情緒的直接表現主要有害怕上英語課,害怕考試,對英語學習逐漸的失去興趣。表現在生理上就是神情局促不安,心跳逐漸加快,手心出汗,腹部疼痛,語音走調,牙齒打顫,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語言表達水平嚴重下降等。
(二)焦慮情緒對學生學業的影響
英語學習焦慮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學習過程,英語交際能力,自尊心,自信心等有很大影響。焦慮的程度難以確定,但在學習一種新的語言前都一定的焦慮,擔心學習不好的心理有時能產生更大的動力。焦慮感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成為阻礙英語學習獲得成功的因素。適度的焦慮有利于英語的學習,能夠讓學習者在英語學習的時候,時刻都保持適度的緊張狀態,能讓他們更加的集中注意力。當焦慮水平過低時會使得學習者個體缺乏緊張感,意志逐漸消沉,行為變得松懈,沒有緊張感,最后演變為對英語學習持無所謂的態度,沒有任何的學習熱情和責任心。當出現過度焦慮時,則會讓學生們因為過度的緊張、慌亂導致行為失常、思維混亂,極大地束縛其認知能力。
二、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對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的影響
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產生焦慮行為在一定的程度上與教師有著直接的關系。由于我國的學生受到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比較深遠,使得學生們普遍都懂得尊師重道的好品德,然而卻在從小學到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將這種好品德變成了對教師的敬畏,在尊敬中還摻雜著過多的畏懼。這種畏懼就使得學生們逐漸的疏遠,最后使得學生會因為教師無意的行為而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
(一)教師的不滿情緒,誘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焦慮
現在的教師由于各種原因,會產生很大的工作壓力。隨著課改的進行,教師的壓力也在增大。這些壓力與其他的社會外在客觀的緊張刺激會對教師產生消極影響。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很高,人們總是期望教師能夠教好每個學生,然而學生的興趣、行為、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變化不僅緩慢而且也很難進行評價,通常很多時候與教師的付出不成比例,大部分教師難以證明自己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當各種負面影響遠遠的超過了教師的控制能力的時候,教師們就會無意有意的在教學的過程中表現出來,例如作遲到、缺乏責任心、不安心教學、遷怒與學生等。這些消極態度很容易對學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增加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畏懼感,從而導致英語學習的焦慮情緒的產生。
(二)教師急躁、沖動等不良性格促使學生產生畏懼感,導致焦慮情緒的產生
有一些教師性格急躁、沖動,他們往往都不能容忍學生出錯,缺乏耐心做好學生工作,嚴重的還會對學生進行變相的體罰,使得學生的心理負擔加重,讓學生產生對立情緒。這樣不僅僅起不到教育學生的效果,嚴重的還會影響到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學習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任何知識的學習必然會產生錯誤或者失誤,特別是語言學習。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發現了學生的錯誤時就必須進行指正和糾正,但是必須要把握好尺度,做到既有利于學生的學業進步,又不打消其學習積極性。但是如果一味的要求學生要做到準確無誤,當學生出錯時就進行批評,甚至是公開的給予負面反饋,這樣做只會嚴重的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加重他們的英語學習焦慮,讓他們在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過程中不敢開口說話,更加的懼怕當眾發言,并出現消極觀望的態度,影響其語言學習。
(三)居高臨下的教學姿態,誘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焦慮
尊師重道要求學生的是尊重師長,而不是讓學生們畏懼教師。然而長期以來師生之間的不平等關系,缺乏民主與信任,讓學生們只能處在各種懷疑和恐懼之中。傳統因素的影響使得教師們往往會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忽視。課堂只是教師們進行機械傳授知識的地方。師生之間進行交流的唯一紐帶就是知識。在教師的嚴重學生們只是一種知識“容器”。長久下來,就會讓學生們對教師進行畏懼。當學生遇到教師時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處在“下位”的人遇到處在“高位”的人。雖然現在提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是長久以來在學生心目中所形成的那種畏懼感又怎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間消除,教師的那種高高在上的教學姿態又怎可能是一句話就能夠改變的。而這些課堂教學中不和諧因素正是學生產生英語學習焦慮的主要誘因。
三、消除焦慮,提高學業成績
(一)加強對學生的焦慮心理的發現
要能夠消除學生的焦慮心理就必須要能夠及時的發現學生的焦慮心理。為了能夠及早的發現學生的焦慮心理,教師們必須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系。為此,教師必須要做好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就必須要重視課前十分鐘,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特別是后進生。例如在教學牛津版七年級上冊Unit1Thisisme這一單元的內容里面,主要描述的是對自己的評價,教師在這趟課里就可以對課堂內容進行延伸,可以通過Whatdidyourmath/science/Chinese/English/———teachersay?等一系列問題了解學生們心目中除了他們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還讓教師對他們的評價如何。在交流的過程中筆者發現,當談論到教師對他們的評價的時候總是表現出很緊張、詞不達意等一系列的焦慮表現。這讓筆者注意到學生們很在意老師們對他們的評價。通過交流讓筆者意識到,教師平時無意間的負面評價也是學生產生焦慮的原因之一。為此在這堂課上,筆者注意引導學生們去正面的理解教師們對他們的評價。
(二)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素質的修養,以此來避免自身負面情緒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
教師必須要學會對自己的心態進行調整,要能夠正確的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控制,防止對學生怒容滿面,冷若冰霜,甚至像兇神惡煞一般等現象的出現。不管是要建立和諧的教學氛圍還是要創建和諧的教學情景,都需要教師自己的素質修養足夠才能夠實現。同時教師還必須學會正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感。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無論什么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比較的是不大容易。”因此,教師應熱愛和尊重學生,要民主、平等地對待學生,要善于進行“心理移位”——設身處地體察學生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學牛津版七年級上冊Unit3Let’scelebrate這單元的內容講述的是讓我們慶祝,這個單元的教學就要對學生的情感等方面進行充分的理解。這一個部分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有時間和空間進行互動,且激發了學習積極性。因為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情緒易怒,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情緒的影響,這部分的教學對教師要求極為嚴格,如果教師自身知識與素質修養不足從而引起學生的焦慮情緒出現,則很難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對于我們英語教師來說,應該要能夠樹立起積極、樂觀、寬容、謙和的形象。通過這樣的形象來對學生進行影響和感染。同時,外語教師也要加強心理科學的學習,用科學方法調整自身心態,學會全面客觀地看待外語教學改革進程和外語教育網絡化、社會化等職業壓力問題,控制與調整好自身情感,避免因教師職業壓力或性情急躁給學生造成語言學習焦慮。
(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提供心理安全感
贊可夫曾經說過:“如果教師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的那些不相同的智慧、情感、性格特點都表現出來,就會在學生的發展上取得很大的成效。”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的認識到學生是學習活動的承擔者,他們都能夠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他們本身也一定存在著差異性。教師必須要承認這種差異性與主觀能動性的存在,還必須給予學生們充分尊重,讓學生們意識到只要能夠開口用英語表達就是好的,能從心理上產生安全感。例如在教學牛津版八年級下冊Unit2Travelling這單元主要是寫旅游,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了一個探討未來假期旅游的主題,鼓勵學生們張口講解自己的看法。筆者不管學生表述的如何,只要學生敢于開口,那么筆者就會主動的從他們的表述中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在適當的時機給予發自內心的贊賞,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Youaresoclever.”“That''''sagoodboy.”“Howlovelyyouare.”“That''''sgreat.”“Welldone”等真誠地稱贊他們。讓學生從筆者是舉手投足中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減少焦慮的來源
沒有自信的學生是最容易產生焦慮情緒的。因此,教師應該對這些沒有自信心的學生給予高度的重視,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減輕他們的焦慮感。為此,教師要重視感情的投入,用自己真誠的感情去喚起學生感情的共鳴,讓學生能夠將教師看做自己最知心的朋友。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就必須要注意給予學生正面的激勵,讓他們能夠品嘗成功感。同時,教師還必須讓學生們認識到“自己不如別人”的心理是錯誤的。每一個人肯定都存在著別人所不能夠企及的能力,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們發現自己比別人強的地方,逐步的樹立起信心。最后是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學生不可能都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制定出相應的合理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們能夠達到目標,并體會到達到目標的成功感。
四、結語
外語學習焦慮是個非常復雜的現象,涉及到諸多因素。外語教師應該學習相關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并將理論運用到外語教學實踐。對外語學習焦慮這一情感因素給予足夠的重視,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言談舉止,善于發現那些在外語課堂上焦慮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力爭將他們的課堂焦慮降低到最低限度,從而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 上一篇:健康隱患防控手術室護理論文
- 下一篇:基于市場調研的市場經濟論文